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

時間:2022-11-08 09:15:04

導語:淺析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一、融媒體時代的內涵與價值

融媒體是指通過媒介載體,對廣播、電視、報刊等有著共同點與互補性的不同媒體進行人力、宣傳、內容方面的全面整合,從而實現“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⑴簡而言之,它就是將新老媒體進行資源方面的有效整合,充分發(fā)揮媒體的宣傳與其他功能。在融媒體時代,與新媒體有關的要素也必須適應時代的需求,推陳出新,才能更好地生存與發(fā)展。就新聞采編工作者而言,在這一背景下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個人職業(yè)素養(yǎng),才能滿足融媒體時代的職業(yè)需求。

二、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者面臨的形勢

(一)信息載體日益豐富化。融媒體時代使得新聞行業(yè)的信息載體更加多元化。通過各種網絡技術與數字技術,新聞采編工作者能夠以手機、電腦作為信息載體,完成對新聞信息的采集與全方位傳播,同時,也能實現對文字、圖像、視頻等不同形式新聞內容的編輯處理,滿足受眾多元化的需求。信息載體日益豐富的同時也對新聞采編工作者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采編工作者能夠借助各種技術工具進行新聞采編與傳播工作,提高新聞產品的生產效率。因此,新聞采編人員應從不同信息載體上搜集信息,對獲取的信息進行整合,最后通過不同渠道進行信息傳播。(二)信息資源呈復雜化發(fā)展態(tài)勢。伴隨著媒介的不斷融合,很多不同類型的信息資源出現在公眾身邊,極大地拓展了新聞信息傳播范圍?;诖吮尘埃絹碓蕉嗟男畔㈤喿x者利用手機、電腦成為信息制造者與傳播者,進而使得信息資源朝著復雜化的方向發(fā)展。網絡上每天都會形成數以億計的新聞事件,其中含有大量虛假信息,極易誤導公眾。那么,新聞采編人員應該如何從中篩選出真實新聞,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問題,這也對新聞的權威性與客觀性帶來直接的影響。⑵對于大多數群眾來說,他們是很難對新聞信息的真實性與客觀性加以鑒別和判定的。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應從這些海量信息中篩選出有效的新聞,并傳遞社會正能量。(三)信息應用呈多元化發(fā)展態(tài)勢。在信息應用多元化發(fā)展的背景下,采編人員還需對新聞進行合理的策劃與有效的挖掘,進一步提升信息的適用性。與以往不同,媒介平臺打出“獨家”的字眼已難以吸引受眾的目光,為突破這一困境,新聞媒介必須深入挖掘新聞信息資源,對新聞進行深度策劃,才能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吸引更多受眾。

三、融媒體時代新聞采編工作者應具備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一)具備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與良好的政治理論水平。作為新聞采編工作者,我們必須具有良好的政治理論水平與較高的政治素養(yǎng)。身處信息時代的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形形色色、良莠不齊的信息,這些信息中既有真實的,也有虛假的,有積極向上的,也有負面消極的。對此,一名合格的新聞采編工作者必須具備過硬的政治素質,能夠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對新聞事件進行客觀的報道與分析。堅持對群眾負責的工作態(tài)度,認真分析鑒別信息的真?zhèn)?保證及時察覺問題,并盡快解決問題。針對負面消極新聞,要盡量消除這些消極信息的影響,引導輿論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盡量發(fā)揮出積極的作用。要達到上述要求,新聞采編人員必須加強學習政治思想理論,熟悉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政策。(二)樹立正確的三觀,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一個人的意識和行為主要由其自身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決定,可以說,“三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一個人的人生目標與認識追求,也決定了一個人的人生方向。⑶正確的“三觀”對個人與社會來說都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反之則會對個人與社會產生不利影響。新聞采編工作者肩負著反映社會客觀事實,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的職責,因此,必須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職能作用。當前,國家正處于深化改革、轉型發(fā)展的關鍵時期,各種社會矛盾涌現,新聞采編人員一定要正確認識到國家在發(fā)展中面臨的一些困境與問題,堅持以國家和人民群眾為中心,運用正確的輿論引導公眾,在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正面的導向作用。(三)具備良好的業(yè)務綜合能力。融媒體環(huán)境的形成促使傳統(tǒng)新聞媒介信息傳播方式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也讓媒體傳統(tǒng)的獨立運營機制面臨較大的挑戰(zhàn),這要求新聞采編工作者具備良好的綜合業(yè)務分析能力。具體來講,新聞采編人員要全面了解當地各種新媒體與傳統(tǒng)媒體的特點,熟練掌握傳統(tǒng)新聞傳播技能,并積極學習各種新媒體技術,不斷強化個人的媒體技術運用能力,確保新聞能夠以多元化的模式加以傳播。除了要熟練掌握新聞采編、編輯、攝像、播報等業(yè)務能力外,還應熟悉一些錄制工作。⑷同時,采編人員要掌握新聞傳播設備的使用方法,掌握對圖片、文本、視頻等不同素材的處理加工技巧。(四)強化新聞信息捕捉能力。融媒體時代促使新聞媒體的播放模式發(fā)生了明顯的改變,以全時性播報模式為主,展示較為豐富的新聞信息資源才能有效滿足新聞實際播報需求。因此,新聞信息具有海量化、規(guī)?;奶攸c,采編工作者應具備更好的新聞信息捕捉能力與發(fā)掘能力,可以在海量的新聞信息中挖掘岀有價值的新聞素材,并加以播報。對此,新聞采編工作者應熟悉更多的信息傳播渠道,善于利用微信、微博、QQ等信息傳播平臺,搜集更多的信息。同時,熟練掌握各種媒體資源共享技術,從而滿足廣播、電視、手機等不同用戶的新聞需求。(五)強化新聞信息策劃能力。在融媒體背景下,媒體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這對新聞采編工作者的新聞策劃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媒體能讓新聞信息在短短數分鐘內迅速擴散,“獨家”“首發(fā)”等字眼已經無法吸引受眾的目光,也不再是新聞媒體的側重點。目前,新聞媒體更重視新聞策劃的深度與速度,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新聞信息進行二次挖掘,對新聞事件進行全方位、無死角的深度評價分析。同時,根據受眾需求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獨家評論報道,從而盡量提升新聞附加價值。⑸這需要新聞采編工作者在獲取價值新聞后,立即以獨特的評價視角去挖掘新聞素材的深度價值,并精心進行新聞策劃,搶先完成獨特而深刻的新聞報道,這樣方能變被動為主動,也能提升新聞節(jié)目的知名度。四、結語新同融工作者要清楚意識到媒介融合這一趨勢,把握好機遇,從容應對挑戰(zhàn),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個人的職業(yè)素養(yǎng),用先進的理念與新技術武裝自我,掌握更多先進的信息處理技術,從而策劃岀更多高質量的新聞,提升新聞節(jié)目競爭力。

參考文獻:

[1]吉敏劍.論媒介融合環(huán)境下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J].傳播力研究,2018,25(3):70-71.

[2]藺虹.融媒體時代如何提高廣播新聞采編人員的綜合素質[J].傳播力研究,2017,18(5):5-6.

[3]楊榜志.媒介融合環(huán)境下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與提高[J].新媒體研究,2016,2(13):175-176.

[4]仲昱峰.媒介融合環(huán)境下新聞采編人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6(10):158-159.

[5]丁軼釗.基于媒介融合環(huán)境下的新聞采編人員職業(yè)素養(yǎng)分析[J].現代國企研究,2016(14):109-109.

作者:石建新 單位:密云區(qū)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