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

時間:2022-09-02 08:15:10

導語: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

摘要:近年來,隨著新會計準則的深入實施,醫藥行業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金融海嘯的余威之下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再加之我國正在大力推進醫療改革方案,這使得醫藥行業所面臨的經濟形勢更加多變、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在此條件下,醫藥企業必須不斷加強自我建設和完善,財務會計管理與內控制度作為其中的關鍵環節,已成為醫藥企業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本文通過對目前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為醫藥行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關鍵詞: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內部控制

醫藥產品較為特殊,關系到人類的生命健康,故醫藥企業相應地承擔著更重、更多的社會責任。醫藥行業產品國家管制較多、銷售模式特殊、時效性強、業務量大、種類繁多,相對于其他行業企業而言,面臨著更高的風險。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和內部控制是企業實現經營目標的重要保障,必須建立在基本的控制流程、控制方法、控制原理的基礎之上,通過全方位、全過程的會計財務管理制度、財務人員工作規范、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過程控制體系等來管理和控制企業的一切經濟行為。醫藥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和內部控制應當由專業的財務人員予以實施,對企業全部的財務工作進行業務審核、計劃執行、指標約束等,并以會計核算、經營管理、有效監管、防范風險為目的。做好財務會計管理和內部控制對于醫藥企業保障經營目標順利實現、確保財務信息正確可靠、保護國有資產安全完整、促進醫患關系和諧融洽、實現醫藥行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符合醫藥企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維護社會經濟秩序的美好愿景。

一、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一)風險意識不足

在財務管理方面,醫藥企業普遍存在著風險意識薄弱的問題,甚至有些醫藥企業對風險的概念知之甚少,這使得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鮮少涉及風險防范的內容。在上述醫藥企業所面臨的內部、外部風險中,應收賬款風險的主要成因是藥品銷售商的違約行為,由于應收賬款占據了醫藥企業銷售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影響著企業的整條資金鏈,如果醫藥企業不及時處理超過賬齡的應收賬款,不僅會增加壞賬產生的可能性,業會嚴重阻礙醫藥企業的經營發展。在此,以我國某醫藥企業A舉例說明,2015年年末A企業未就某項金額為1500萬的應收賬款與B民營醫院對賬,相關手續也沒有進行完善;2016年年初,B醫院由于經營不善被C國有醫院整合,由于前述應收賬款的手續不健全,C醫院對此產生疑慮,表示要對其真實性進行進一步驗證,如此一來,A醫藥企業的收賬風險大大增加,甚至可能會嚴重影響公司的財務狀況。

(二)醫藥購銷業務控制難度大

醫藥購銷活動作為推動醫藥企業經營、發展的重點內容和關鍵環節,具有控制難度大、影響范圍廣的特點,而目前我國的醫藥企業普遍 缺少風險預警機制,想要通過自身控制來降低經營管理風險的愿望很難實現。我國醫藥行業的銷售市場相對狹窄,主要的銷售市場僅有OTC藥店、醫藥公司、醫藥機構等,但是各個銷售市場均制定了不同的推銷、采購、配送規則,這些規則都是建立在各個銷售市場的不同實際經營情況的基礎上,具有多元性和復雜性,給醫藥企業的運行管理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困難。

(三)成本控制不到位

目前,大多數醫藥企業的成本控制能力較弱,這是由于企業對行業、市場以及自身需求的不明確造成的,企業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地調整所采用的成本核算方法,而實際上,不在少數的醫藥企業仍然在應用較為落后的資產折舊方法、存貨方法、成本核算方法等。就成本核算方式而言,絕大多數醫藥企業使用的還是傳統的總成本核算方式,而非服務成本費用核算、科室全成本費用核算,對高效的、現代化的核算方法(例如作業成本核算方法等)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這使得企業對成本的制約和控制能力大打折扣。

二、完善醫藥行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的建議

(一)增強風險管理意識,提高風險管理水平

醫藥企業必須加強風險意識,要對企業所面臨的各項風險進行透徹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出具風險評估報告,并經由理事會、監事會、董事會認真審議、核查;管理層要組織相關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檢查資金、應收賬款、應付賬款的往來賬目并作出相關處理。

(二)完善內部控制體系,加快各方體制建設

醫藥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的完善和風險管理的要求是并存的,所以企業必須盡快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具體途徑如下:第一,建設完善的內部治理結構。醫藥企業必須依照現代企業制度,真正實現經營權、所有權的分離,將風險控制、公司治理、內部控制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企業的風險管理貫穿于內部控制全過程,不斷防范“內部人控制”、規范控股股東行為,同時完善監事會機制、董事會機制、股東大會機制,夯實激勵約束機制、績效評價機制和信息披露機制,協調各個利益相關者的關系,從而實現完善醫藥企業內部治理結構的目的。第二,建設規范的內部控制制度。醫藥企業應該充分結合自身情況,同時遵循《企業會計準則》、《稅法》、《會計法》等法律法規,健全財務核算控制體系,該舉主要是為了強化企業的財務監督功能、預算管理功能以及各項授權審批制度,使企業的內部控制作用于各個經營環節,最大限度地對各種風險進行防范。與此同時,醫藥企業要致力于規范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實現監督的公正性、客觀性和獨立性,進而建立以專項管理為補充、以績效考核為保證、以成本控制為中心、以經營目標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第三,整合人力資源管理。人力資源不僅是醫藥企業內部控制工作中的主體,也是內部控制的控制對象。因此,醫藥企業必須強化以人為本的經營管理理念,加強對人力資源的管理和控制,積極開發、挖掘人力資源潛能,充分發揮企業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建立健全激勵獎懲機制,用以約束員工遵循財務會計管理和內部控制的要求、目標行事,發揮、培育團隊精神,不斷提高整個團隊的凝聚力。

(三)樹立成本意識,加強成本控制

醫藥行業必須加快樹立成本意識的步伐,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制藥的技術和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自然地制藥成本也與日俱增,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醫藥企業要想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樹立成本意識勢在必行。醫藥企業必須將成本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加強對日常成本的控制能力,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費,對各項資源進行循環利用。針對采購成本而言,企業要成立產品成本信息庫,用來加強對制藥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充分了解、掌握供應商資源,選擇質優價廉的原材料。此外,醫藥企業必須引進現代化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加強自身成本管理的同時,積極適應國內外的市場要求。

(四)推進信息化建設,適應現代化發展

在信息時代,醫藥企業必須對管理方式展開更深層次的探索與研究,在確保企業產品質量、資產安全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減少經營風險。推進企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設,是醫藥企業適應時代要求的必然選擇,具體做法可參考如下建議:一是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醫藥企業可以在企業范圍內采用統一的財務管理軟件,企業上上下下的所有財務事項只能通過該系統來變更,這樣既避免了人工操作的低效和弊端,也規范了整個公司的財務管理;二是規范財務系統的應用程序。為防止數據丟失,除了排除系統運行問題之外,醫藥企業還要不斷地完善數據庫管理,使其具備完整的機房準入規定、詳細的系統操作指南、嚴格的系統操作審批流程、科學合理的錯誤應急處理辦法等,同時也不能忽略輔助性的系統操作登記臺賬、機房準入規定等;三是增強權利約束與監督。為減少徇私舞弊行為,必須建立一套針對操作人員的監督約束機制,可以通過劃分不同模塊的方式來進行人員職能分工,或是通過設置財務管理系統權限來實現;四是注意安全管理。醫藥企業必須對財務管理系統進行加密措施,嚴格設置各級別權限,定期對系統進行殺毒和數據備份;同時設置獨立的、線下的設備存儲空間,用于保護設備安全。

作者:嚴宣 單位:賽生醫藥(中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馮明磊.醫藥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問題及對策[J].商場現代化.2011(7)

[2]陳永紅.淺談醫藥企業財務會計管理與內控制度[J].企業研究,2012(5)

[3]丁俊生.對醫院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完善途徑的深化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