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稅收政策發展論文
時間:2022-07-17 09:27:00
導語:林業稅收政策發展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在許多林業發達國家,林業稅收作為一種經濟手段,在激勵私有林主提高森林經營水平,鼓勵私人對林業投資,促進私有林業持續穩定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與那些具有強制性、直接性的行政手段相比,林業稅收所起的作用更為穩定、有效和持久。
稅收體系健全
在許多林業發達國家,林業稅收被作為調節、鼓勵林業生產的一個重要手段。這些國家根據林業的特點、國家對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擴大林業生產經營規模等的需要,調節林業稅收,刺激私有林業投資和經營活動。私有林主不但不需要比其他職業和階層的人額外承擔一些稅費任務,反而因為所從事產業的特殊性而享有種種稅收優惠。
除法國等少數國家外,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等林業發達國家普遍實行的是以所得稅為主的林業稅收體系,注重考慮橫向公平性與縱向公平性,目標明確。例如,美國國家木材供應主要依靠公司林和小型私有林。其林業稅收政策的目標被確定為:“林地稅收應當公平并且有利于森林保護;林地稅收必須以土地使用狀況和土地生產力為基礎;對林木以及林木采伐的稅收應能對林業生產經營產生激勵作用。”
稅收減免扶持
澳大利亞稅收法規定,對采伐1985年前由非政府部門經營的林地上的天然林所獲得的收入,免征個人所得稅,以鼓勵私有林主對天然林進行更新造林活動。對于從事林業經營的公司和私人在所得稅征收上還有如下特殊優惠:凡用于清理采伐跡地、營林、育林的收入,可免征所得稅;收入中用于購置林業生產必須的易耗資產的、用于改善林木生產條件(如改良土壤等)的、用于林區道路或林間便道建設等方面的部分,可免征所得稅;收入中轉化為木材的就地加工等方面的投資,可免征所得稅;出售的零星可加工木材(如間伐材,因風災等自然因素導致的風折木等)所得的收入,可免征所得稅。
日本對私有林的采伐和加工,年所得收入在3000萬日元以內的,實行免稅。
英國從1992年起,商業用材林的立木不算收入,所以不交納所得稅。如果木材尚未出售,林主死亡,其稅款債務將予以免除。
法國對私人再造林和更新造林,在30年內免交土地稅。經營林業的所得稅,依據樹種的不同的年限,可減半征收。但林主如果把林地轉作他用,則須向國家繳納一定的稅費,其目的是為了鼓勵發展林業,防止森林面積減少。
芬蘭林業稅收有兩種:一是所得稅,一是資產稅。對于私有林主的所得稅,下列情況可以免稅:退耕還林者免稅25~35年;采伐后立即更新且幼林生長良好并保證成林者,可以免稅10~25年;此規定也適用于荒地造林或低產林的重新改造;沼澤地排水后重新造林,可以免稅15~25年,造林投資由林主和國家共同承擔;森林遭到非人為因素破壞時可享受15年內的免稅待遇。
優惠稅率鼓勵
澳大利亞通過對造林公司股票持有者的股息收入的優惠稅率,提高居民購買造林公司股票的積極性,以吸引社會對林業的投資。
加拿大所得稅的稅率依林業經濟實體的經營活動類型而實行不同的稅率,鼓勵私有林主積極參與林業經營,促進私有林業的發展。
美國稅法規定在森林施業中,采伐道路的全部或部分被當作可取得減稅或優惠稅率的投資,采運設備在通常情況下,也可以取得這種優惠。稅法還規定,對采伐跡地如果3年之內達不到規定的更新造林數量和質量要求,政府將以較高的稅率征稅。
澳大利亞對于林業公司或私人的非林業收入實行優惠稅率。德國對林業只征收增值稅、地皮稅,林業的增值稅為5%,遠低于其他行業;在發生災害大量采伐時,可依法降低所得稅率。
稅基構成優惠
在澳大利亞,從事林業活動的納稅人被視為初級生產者,因此,造林和造林地維護的成本可以從當年的收入中扣除。“可分期抵減條款”中允許林業生產者將營林生產中發生的成本在當期收入中抵減,或在未來幾年內的收入中分攤。
新西蘭為了鼓勵造林,對公司、企業的造林費用,均可在稅前由成本列支,等于減少了造林企業的納稅額。
挪威森林信托基金在私有林業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林主出售木材時即將銷售所得的5%~25%的收入存入基金。存入的基金免交所得稅,林主可以從基金中提款用于營林作業。但如果林主從基金中提款用于其他用途時,就必須納稅。
稅制規范合理
國外林業發達國家的稅法比較健全,執法嚴格,可操作性強,避免了多稅并列,重復收稅。許多對林業的扶持、優惠并不單純地由國家通過財政預算給林業撥款,而是要制定出一整套稅收體系、立法及相應的實施措施,以調動林業經營者的積極性,從根本上保護森林資源。
例如在日本,林業各稅種的征收都有詳細的稅法加以規定,稅權明確,操作規范,并有健全的執法和司法機構。這就嚴格杜絕了政府公共部門稅費收取的隨意性和濫用的可能性。美國林業稅制規范,并且在林業稅收的管理、控制方面都要通過地方政府會議或社區的選民投票決定,以確保林業稅收政策的實施。另外,許多國家例如美國等還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強稅收政策作用的有效性,包括提供良好的稅收信息服務、人員培訓服務等。
- 上一篇:城建公司科學發展觀調研報告
- 下一篇:建設局科學發展觀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