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英語課堂效率論文
時間:2022-08-21 03:39:45
導語:如何提升英語課堂效率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創設良好的授課環境,提高課堂效率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是上好一堂課的基礎。在教學中,我充分運用“親其師而信其道”的心理效能,強化師愛的作用,把微笑帶進課堂,創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相互信賴的教學氛圍,這種良好的師生關系能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促使師生一道共同努力去完成教學任務,達到教育教學目的。所以在教學中尊重學生,重視全體學生,會使教學氣氛和諧,易于學生理解掌握所學知識,平時上課注意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使學生精力集中,觀察學生的聽課表情,還可以不失時機地提問身邊的學生某些問題。課堂提問時要因對象的不同而不同,要把握好提問時機、提問方式和提問內容,提問要有針對性、趣味性,這樣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跟著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
第二,精選例句,為課堂添彩例句是英語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學習單詞、句型、課文還是語法,要想使學生能在語言實踐中弄清并掌握英語的內在規律和特點,都需要給學生提供大量能反映所學知識結構特征的例句。因此,例句的選擇在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決不可忽視。我在課堂上所舉的例句除能體現所學語言知識特點外,還注意了以下五個方面:(1)思想健康,寓意深刻。例如我在教定語從句時,就選用了拿破侖的一句名言:Asoldierwhodoesntwanttobeageneralisnotagoodone.(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教詞匯“serve,limit”時,就選了雷鋒的一句名言:Oneslifeislimited.butthereisnolimittoservethepeople.(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2)難易適中,易于接受。選出的例句要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不可過難,不可過易,做到這一點,必須認真研究,熟悉所教教材,對學生學過的和將要學習的內容了如指掌,以便在選擇倒句時盡可能使用學生學過的單詞、句型及語法現象,適量增加新內容,逐漸擴展句子。這樣使學生既能聽懂會用,不感到難,又有新的收獲,聽起來有滋有味。(3)生動有趣,引人入勝。生動有趣的例句是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興趣,克服緊張心理的一種重要手段。教師應盡量使用幽默、有趣、生動的例句來喚起同學們的笑聲,給他們創造一個輕松、愉悅、自由、寬松的課堂氣氧。(4)隨機應變,用活語言。從心理學角度講,形象記憶比抽象記憶要深刻持久,將抽象的知識與形象的事情結合起來,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我常以眼前所見,學生們熟悉的事情選例句,以促進學生們的形象記憶。總之,課堂上的舉例,要精心選擇,反復推敲,既不能照抄參考書,也不能毫無準備,隨意發揮。所選例句具有針對性、趣味性,能使師生在歡樂、愉悅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自始至終保持心曠神怡的心境和濃厚的興趣,進入“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的最佳境界。
第三,改革課堂問答方式,實施參與性教學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是教學或實驗上的技能問題,而提出問題,卻需要創造性和想象力。”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培養學生質疑問難的能力。不害怕學生所提的問題自己事先沒有準備到,不擔心學生的提問影響自己的教學計劃,一般情況下都不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一些淺顯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在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讓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習,改變教師居高臨下主宰課堂的局面,實現教師單向提問向師生共同研究探求新知轉變。我常把提出問題的權利交給學生,給他們提供廣闊的參與空間,讓他們學的主動積極,有充分的機會去發現、討論、研究。我在教每篇課文時,先讓學生限時自讀課文,要求每位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可涉及課文內容、課文背景,作者的情感態度與意圖,以及課文中人物的生平、業績等,接下來分組討論所提問題,和教師一起對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探討答案。在評講每套試題時,都是通過討論找出答案,通過討論解決疑難。討論時,同學們積極投入,各抒己見,他們翻閱課本、筆記本、錯題本、辭典等資料來證明自己對試題的看法和理解。每小組代表把討論出來的答案抄在黑板上,并說出答案的出處和理論依據,隨后教師補充解釋并加以點評。這樣的課堂氛圍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尊重了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了學生的探究欲望。既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總之,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是一種認識過程,也是一種探究過程。英語的課堂教學只有把學生的主體作用很好的進行統一,引導學生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培養出學生的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因此,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應是當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研究和探索的核心問題。
本文作者:丁麗工作單位:南陽市宛東中等專業學校
- 上一篇:中職校物流教學中人才培養研究
- 下一篇:淺談職業高中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