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思考
時間:2022-09-12 03:02:26
導語: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伴隨著人機融合的進一步深入,會計信息報告被要求能做出更及時和更全面的披露,會計信息化是實行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完善管理信息系統的必要手段。實現會計信息化,可以提高會計信息的全面性、開放性以及多元性,為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提供動力。伴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行政事業單位也要不斷探索會計信息化的經驗,努力提升會計信息化水平。
一、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概念
所謂會計信息化,就是指在會計工作中有效結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當前大環境下,我國各行業都對內部業務處理方式進行了積極的調整及轉變,對現代化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以期能更好地適應市場環境的發展。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是會計工作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會計信息化建設指的是在獲取、處理、傳輸和利用會計信息時充分借助現代化的信息技術,來實現業務的建設,其對實現會計工作進行無紙化辦公有重要意義,能夠顯著提升會計工作效率,確保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順利開征,改善行政事業單位的整體管理水平。
二、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現實意義
行政事業單位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能夠顯著提升會計工作的效率,從而提高會計工作的時效性、準確性以及全明星。預算工作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日常會計工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但目前許多單位在開展預算工作時不但深受時間限制,還未形成完備的會計業務處理體系,甚至會由于會計人員的主觀臆斷而影響到預算的準確性和及時性。開展會計信息化建設工作使單位能夠借助會計處理系統來完成所有的會計處理需求,并能夠迅速查找最終得出的會計處理數據。如此一來,不但預算信息的準確性、全面性和時效性能夠得到顯著提高,單位管理層在制定有關決策時也能找到有效依據。
三、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伴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現代信息技術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當前,人們已經完全步入了一個信息化社會,信息化工程也已經融入到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工業化的進程中融入信息化建設,能夠使工業化由大轉強。同時,行政事業單位要想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就一定要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推動我國的經濟發展,在建設信息化標準體系過程之中,要借助全面、客觀地分析會計信息化的管理案例來對從前的經驗、教訓進行總結,從而制定出最佳的信息化方案,為今后的信息化實踐提供依據。總體而言,信息化標準體系的監理追求的是最佳方案,并實行科學的界定與規范,對會計管理工作進行科學指導,確保利益的最大化。
四、目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問題
1.信息技術存在安全隱患。一是硬件設備的隱患。會計信息化的實現要建立在計算機應用的基礎之上,傳遞和輸出等處理會計信息的工作都要借助計算機才能完成,但假若計算機設備自身存在很多不足之處,就有極大可能受到外來因素的攻擊,從而導致計算機感染上病毒或者出現運行故障。計算機內部CPU、硬盤、主板等硬件的配置質量,直接影響著計算機是否能穩定運行。此外,計算機外部交換機、服務器、路由器、集線器等連接設備的性能優劣,也關乎著計算機網絡的運行狀況。二是網絡安全的隱患,各行政事業單位為了進行精細化的管理,大多采取了預算執行系統以及國庫集中支付系統。有些單位為了更好地實現信息數據的共通共享,還配置了網絡會計軟件。但不管事業單位用的是局域網還是物聯網,一旦當財務軟件接入網絡之時,安全風險就會在無形中增大許多。這是因為,當在網絡開放的環境下進行數據的傳輸,假使技術手段出現偏差或者管理上存在疏忽,都極有可能讓信息在傳輸過程中遭到竊取、破壞或篡改。三是應用軟件的隱患。當前很多事業單位在應用會計軟件的時候都把設計與開發重點擺在拓展會計服務上,沒有過多關注會計信息數據的安全保密以及防范病毒,也沒有采取完善的安全防護措施。這就導致一些安全級別不夠高的開發平臺、會計系統及數據庫系統等非常發生病毒侵入、信息外露的狀況。2.信息化管理不夠規范。一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只注重會計信息化工作的核算,卻忽視了其管理,而有的還沒有制定出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有關管理制度,有的雖然已經監理了制度但并不是十分完善。二是行政事業單位沒有進行嚴格的內部控制,沒有定期對電子系統進行殺毒處理,缺少電子數據的備份,或是盡管已有了分級授權控制,卻仍然將所有的業務操作交到一個人手中,無法實現不同崗位的牽制和制衡,給會計內部控制埋下了極大的安全隱患。三是事業單位沒有對檔案進行妥善管理,會計檔案非常容易泄露、丟失或者損壞。四是缺少專業的技術人才。會計信息化建設不僅要求會計人員具備會計知識和技能,還要求其能夠對計算機和網絡進行熟練的操作及運用。但在行政事業單位當中,很少有會計人員既具備較強的專業知識,又能熟練運用計算機,這對會計信息化的建設十分不利。3.信息系統功能還不完善。一是輔助決策能力不夠強。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系統只對日常賬務核算處理給予了重點關注,而忽視了數據對比、績效分析等模塊的開發,沒有將財務管理的參謀和助手功能完全發揮出來。而是會計和業務管理脫節。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信息管理系統只進行了處理賬務或制作報表工作,未能和其他系統之間進行數據共享共通,單位一體化管理程度不夠高。
五、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1.強化安全防范措施。首先要做的就是將硬件配置進行優化,事業單位要給予會計部門更多的經費,讓其可以配置一些品牌更好、質量更硬的設備,要確保CPU、主板、控制器芯片和硬盤等關鍵部分的安全性及穩定性。其次,要采取網絡安全防范措施。為計算機安裝上正版的殺毒軟件,幫助阻擋不良信息及有害病毒。采取有效的手段來防范黑客,剔除系統安全隱患,實時監測異常行為,阻擋黑客的入侵。一些處理單位財務信息的電腦要做到專機專用,安裝高效的防火墻及防范設備。最后,對系統要加強安全管理。在網絡中傳輸一些敏感信息的時候一定要做好加密措施,提升保護系統的內生數據、控制信息及應用口令的安全性。依據職位角色來設置用戶權限,并限制機密信息的交換。對業務日志進行管理,確保所有操作都有日記記錄,實施留痕管理,對所有使用系統的用戶都要進行身份、電子簽名等認證,確保系統的安全。2.夯實信息化基礎工作。首先,各行政事業單位一定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制度,依據信息化管理的不同職能,實施不同的管理制度,將電算化主管、系統維護、會計處理、軟件操作等崗位的職責權限明確下來,劃清職權范圍,嚴格實施定員、定崗、定職責的“三定”管理模式。明確預算、收支、核算等業務的管理方法,讓操作流程和考評標準都更加明確,對核心業務體系加強日常管理。其次,要強化內部控制,定期進行系統殺毒和維護,對系統運行進行實時監測,當出現異常情況時要及時發現并解決。真正落實會計信息系統中不相容的崗位分離制度,形成互相制約和監督的工作體系。防止工作人員超越權限,對系統數據進行非法訪問或惡意更改。再次,要規范信息方案的管理。安排專人來整理和保管會計檔案。要將會計賬簿打印出來并訂成冊,做好信息的備份,存放在規定的硬盤之中。存放檔案的場所一定要做好通風防火、防潮防盜工作,杜絕突發意外情況而丟失會計信息的情況。最后,要注重對電算化人才的培養,借助定期培訓、專家指導等方式,提升會計人員的計算機操作技能,推進會計信息化建設。3.優化信息系統的功能。首先,行政事業單位應該增設數據采集、查詢和分析等系統,準確、及時地為預算單位的決策者提供財務業務信息,讓決策者能夠更科學地進行決策。其次,要強化財務應用的支撐平臺,借助一體化的管理模式,優化數據處理的功能。最后,事業單位要規范信息交流機制,讓上下級單位之間能夠更好地實現業務、系統的銜接,讓信息資源得以實現跨部門、跨組織的共通共享。
六、結語
綜上可知,在新時期中,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讓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也變得更加高效和便利,但在會計工作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依舊產生了諸多無法回避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應該積極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對新的會計模式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探索,從而幫助行政事業單位更好地完成會計信息化的建設。
作者:袁妍 單位:開封市引黃管理處
參考文獻:
[1]車繼成.芻議如何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6(8):268-268.
[2]廖丹.行政事業單位會計信息化建設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財經界,2016(23):210-210.
[3]高建春.行政事業單位審計信息化建設發展的建議[J].商業會計,2014(11):87-89.
- 上一篇:企業會計信息化建設趨勢分析
- 下一篇:淺析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