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會計制度預算會計管理機制分析

時間:2022-12-02 08:43:42

導語:新會計制度預算會計管理機制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會計制度預算會計管理機制分析

摘要:新會計制度于年開始執行,這是我國對財務會計制度的又一變革。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不斷完善財務會計制度,以實現財務管理的科學化和可比性。在新會計制度的背景下,中專學校也面臨著舊會計制度與新會計制度的過渡問題。新會計制度給中專學校帶來科學性與規范性的同時,也帶來了適應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新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以及中專學校實行新會計制度的意義,其次探索了中專學校會計制度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最后為中專學校順利落實新會計制度給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中專學校;會計管理;預算管理

7年,財政部針對過去政府收付實現制的會計標準下各級行政單位及事業單位在其多年實地管理之中出現的瓶頸問題,預先提出新的事業及行政單位會計報表標準,以此提高我國政府下屬部門的會計效率。財政部此次新的會計標準基于舊的會計準則的優勢,進一步提出了財務會計、預算會計為一體的平行記賬模式。該平行記賬模式涉及以權責發生制為標準的財務會計體系、收付實現制為標準的預算會計體系。該種方式在貨幣資金、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應收賬款等會計科目中體現了更為精確、一致的會計核算結果。財政部還在該新會計標準中重點強調各級政府單位要針對預算編制過程、決算報告編制過程進行雙開展,從而能夠使政府單位的期初期末財務狀況更加合理和真實地展現出來。新會計制度的執行,是我國應對復雜的經濟環境的又一創新性動作。國家下屬部門以及事業單位經常與社會企業產生聯系,當然中專學校也不例外,在產生聯系的過程中必然會產生大量的會計實務預算、財務核算方面的問題。新會計制度也是國家在不斷完善財務會計制度的變革,它增強了中專學校會計信息的實用性,讓中專學校的財務管理更具有科學性、完整性、系統性。

一、新會計制度的主要內容

國家財政部門基于舊政府會計制度在實際管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出臺了新會計制度,以提高我國各事業單位、政府下屬部門和國企的會計效率。新會計制度保留了舊政府會計制度的優點,進而提出了財務會計、預算會計為一體的平行記賬模式。新的政府會計準則針對現有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會計管理改革創新點。一是財政部還在新會計標準中加強了各級政府單位要針對預算編制過程、決算報告編制過程進行雙開展,從而能夠使政府單位的期初期末財務狀況更加合理和真實地展現出來。例如中專學校收到財政部門撥入的經費補助5萬元,已經由銀行存款賬戶進行了劃撥。該事項在財務會計體系中的借方為銀行存款增加5萬元、貸方為財政補助收入5萬元。而在預算會計體系中的借方為資金結存–貨幣資金5萬元、貸方為財政撥款預算收入5萬元。兩個平行的會計記賬體系保證了中專學校會計信息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進而能夠提高會計報告質量。新會計標準除去了財政和科教補助支出,各級單位都可以將費用支出列入業務活動費用、經營費用之中,而不必像舊的會計準則那樣,將人員管理費、經營費用等納入財政項目補助支出科目或者財政基本補助科目。這樣使得費用支出的會計目錄能夠更加明朗,使得單位財務報表和決算報表能夠保持一一對應。第二是新會計制度彌補了舊會計制度在資產負債表中會計處理方式的不足之處,其能夠精確展示政府資產科目、負債科目的會計狀況,并且規范了核算單位管理費用、運營成本的過程。三是新會計制度滿足了政府單位財務審計報告中的信息需求,為后續審計工作提供了便利。這彌補了舊會計制度中存在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提高了整體的政府綜合會計報告質量。新的政府會計準則最大的特點就是創新性地推出了財務會計、預算會計為一體的平行記賬模式,從而讓財務會計體系下的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費用收入表與預算會計體系中的撥款收入支出表、預算收入支出表、預算轉結余變動表能夠在會計賬目上體現一致性。同時,新會計制度對財務會計、預算會計功能進行了強化,其主要是采用權責發生制,在本期產生的支出和收入,不管是否在本期完成,都將作為本期支出或收入納入會計統計中。

二、新會計準則下中專學校實施平行記賬模式的意義

第一是新會計制度使得中專學校的財務會計體系和預算體系,變得既具有一致性,又具有獨立性,能夠真實客觀地反映中專學校經濟業務的實際狀況。在這樣的基礎上中專學校能夠及時發現自身的會計信息需求,并針對需求及時做出反應,這大大提高了中專學校會計信息的實用性。第二是明確了中專學校的財務會計功能的地位。“平行記賬”模式能夠整體地反映中專學校的運營狀況和收支情況,也滿足了中轉學校對預算管理的需求,將財務會計管理和預算管理結合起來,不僅有利于中專學下實現資金的管理目標,還促進了新會計制度的落實。第三是加強中專學校內部各部門的信息溝通。新會計制度中,將部分會計職能逐級下放的形式,促進了中專學校財務目標的落實與實現。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中專學校內部各部門間的溝通成本,減輕了各部門的工作壓力。第四是使得中專學校能夠把控財務狀況全局。“平行記賬”模式反映了中專學校實際的運營狀況,能夠使生成的數據更加科學有效,并能夠促使中專學校及時進行預算的執行和監督考核工作。第五是有利于完善會計核算體系,“平行記賬”模式能夠使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具有一致性,這是舊政府會計制度無法做到的。新會計制度是舊政府會計在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一致性上的突破。

三、中專學校預算會計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全面預算管理機制不健全

在新會計準則下,預算管理正式納入會計核算體系,并且成為衡量中專學校會計核算質量的關鍵標準。全面預算管理不僅能夠平衡中專學校的財務收支,還能夠提高中專學校會計核算的準確性。首先目前我國多數中專學校尚未將全面預算管理機制完全融入會計核算工作中,從而導致會計核算的真實性不足。中專學校并沒有根據自身發展規劃和財務管理情況制定包含資源配置計劃、資產負債計劃、現金流規劃以及成本控制在內的本年度資金收支管理計劃,從而導致預算編制科學性不足。其次我國中專學校并沒有開展全生命周期的預算執行工作,并且沒有嚴格按照預算編制落實預算執行。形式化的預算管理不僅致使中專學校資源配置失衡,還將影響中專學校會計核算的準確性。同時缺乏條理性的預算管理工作將直接導致收入、支出以及資產負債核算的結果失真,進而降低中專學校的會計核算質量。我國大部分中專學校尚未將預算管理工作與會計核算工作進行有機結合,而是將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相分離。預算執行結果是中專學校會計核算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脫鉤將導致中專學校無法在真實的預算管理成果之上對經營開支、合同收入、固定資產折舊以及風險準備金等進行準確地核算以及計提,最終致使中專學校的會計管理合規性不足。若中專學校預算執行結果與預算編制不符,則會嚴重影響其準確計提風險準備金以及開展資產價值核算工作。

(二)尚未構建預算會計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

預算會計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是中專學校風險防控的最后一道防線,同時也是中專學校管理會計的必要機制基礎。然而當下大部分中專學校僅僅將會計風險管理列為財務部門的附屬工作內容,并沒有建立單獨的預算會計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中專學校在會計指標分析的過程中僅僅結合財務報表進行,而沒有將預算編制以及預算執行結果納入考量。同時中專學校尚未建立全面的預算會計風險指標庫,對經營過程中的財務數據進行全過程的監控,進而導致中專學校無法精確識別財務會計風險。財務會計指標庫以及財務指標分析方法是中專學校財務指標分析過程中的關鍵基礎。完善的財務指標庫能夠使得中專學校可以對經營狀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從而對經營風險進行準確識別以及處理。財務指標分析方法運用得當不僅能夠提高財務決策的準確性,還能夠合理評估財務會計風險敞口。然而目前中專學校整體的財務指標分析的科學性還有待提高。中專學校預算會計指標庫尚不夠全面,僅僅包括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資產回報率、凈資產回報率等較為基礎的資產負債指標,并沒有全面涵蓋可持續增長能力以及內含價值等成長指標。中專學校尚未結合歷史的風險敞口以及本年度的收支缺口確定預算會計指標權重系數,以至于權重系數無法真實反映中心學校的財務管理現狀。預算會計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的缺失不僅嚴重影響了中專學校開展準確、安全的會計核算工作,還提高了中專學校財務會計風險水平。目前中專學校財務風險識別和處理機制尚不健全,并沒有制定統一的風險識別標準、風險事件處理規范、風險管理流程以及風險管理權責內容。預算會計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不健全將直接導致中專學校風險管理失效,進而擴大了財務風險敞口,影響中專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此外,中專學校尚未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效的信息處理技術構建系統性的預算會計風險管理平臺,而是僅僅依靠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預警。這使得中專學校預算會計風險識別存在嚴重的滯后性以及不準確性,降低了中專學校風險管理的質量。

四、新會計制度下中專學校預算會計管理質量優化建議

(一)將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工作有機結合

新會計制度下財務會計、預算會計為一體的平行記賬模式能夠有效提高中專學校會計賬目核算的準確性。第一,中專學校應該認清預算管理對于會計核算工作的重要性,積極落實預算管理工作。第二,中專學校應該將預算執行結果作為收入、支出以及資產負債核算的重要參考,若預算執行結果與預算編制相偏離,則不能夠進行會計入賬。第三,中專學校應基于全面的歷史數據以及風險評估結果制定預算編制,同時在預算預算編制過程中加入前景分析以及可行性分析,從而提高預算編制的科學性。第四,中專學校應該制定預算管理工作與會計核算工作的對接流程以及內容,從而保障會計核算工作能夠提供全面、真實的預算執行數據。第五,中專學校應該依據審慎原則并基于預算編制對應收賬款等債權類科目提取合理的風險準備金,保障風險計提的合理性。第六,中專學校應該根據新會計準則對財務會計以及預算會計進行一致性賬目管理。例如對于無形資產核算,如果相關支出確認為提高無形資產運作效率的后續支出,在財務會計系統中的借方應該登記為“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累計攤銷”、貸記無形資產。無論是為了提高無形資產運作效率而發生的支出費用或者是無形資產經營產生的支出在預算會計體系下都應該借方登記行政支出、經營支出等,貸方登記財政撥款預算收入、資金結存。

(二)構建一體化的預算會計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

預算會計指標分析是中專學校保障財務決策科學性以及規避會計風險的關鍵基礎。預算會計指標分析的核心目的是對業務經營成果以及財務績效水平進行合理評估,并及時對潛在的經營風險進行識別,從而有效指導中專學校不斷優化財務管理模式。第一,中專學校應該結合歷史的風險敞口以及本年度的收支缺口確定預算會計指標權重系數。第二,中專學校應該制定統一的風險識別標準、風險事件處理規范、風險管理流程以及風險管理權責內容。第三,中專學校應合理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效的信息處理技術構建系統性的預算會計風險管理平臺,而不是僅僅依靠管理人員對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和預警。第四,中專學校應該結合預算執行情況以及會計賬目對流動比率、負債與凈資產比率以及財務杠桿率進行全面監控以實現預算會計風險的精確識別和處理。第五,中專學校在會計核算管理中需要保障會計數據的全面性,還需要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監控,保障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結果具有一致性,進而降低會計核算失真的風險。第六,中專學校在會計核算過程還需要重點監控折舊攤銷等會計科目的入賬以及計量,從而準確反映資產管理情況以及風險因子。會計信息披露機制是國有企業會計核算管理的最后一個環節。第七,中專學習需要準確地披露有關的財務會計報表,如實向上級監管部門上報資產的核算結果以及資產負債的運營情況。

結語

新會計標準下中專學校的會計賬務處理相比之前而言是更加清晰明朗的。無論是在資產的取得、還是后續支出以及處置方面,整體的賬務處理條例更加清楚,舊會計體系下出現的交叉、重疊核算問題得到解決。預算會計核算工作是中專學校資產負債管理以及風險識別的重要基礎。全面預算管理作為管理會計的重要內容,需要與會計核算相結合才能夠實現降本增效并保障會計報表的準確性。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落實能夠有效提高中專學校財務管理的能力以及會計核算結果的準確性。因此,中專學校在構建財務管理體系的過程中需要認清全面預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將其納入財務管理體系建設的內容之一。

參考文獻

[1]周會蘭.新《政府會計制度》下中專學校賬務處理初探[J].會計師,0(07):68–6.

[2]張楠.《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J].財會學習,1(21):4–6.

[3]邵丹.淺析政府會計準則下高校會計業務處理[J].營銷界,1(2):142–1.

[4]汪敏.新會計制度下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平衡問題分析[J].中國市場,1(21):25–26+.

[5]劉運佳.基于新會計制度的高校全過程預算績效管理探索[J].質量與市場,1(12):1–3+7.

作者:林國華 單位:福建省建甌職業中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