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與企業會計制度論文
時間:2022-05-19 02:58:52
導語:高校與企業會計制度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對于會計基礎來講,不同的單位可能會采用不同的會計基礎標準,而對于會計標準不同的選擇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單位的業績。然而,無論選擇怎樣的會計基礎標準,都需要注意,會計基礎不能單獨發揮作用,而是要在會計核算制度下才能發揮出其真正的效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試行)》中第五條規定:“高等學校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性收支業務的核算采用權責發生制。”2006版的《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九條則明確規定:“企業應當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2]高校會計制度和企業會計制度分別選擇了兩種相互獨立、相互區別的收入、費用的計量基礎。可以看出,高校與企業采取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會計核算方式。權責發生制是以本期為單位來進行確認收入和支出。也就是說,企業所經營的項目費用,包括支出和收入,如果在本期內,那么無論企業已經收到或者已經支出費用,都要將其算在本期內;而如果企業經營的費用,不屬于本期內的,即便是企業收到了款項還是支出了費用,都不計算在本期內。所以,企業的權責發生制度對是否屬于本期的劃分要求是十分嚴格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企業使用這種會計核算方式,需要會計在期末的時候,對賬簿記錄進行仔細、認真的調整,因為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明確一段時間內企業的盈利狀況或者是虧損狀況。高校在會計核算方式方面采用的是收付實現制。收付實現制在實質上是一種與上述權責發生制相反會計核算方式。也就是說,收付實現制不是以本期為單位的,而是以實際上企業收到的款項和支出的費用為標準進行計算的。[3]以本期為單位,只要是在本期內收到款項或者是支出的費用,不管其實際上屬于哪一期,都要算入本期內;相反,企業收到款項或者是支出的費用是屬于本期的,但在本期內沒有實際發生,也不算入本期。所以,收付實現制相對于權責發生制來說,其程序和內容都要簡單的多。但是,收付實現制在配比關系上卻沒有權責發生制完整。明確以上兩種會計核算方式后,我們可以很明了的看出,兩種會計核算方式平分秋色。權責發生制優點在于能夠明確本期內會計主體的具體經營狀況,有利于會計主體進行業務、項目等的決策,[4]因而在企業中被廣泛采用。而高校與企業是兩種截然不同性質的單位。由于高校所需的資金來自國家的財政資金。在國家財政撥款之前,高校就需要編制學校這一年度的預算。國家如果按照高校所提供的預算進行撥款后,學校則需要按照預算來使用國家的撥款。所以,高校資金如何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受限制的。因此,高校會計以及財務管理的主要任務就是資金的使用情況,并對預算進行合理的控制。相比之下,高校采用收付實現制是一種十分明確的選擇,不僅能夠幫助高校更好的控制預算,同時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高校財務管理的需要。
二、高校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在會計要素方面的差異
會計要素是會計制度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會計要素主要是指財務會計對象的基本分類。同會計核算基礎一樣,不同的單位或者主體,在會計要素方面也是不相同的。從下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企業會計要素所包含的內容,以及高效會計要素所包含的內容,二者的會計要素既有不同的部分,也有相同的部分,見圖1。可以看出,企業的會計要素中,包含所有者權益,而在高校的會計要素中,卻是凈資產。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高校與企業的投資人是不同的。對于高校來說,高校的資金是由國家投入的,所以不可能像企業的投資人一樣向學校索要利潤,再加之高校本身就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單位,而是為國家培養人才。[5]所以,高校的會計要素中不含有所有者權益這一項。同時,高校同企業相比,企業重視的是企業自身的利潤,而學校著重是為了培養人才,為國家的發展和進步做貢獻,重視的是社會利益。所以企業的會計要素中,包含利潤這一重要要素,而高校中則不保留這一要素。此外,高校所采用的會計核算方式是收付實現制,所以,支出是其一項重要的會計要素。
三、高校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在會計科目方面的差異
會計科目是按照經濟業務的內容和經濟管理的要求,對會計要素的具體內容進行分類核算的科目。高校會計制度中一級會計科目有38個,企業會計制度中一級會計科目有85個(依據2002年1月1日起實施的《企業會計制度》),在部分近期文獻資料中將企業會計的一級科目增加到了一百多個,隨著會計核算的不斷發展和完善,會計科目也在不斷的細分,以適應日益復雜的經濟活動。從科目數量相差懸殊的情況中也能看出,二者在科目設置上的差異很大,企業會計更加精細、復雜,2009年財政部公布的《高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將高校會計的一級科目增加到56個,其中部分借鑒和引入了企業會計的科目,使高校會計核算更加準確和科學。通過高校、會計兩個會計主體在會計科目方面的比較,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第一,無論是企業會計科目,還是高校會計科目,二者都屬于會計體系,因此,二者的會計科目中,肯定會有相同點。通過統計研究,二者在會計科目方面共有七個相同點。第二,會計要素包括會計科目,而會計科目是對會計要素更詳細的劃分。所以,從高校與企業在會計要素方面的差異來看,二者在會計科目上勢必會有很大的區別。盡管如此,高校與企業在核算內容上卻存在相似之處。第三,由于企業的會計科目比高校的會計科目詳細,所以,在一定的情況下,企業的會計制度比高校的會計制度在財務方面做得更詳細。如,學校與企業同樣向銀行貸款。企業會根據貸款的具體情況以及企業的具體情況,將貸款計入長期貸款、或者是短期貸款,記錄的比較明確。而高校向銀行貸款后,只是簡單的計入貸款科目。可見,企業會計科目的詳細劃分,使得企業的財務記錄狀況更明確,管理更有效。事實上,這三方面的差異中仍有很大的研究潛力。會計制度涉及的方面很多,對高校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差異的研究還可以從其他多個方面進行考慮,從而為會計制度在高校中更好的應用提供一定的基礎。
四、企業會計制度對于高校會計制度的啟示
企業會計與高校會計分別應用于不同性質的會計核算主體,存在很大的差異,但是企業會計對于高校會計的發展和完善仍具有借鑒意義。新的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高校會計制度的改革。2009年8月財政部公布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中就引入了許多企業會計的方法和原則,例如《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征求意見稿)第一部分第三條規定,高等學校會計采用修正的權責發生制基礎。通過高校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的對比,企業會計制度對高校會計制度有一定的啟示。首先,應該從權責發生制方面來進行思考。采用權責發生制的會計核算方法,能夠幫助會計主體明確一定期間內主體的經營、運轉狀況,從而促進跨會計主體在許多方面的發展。而高等學校一直秉承傳統的收入實現制度。在當今社會中,社會的形勢已經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現如今,高校的資金來源不僅僅來源于國家的財政支出,而逐漸趨向于多元化。與此同時,社會對高校經營效益的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如,培養一個學生,高校所付出的成本是多少。所以,對于采用收入實現制度的高校來說,顯然是不能很好的處理這些問題的。因而,高校會計領域的相關人士需要對這一問題進行考慮。其次,企業會計制度對于高校會計制度的啟示還可以從資產折舊的引入來進行考慮。高校的資產折舊問題主要體現在固定資產方面。按照當下的高校會計制度,固定資產是不進行折舊的。然而,對于高校來說,固定資產是學校財務支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學校總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固定資產不能折舊,那么就不能真實地對學校的固定資產進行統計,同時也增大了學校的固定資產。所以,對于這一問題,也需要會計領域的專業人士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和思考。
五、結語
對高校會計制度的研究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從高校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的對比中,我們可以發現高校會計制度中的不足。會計制度本身就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制度,再加之在不同的單位中,會計制度又有著不同的特點。所以,對二者會計制度的差異的研究具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會計制度能夠更好的應用在高校的管理之中,相關領域對該問題的研究還需要進一步加大力度。
作者:喬銘千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黑龍江
- 上一篇:財務管理模式會計制度論文
- 下一篇:智能溫室電氣工程設計論文
精品范文
10高校網絡安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