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探析

時間:2022-10-12 02:40:05

導語: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探析

摘要: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轉型,市場對高等職業院校(以下簡稱高職院校)人才的需求類型也出現了轉變。高職院校畢業生作為服務社會的最大階層,優良的職業素養是高職院校學生在面對嚴峻就業形勢、實現自我價值的必爭之處。本文通過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中對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調研分析,了解企業對高職學生職業素養的需求,并在此基礎上探討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培養方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職業素養;高質量就業

國務院在2015年了關于“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為了讓中國由一個制造業大國逐漸發展成為世界制造業強國,各企業在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創新生產經營方式,加強企業科技水平,從勞動密集、低利潤、低生產技術型企業逐步向智能化、高利潤、高科技型企業轉變。因此,如何使高等職業院校學生適應市場的需求,實現高質量就業,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1畢業生就業問卷調查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和《政府工作報告》要求,進一步推動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貫徹落實[1],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工作隆重開展,由于20高校畢業生達820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為此,國務院大督查將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內容作為督點內容之一[2]。調查方式采用電話核查方式,內容包括:協議圖片上的信息與系統輸入信息是否一致、信息填寫是否完整?學生回答問題是否干脆果斷,有沒有猶豫?工作單位是哪些渠道獲得的?學生所在地與學生協議上的所在地是否一致?學生是否有意向換單位或者升學?學生是否有參加實習,就業單位與實習單位一致的話會繼續深入追問。學生薪資是否過高或者過低?具體從事什么工作?調查結果顯示實習單位代替就業單位;人文類、藝術類專業失真較多;學生被就業的情況存在;畢業生就業調查中工作來源學生填寫來自親威、朋友介紹的占86%,學校推薦的只占6.3%;就業崗位與所學專業不符情況較為嚴重;畢業生對本職工作的滿意度不高,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關注度最高的是畢業生的綜合職業素養[3]。

2高職院校學生職業素養現狀分析

高質量就業體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職業素養的學習是達到高質量就業過程。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素養是指從職業品德、人文素養、創新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等方面的具體要求,簡而言之,就是職業過程中的思想素質和工作能力。目前,學生職業素養的培養現狀如下:2.1職業素養教育流于形式。學校的教學部門在教學計劃的編撰和教學實施過程中,往往重點突出的是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職業品德、人文素養只能通過某一學期的職業規劃課程的學習、學校就業服務部門開設的幾次講座和個別學生和老師參加的創新創業規劃大賽等進行了思想引導和職業規劃訓練,當學生在經過二年半的在校學習,即將前往企業進行了頂崗實踐時,企業在用人過程中發現學生職業素養的不足。2.2職業素養教育的教師隊伍不足。學校倡導每位專業教師不僅要擔負起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還要擔負起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職業品德、人文素養,而往往在每堂課45分鐘的授課過程中,教師把主要精力都是放在專業知識的傳授上,不然就完成不了授課任務,因為,45分鐘的上課時間中,可能用于職業品德、人文素養培養方面的時間只能是5分鐘以內,如果授課任務重,課時量不足,專業老師都往往只能專注于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因此職業素養教育就不能實現。學校目前的職業素養教育中需要的職業品德和人文素養培養課程的傳授,往往都是思想政治課老師,也就是思想政治課程和職業規劃課程都是思政老師傳授,但當申報職業規劃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時,又要求專業系部提供相應的學生和指導老師,這就讓專業系部負責的就業輔導員很困惑和迷茫,不知從何處著手才能完成領導布置的工作。2.3生源較復雜。前兩年,高中學生的生涯數量減少,高職院校數量在不斷地增加,因此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從原來都是具有一定素養的高中生,變成中專生和高中生混合,使得每個專業既有中專生,又有高中生,班級的綜合素質無法統一,生源情況較為復雜,對職業素養教育帶來很大的困難,也對高質量就業帶來更多的挑戰。2.4職業素養教育缺乏統籌。職業素養教育貫穿大專三年的整個學習過程,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學部門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設計和實施,需要就業部門對就業單位的審核、推薦、招聘會的安排、學生就業過程中的追蹤調查,還需要將教學部門和就業部門的工作統一來進行安排,沒有培養具有優秀的職業素養的學生,高質量就業就是一句空話。

3強化職業素養,形成高質量就業的幾點思考

3.1多渠道設置職業素養培養教育,統一扎口職業素養教育管理。從2020年5月份開始,“新職業網”開通,每個高職院校設一個管理員和專業系部的就業輔導員若干,主要是設立全國高校畢業班輔導員就業工作平臺,在該平臺上可以獲取各省市的就業資訊,查看就業進展,并要求各專業輔導員完成教育部、所在省級就業部門、高校就業部門、學校向就業輔導員派發就業相關任務,及時將就業資訊傳達到所在專業系部,到目前為止,已經完成派發的任務38個,主要是教育部及省級就業部門。思想政治課程教師在完成相應的教學授課任務之外,專業系部每學期還邀請思想政治課程的優秀教師來系部做系列職業素養教育講座;邀請優秀畢業生返校,將畢業生自己的學習、生活、奮斗經歷分享給在校的學生;每學期會安排2次以上的就業及職業規劃方面的主題班會課程;每學期邀請各優秀企業的HR前來學校進行如何做一個成功企業人方面的講座;安排優秀企業走進校園,學生走進優秀企業,讓企業了解目前學生的需求,讓學生了解企業的用人原則,從而對學生的職業素養起到提升作用。在完成以上的工作時,離不開各專業系部的安排和配合,具體工作的落實人就是每個專業系部的就業輔導員,因此,每個專業系部的就業輔導員需要完成校級就業部門的工作、對接好企業,與企業開展各項有利于提升學生對企業了解,提升學生職業素養的各項活動、做好每學期的就業或者職業規劃主題班會活動、做好每年的職業規劃大賽和創新創業大賽的指導老師和學生的申報及比賽服務工作、完成系部就業講座任務落實、完成校系招聘會和專業招聘會的組織安排、完成學生就業情況跟蹤調查及幫助學生找到合適的工作、完成省就業系統的信息上傳、更新等等。3.2充分利用專業系部師資,補充職業素養教育教師隊伍的不足。高質量就業是衡量專業職業素養教育成果的杠桿,職業素養教育不僅僅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授課內容,也是每個專業系部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目標、師資水平等方面能力突出的表現,因此,面對職業素養教育的教師隊伍的不足,作為學校,可以充分利用專業系部的師資力量,將職業素養教育的講座或者課程授課納入到專業系部里工作室管理教師的業務考核、專業社團教師的業務考核、班主任的考核、輔導員的考核,以學期為考核單位給出考核任務,以年為單位進行統一考核,將職業素養教育的考核與年度各項評優及下一年的資源分配和課題申報資格掛鉤,為職業素養教育教育增加更廣泛、更優質的師資。3.3對生源情況進行因勢利導,個性差異培養。中專生和高中生存在差異,但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長處。中專生大部分來自于3+3中高職一體化培養來源,因此課程設置起點高于高中生,個性比較活潑,個人能力較為突出,因為他們已經經過三年的中專時期的職業素養培養,對大學生活充滿期待,所以可以通過專業系部的教師工作室、專業系部和學校的社團及學生會活動和團委活動開展,修正及提升他們已經具有雛形的職業素養。高中生,具有較強的毅力、智力和學習力,但不具備基本的職業素養,但其接受新鮮知識的能力和創新能力較強,因此對他們加以引導,大一開始就接受職業素養方面的講座、班會課、企業與學校互動式活動等,在加上大學校園內的氛圍,他們優秀的學習力會潛移默化地形成優秀的職業素養。

4結語

誠然,影響職業素養教育的原因有很多,但對于高職類的學生而言,高質量就業還是一個需要不斷努力追求的目標,也是企業對高職類學校的學生的認可度,所以,對于高職院校,企業所要求的學生具備的優秀職業素養就是我們所追求的高質量就業,也是我們高職院校努力的目標。

參考文獻:

[1]范雁陽,周培榮.地質災害防治與生態建設相結合——廣西國土資源系統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紀實[J].南方國土資源,2018,(6):7-9.

[2]陸仁炎.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高職學生就業競爭力培育[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2):199-202.

[3]李麗芳.河北省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研究——以省級示范高職院校為例[J].河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7,(26):8.

作者:祝文琴 王華 單位:1.江陰職業技術學院 2.啟東市第二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