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油菜溝播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時間:2022-08-03 10:03:00

導語:冬油菜溝播栽培技術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冬油菜溝播栽培技術管理論文

論文關鍵詞:甘雜1號;溝

論文摘要:從輪作倒茬、整地施肥、適期播種、合理密植、田間管理、適期收獲等方面介紹了甘雜1號冬油菜溝播栽培技術。

油菜是莊浪縣的主要油料作物,常年播種面積在

1200hm2左右,占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的30%,是本縣農民群眾食用油的重要來源。但由于耕作粗放和品種更新速度滯后,致使全縣油菜產量低,品質不高,油菜生產的綜合效益低下。為了進一步提高油菜產量和品質,莊浪縣農技中心自2004年開始,引進甘雜1號冬油菜品種,經過幾年的試驗、示范和推廣,初步總結出一套甘雜1號冬油菜溝播栽培技術。現介紹如下:

1品種特性

甘雜1號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育的低芥酸甘藍型雜交油菜品種。甘雜1號屬冬性品種,生育期280~300d。冬前幼苗匍匐,葉色深綠,苗期生長勢強,整齊度高。春季抽苔開花遲,花期集中,灌漿快。平均株高160cm,單株有效分枝10個以上,有效角果250個以上,角粒數25粒,千粒重3.50g,芥酸含量0.80%,含油率41.60%,屬水旱地兩用品種,該品種突出特點是高產、耐病、抗倒伏。

2輪作倒茬

冬油菜不宜連作,連作易導致病蟲害嚴重發生,也不宜與十字花科作物輪作,以免因具有共同的病蟲害而降低產量,造成減產。因此要盡量選擇川水、避風向陽或田面向南傾斜的地塊播種,油菜的前茬以夏閑地、豆茬為好,其次是馬鈴薯、玉米茬,油菜茬口本身較好,不但茬口較肥,而且由于根系能分泌有機酸,溶解土壤中的礦物磷,以提高土壤肥力,故為多種作物的良好前茬。

3整地施肥

冬油菜適應性較強,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土層深厚,砂黏適中,肥沃疏松的土壤為好。由于油菜種子小,幼苗頂土能力弱,而且發芽需較多的水分,所以,不論什么土壤,重要的是精耕細作,通過耕、耙、壓、耱等整地措施,達到土壤深、松、細、平的要求。即深耕20~30cm,使耕作層疏松,具有良好的透氣性和保水保肥性能。隨耕隨耱,以后每遇大雨后再耱平,以便蓄水保墑,耕后遇雨板結時,可鎮壓或耙耱1次,以打破板結和保墑,為出苗和幼苗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條件,因甘雜1號油菜枝葉繁茂,營養體大,是一種需肥多,生長期長,生長迅速,需肥集中,耐肥性強的品種,應施足底肥,施農家肥30000~45000kg/hm2,過磷酸鈣750kg/hm2,尿素150kg/hm2,硼肥7.50~15kg/hm2。

4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掌握好油菜的適宜播期,對油菜的增產增收十分重要。冬油菜由于冬前需要一段溫暖時期培育壯苗,以利越冬,若播種過早,溫度高,易旺長,甚至冬前抽苔,抗寒力減弱,不利安全越冬,同時還感染病毒病和受白菜蠅為害。播種過遲,溫度低,不發苗,營養生長不良,苗弱,抗寒性差,冬季死苗嚴重。所以,我縣甘雜1號油菜最適宜的播種期是八月中旬。

播前要進行選種并曬種2~3d,使種子凈度達到98%,發芽率達到95%以上,采用開溝點種,壟溝寬40cm,溝深10cm,播種深度4cm,畝播量為100~150g,水田穴距為20cm,每穴點籽3~5粒,留苗12萬株/hm2,旱地穴距為15cm,留苗16.50萬株/hm2。

5加強管理,適期收獲

5.1間苗定苗及時間苗,定苗是保證全苗壯苗的重要環節,只有及時間苗、定苗,保證單株有足夠的營養面積,并結合間稠補稀,才能達到苗全苗壯,在兩片真葉展開時第1次間苗,3~4片真葉時進行第2次間苗,并結合補苗進行定苗。如地下害蟲危害嚴重的田塊應適當推遲定苗,本著留壯苗,間病蟲苗,間小苗,留大苗,間密苗,留勻苗,間雜苗,保純苗的原則進行。

5.2中耕培土中耕能松土保墑,滅草增溫,促進根系發育,結合間苗,定苗淺鋤,促根保壯苗;11月上中旬中耕1次,結合中耕培土至苗頂,保溫保墑,防凍防旱,有利于安全越冬。生育期一般中耕2~3次。

5.3水肥管理有灌水條件的區域應適期灌水,冬油菜喜水怕漬,耐肥,對磷肥反映敏感,苗期需要濕潤的環境,土壤水分以田間最大持水量為70%~80%為宜。現蕾開花后需水增多,應進行灌溉。一般現蕾期、始花期、盛花期、終花期各灌水1次,其中以盛花期最為重要。有灌溉條件的視土壤墑情進行冬灌,旱地主要通過中耕、加覆地膜做好保墑工作。油菜苗期需肥較多,可視苗情開溝追施尿素75kg/hm2和過磷酸鈣300kg//hm2以利壯苗。油菜現蕾后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都比較旺盛,是分枝、花蕾、角果發育的主要階段,也是追肥的關鍵時期,一般開溝追施尿素150kg/hm2,過磷酸鈣375kg/hm2,在揚花期葉噴磷酸二氫鉀0.30%,0.20%的硼酸溶液2~3次。

5.4病蟲防治我縣常見的油菜病蟲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菜根蠅、菜青蟲、黃條跳甲、油菜象甲和蚜蟲,紅蜘蛛等。防治方法應采取合理輪作、深耕滅草、適期播種等農業防治為主,輔之以化學防治。霜霉病發生時用70%代森錳鋅800倍液和64%的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白粉病發生時用50%的粉霉凈可濕性粉劑750倍液,12.50%烯唑醇乳油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菜根蠅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2000倍液噴霧防治,把菜根蠅消滅在產卵之前;菜青蟲、黃條跳甲、油菜象甲、蚜蟲、紅蜘蛛危害時用8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10%吡蟲啉乳油1500倍液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20%高氯氰菊酯1000倍液,1.80%阿維菌素6000倍液噴霧防治。

6適期收獲

一般當植株大部分葉片開始干枯脫落,全田70%~80%角果淡黃色時收獲為宜,趁陰天或清晨露水未干時突擊搶收,隨收隨運,收獲后在場上堆放3~5d進行后熟,然后攤曬脫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