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信息技術與財務會計專業的融合

時間:2022-09-08 03:41:38

導語:淺析信息技術與財務會計專業的融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淺析信息技術與財務會計專業的融合

摘要: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輔工具,被廣泛應用于職業教育中,并對職業院校專業教學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對此,財務會計專業也要緊跟時代步伐,將信息技術與專業教學進行深度融合,發揮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作用與優勢,進而實現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信息技術與財務會計專業的教學融合作了分析,以期能夠為廣大財務會計教育者提供一些新的借鑒。

關鍵詞:職業教育;財務會計專業;信息技術;教學融合

財務會計專業教學作為職業教育的重要內容,有著較強的抽象性特征,長期以來都是一個教育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填充式的教學方式,極大程度地消減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限制了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新時期,專業教師應當將學生的實際以及發展需求當作教學的切入點,推動財務會計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以此來強化學生的專業認知,進而為其學習效率的提高以及取得高層次的發展奠基。

一、信息技術與財務會計專業的融合意義

第一,職業教育應當致力打造信息化、現代化的專業教學框架,將現代信息技術和專業教學進行聯系融合,促使學生的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得到充分有效地提升。由此可見,推動財務會計和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是職業教育現代化教學的大勢所趨,對于專業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第二,財務會計專業教學與信息技術的聯系融合,為課堂注入更多趣味性、科技性元素,擴展學生的專業和文化視野,實現其知識面的擴充,激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在真正意義上將他們推至教學主位,進而促使其更加健康和全面發展。第三,信息化手段的教學滲透,能夠讓專業教師汲取更多先進的教學經驗和手段,促使教師能夠更加嚴謹化、全面化以及科學化地進行授課。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更多自主探究以及學習的契機,消減班級學習能力兩極化現象,對于學生就業以及專業綜合能力的提升起到巨大的指引作用。

二、信息技術與財務會計專業的融合策略

(一)加強資源整合。對于財務會計專業教學而言,其有著很強的復雜性以及抽象性特征,教學內容中將時常涉及到相應的案例,這也為學生制造了極大的學習難度。對此,教師應當將信息技術的輔助教學優勢加以發揮,依據網絡和信息技術手段,整合多樣化的教學資源,進而促使學生的學習潛力得到充分有效地激發,讓他們能夠更加熱情地投入到自主學習中來。例如,在講授“所有者權益”知識點時,教師可借助互聯網資源豐富的這一特性,搜集并展示與資本公積、留存收益以及實收資本相關的影像片段。將抽象化的新知識加以具象化展現,讓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得到極強的刺激,促使他們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悟到本章節知識的內涵精髓,推動教學有效性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時,還應當以信息技術為教學依托,將核算業務教學以及財會理論教學進行深度融合,并通過案例引入等方式,讓學生能夠更加便捷地認知到相關知識要點,深化其財會知識認知的同時,促使他們學習的自主性得以良好地調動。(二)重視教學設計。信息化背景下,財務會計專業教師應當加強對教學設計的重視度,借助信息技術手段,豐富專業教學的形式以及內涵。例如,教師可依據章節教學內容,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多媒體文字、圖片、音頻、微課、影像等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專業化授課,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專業教學更具實效性特征。如在講授“利潤”的知識點時,為了讓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提升,深化班級學生的學習認知,教師可在課前,對本節的知識要點進行相應的整合與歸納,并將其制作成微課視頻,從而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然后,教師可將微課引入于課堂之中,指引學生對其進行自主性的觀摩與學習。如此一來,不但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致,同時也能夠讓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良好的培養,促使教學效率得到充分有效地提高。(三)構建學習平臺。財務專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依托校園網以及移動網絡,打造出一個具有移動化、網絡化特征的學習平臺,指引學生對網絡軟件以及網絡資源進行合理運用,促使他們能夠依據自身的學習實情進行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地學習。同時,教師也可借助學習平臺的交互功能,實現對學生針對性和及時性地點撥,從而讓專業教學有效性得到有力的提高。例如,教師依據QQ群、微信群等移動軟件,定期上傳一些與實訓教學、行業發展動態、職業生涯規劃、道德法制教育等相關的教育素材,讓學生能夠依據自身喜好或需求進行靈活性、自由性地學習。期間,學生如若遇到學習難點,可在第一時間反饋給教師,教師則能夠在第一時間通過移動網絡手段對其進行正確的點撥與指引。這樣不但能增進師與生之間的情感,深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得到良好地提升。(四)引入相關軟件。財務專業教學的應用性和實踐性較強,這也要求教師不但要重視理論新知的傳授,更要致力于學生專業實踐以及綜合能力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便利地就業,推動他們向更高層次的發展。如對于那些重復性、計算性較強的知識點,教師可引入相應的軟件資源,以此來簡化學生的計算難度,讓教學效率得到良好地提高。同時,教師也可借助信息技術軟件,革新財務專業教學的作業模式。如教師可運用PPT、音頻、影像等方式來進行預留作業、展示成果和教學評價等活動,豐富專業教學形式的同時,也能讓學生更加精準地把握到財務知識的要點與精髓。此外,教師也將網絡模擬軟件引入到教學中來,創設逼真的會計角色體驗環境,指引學生對各類型的清單、賬單或審核資料等進行信息化地實踐練習,促使其專業實踐能力得到有力地培養,增添他們的會計從業經驗。

三、結束語

總之,財務專業教師應當實現自身教學觀念與方法由舊向新的轉變,將學生的實際以及發展需求當作教學切入點,把信息技術滲入于財務專業教學之中,發揮其輔助教學和促進教學的作用,創設趣味性、實效性兼備的課堂環境,進而為學生專業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在未來取得更高層次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葉遠明.基于“互聯網+”的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8(11).

[2]侯明翰.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信息化的有效融合[J].中國集體經濟.2019(5).

作者:呂邦麗 單位:昭通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