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
時間:2022-11-06 09:22:40
導語: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高職教育中的人才培養
1.高職教育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高職教育作為培養高職人才的主要基地,重視對高素質專業人才的培養是其教學的基本出發點。現代經濟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如何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為社會發展服務,就成為高等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首要考慮的目標。我國經濟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重要時期,專業技能人才在解決產業升級和產品效益方面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社會經濟形態的調整要求高職教育必須轉變教育模式,適應社會對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來為社會經濟的轉型做出貢獻。
2.影響培養人才的主要因素。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要滿足日益增長的國民經濟對專業技能人才的需求,為此,在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中必然會受到社會經濟狀況和國家政策的影響。由于高職教育是以培養專業人才為基本目標,所以職業技能判斷標準也會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產生影響。此外,人才的培養還會受到個人發展的制約。首先,國家政策是影響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法律依據。黨和國家制定經濟政策是為了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和進步,為培養在社會經濟中的專業人才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規范。故而,在人才培養方面,上至教學方針的制定,下到課程體系的建設,都必須按照國家政策的指導來進行。其次,高職教育培養人才是為社會所用,就必然要從考慮社會經濟形態對人才的需求方向來具體做出調整。如今社會經濟的轉型發展和經濟方式的轉變對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就需要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和社會需求同步,服務于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最后,職業判定標準和個人的發展規劃同樣影響著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課程安排和教學改革。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使新興產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舊有的職業人才判定標準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這就必須重視對新時期專業技能人才進行評判,提高專業人才的綜合素質。此外,學生自己也要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來合理選擇自己的課程,重視個人的長遠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統一。
二、高職教育中人才培養對課程體系的影響
1.培養人才目標下高職教育中的課程體系建設。首先,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建設必須以重視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為基本出發點。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要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就必須在課程體系建設中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和適應社會發展的能力,而不僅僅是成為一個專業知識合格的人才。只有做到學生個人的全面發展,才能不斷滿足日益進步的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其次,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要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為重要目標。在高職課堂教育中尤其重視對學生創新精神的訓練和培養,在開拓學生知識面的同時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還要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社會生存能力、實踐能力,唯有在課程中堅持社會需要和學生個人發展的統一,才能提高學生整體的綜合素質以及職業競爭力,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的發展。第三,學校要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對專業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比如可以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結合學校整體狀況來合理安排專業,做到靈活教學。課程改革應當科學安排教學模塊,重在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課程體系的改革要重視其實效性和實用性,重點體現職業崗位的需要和專業特點。此外還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重視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把學生專業素質的提高和社會的需求統一起來,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
2.相關建議。針對我國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的現狀,提出幾點建議來推進我國高職教育繼續向前發展。首先,繼續深化教學改革、科學發展、建設合理的教育課程體系。課程安排上,應在重視培養學生專業技能的同時重視對學生動手和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國家培養專業技術人才。其次,明確為國家培養專業素質人才這一目標,學校要以社會實際需求為基本要求,為學生設計相關課程,著重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第三,堅持就業為基本導向,不斷完善高職教育的課程體系,通過建立實訓基地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打造高素質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是為社會提供有用人才,這就要求學生必須重視實際操作能力,提高自身實踐能力來滿足社會的需要。綜上所述,新時期高職教育主要是為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來不斷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在人才培養方面堅持以學生就業為基本導向,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職業競爭力。針對影響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在課程體系上做出調整,科學的建構專業課程的框架,實施教學改革,堅持科學發展。在國家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充分考慮社會需求,建立新的人才評判標準。重視學生個人發展和社會需求的統一,真正為社會培養高素質專業技能人才。
作者:王妤夜 單位:無錫工藝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醫學職業教育改革探索
- 下一篇:高校教師十八屆五中全會心得體會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