中職校物流教學中人才培養研究
時間:2022-08-21 03:30:19
導語:中職校物流教學中人才培養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行動導向教學的概述
1.學生互相合作解決實際問題。所有需要學生解決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學生共同參與,分別承擔不同的角色,在互相合作過程中,使問題最終得到解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既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過程,也是他們獲得實踐經驗的過程。2.學生參與教學的全部過程。從信息的收集、計劃的制定、方案的選擇、目標的實施、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價,學生參加問題解決的全部過程,從而,既了解總體,又清楚了每一個具體環節的細節。3.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愿望。學生強烈的學習愿望,來源于積極的參與,一方面是內在的,好奇、求知欲及興趣的提高;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教師的鼓勵,學生之間的配合以及取得成果之后的喜悅。4.教師的作用發生了轉變。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成為一個組織者、咨詢者或者引導者,逐漸從教學過程的主要傳授淡出。期間,教師只控制過程,不控制內容,只控制主題,不控制答案。
行動導向教學注重對人的職業實踐能力的培養,通常按照“信息(資訊)、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估”這5個完整的行動序列進行教學。1.收集獲取信息——做什么?收集信息是指學生獲取由教師或教材提供的要完成的工作任務的內容、條件和目標等信息。2.決策和計劃——怎么做?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整體思考、合理利用資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預測可能達到的效果。并依照決策的各個環節制定完整、可操作的項目工作計劃。3.實施——實施計劃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獨立承擔,充分發揮團隊共同合作精神,在不斷檢驗、反饋、調整進度和修訂方案前提下完成工作任務。是學生通過獨立處理工作崗位中的問題之后而獲得寶貴經驗的環節,是整個行動導向教學實質性階段。4.檢查——做得怎樣?學生對自己的工作過程和結果進行自我檢查之后,再由教師進行檢查和輔導。5.評估——如何能做得更好?通過學生自評、互評以及教師點評,對工作任務完成結果,以及計劃實施過程行為、態度、責任心等客觀的評價。學生通過認真總結、反思,把完成任務的經驗積累成自己未來的工作的經驗。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應用
富蘭克林曾說過:告訴我,我會忘記;教給我,我可能記住;讓我參與我才能學會。行動導向教學是以工作任務為驅動,崗位行動導向。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注重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自主、自覺、有目的地參與學習,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的興趣。
三、行動導向教學法對職業教育的啟示
1.行動導向教學法比傳統教學有很多的優勢。傳統的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往往只重視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技能操作,而忽視實際應用中可操作性。教學內容多依賴于課本或案例,針對性、實用性不強,與現實脫節。行動導向教學則能夠以行業的職業行動為導向,從培養崗位職業能力出發,注重教學過程與職業行為相結合,著力于在活動中自主構建知識和職業能力培養,從而構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學生既動手,又動腦,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學生在愉快輕松的過程中完成了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2.教學過程與職業崗位實際相結合。行動導向教學過程注重讓學生在具體的活動中學習專業知識和技能,自主構建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體系。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職業教育,專業課程應圍繞學生行動能力的培養來構建。一是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和真實性,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學案例源于實踐,并根據行業實際要求進行調整,細節真實,實用性強。學生這樣環境中學習猶如進入企業工作環境之中,為今后就業做好充分的準備。二是行動導向教學活動與職業行為相吻合,在項目教學法中,教學是以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工作項目而進行的教學活動。把學習過程分解為若干個具體的工作過程,設計出一個個項目教學方案,學生每完成一個學習任務就猶如在企業完成一項工作任務一樣。從而實現教學與行業崗位對接。3.專業能力培養和社會綜合能力培養相統一。職業教育培養的人才,僅有熟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不夠,還需要具備較強的方法能力、社會能力和專業能力等社會綜合能力。社會綜合能力對于勞動者未來的發展起著關鍵的作用,是從業者應具備的能力。在行動導向教學法實施過程中,一般采用小組協作方式,小組成員通過互換角色來體驗不同的工作崗位,讓學生的行動能力得到很好的鍛煉。4.教師和學生角色的科學定位。以行動導向是以學習理論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理論基礎的行動導向教學法,擺脫了傳統職業教育教學方法中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結合情境作用協作學習,對新知識是學生自主性學習的教學方法。行動導向教學法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主動地學習,不是被灌輸的對象。教師是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咨詢者、組織者和引導者。四、行動導向教學法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以經濟結構調整和行業人力資源需求預測為基本依據,進一步引導職業院校從勞動力市場的實際需要出發,堅持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全面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的勞動態度、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正確的價值觀,要把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強實踐教學,努力造就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一線迫切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2]行動導向教學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把學習過程設計成行業的工作“任務”,并通過組織引導學生完成“任務”,從而實現培養學生社會綜合能力的教學目標。由于使用的學習材料來源于行業、企業具體的職業活動之中,材料本身就蘊含著職業活動的行為。完成這一職業活動的學習,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達到“手、腦、心”統一,從而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鍛煉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行動導向的教學法符合技能型人才的成長規律,是培養生產第一線迫切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作為培養技能型人才的職業學校要不斷優化教育教學理念與方法的,為國家培育出更多具有良好的專業水平、社會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
本文作者:陸志權工作單位:南寧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 上一篇:職校語文課堂提問優化
- 下一篇:如何提升英語課堂效率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