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大學外語實踐教學體系研究
時間:2022-12-12 04:37:18
導語:林業大學外語實踐教學體系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外語實踐教學體系框架構建
奚潔人(2007):所謂創新型人才,就是那些具有開拓創新精神,能創造新形式,為社會發展做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才。查找國外的文獻,我們暫時還沒有找到完全與“創新人才”或者“創造性人才”完全對應的概念。但存在一些相似的概念,如creativemind、creativeman、criticalthinking等,國外對于創新型人才的研究主要是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研究詞匯創造性思維和創造性人格的特點。海外創新人才的理解比中國更廣泛。從外國大學的培養目標,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們大多強調培養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同時強調人格的全面發展。世界主要發達國家一直高度重視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郭廣生(2011)指出:創新人才培養的核心是對于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本質特征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過程;關鍵是培養目標的多樣化。張大良、呂浩雪(2003)認為:建立現代教育觀念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核心;打好基礎,拓寬知識是培養創新人才的基石;濃厚的學術氛圍是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必要條件;科學的管理機制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保證。創新人才的培養以改革突破為重點,轉變觀念難度較大。因此,一個科學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必須貫穿于教學和實踐各個環節的創新人才培養理念和目標。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三個方面:(1)實踐教學的目標;(2)實踐教學內容;(3)實踐教學保障、管理和考核評估。三者有效連接、互聯互通、形成完整體系。要實現創新人才的培養的目標,必須在實踐教學的目標、內容和保障管理和考核評價等諸多方面貫穿創新人才培養的理念。
2確立基于創新人才培養的大學英語實踐教學目標
郭廣生(2011)指出培養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創新人才的關鍵在于培養目標的多樣化。依據“厚基礎、寬口徑、能力強、質量高”培養創新人才的目標,參照《綱要》對高等教育提出的教育質量、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等各項關鍵指標的要求。著眼社會對創新人才的英語能力要求,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確立了“視野國際化,培養立體化,能力多元化”的“三化”教學理念。用國際多維實驗教學理念指導英語實踐教學;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傳統課堂與網絡課堂”,“校內實踐與校外實踐”相結合,采用立體化訓練方式,突出教育人的做法;培養學生的基本語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研究創新能力等多元能力。通過各種語言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細分確立了大學英語實踐教學的目標如下:2.1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基本英語語言技能。在“課堂教學+網絡自主學習”在這一模式下,我們實際開展了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加強學生的語言基礎,提高他們的語言技能。張大良、呂浩雪(2003)認為: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廣博的知識儲備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基石。缺少了這個“基石”,所謂的創新人才培養就是空談,毫無意義。因此必須重視學生語言基礎的提高,在這個環節中要求教師開設多樣的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創新的自覺性,為語言能力提高打下堅實基礎。2.2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除了加強學生的基本能力培養之外,根據各個年級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差異化需求,定期、有針對性地開展課內外活動。在活動中融合學術性、信息性和趣味性,讓學生愿意參加活動。在活動中發揮專長,激發興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使用創新思維的英語語言能力。針對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等不同級別,分層次地對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和訓練,滿足學生不同類型的需求,對于學生也是“因材施教”和分類指導。2.3通過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充分利用實驗室新進的設備,不斷吸收先進的教學理論,結合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和社會的需求,針對我校“一校多綱”培養特色,模擬各種主題情景,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協作、角色扮演、競賽競爭等形式的外語主題活動,如聯合國大會、中外記者新聞會、商務英語談判和學術研討等,主要是應用型高技能和交際能力的課程訓練,鍛煉學生綜合語言能力和語言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參與社會服務、設立翻譯工作坊、承接翻譯業務,提高學生實際翻譯水平。鼓勵學生參與國內外外語實習基地的各類實踐活動,在完全真實語言環境中得到鍛煉,通過各類志愿服務全面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造能力。
3完善以創新人才培養為核心的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內容
3.1堅持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有機結合。大學英語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大學英語實踐教學是學生實踐的第一戰場。課堂內容和教學重點應結合實踐,面向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針對相關專業學生對英語語言水平和運用能力的不同需求,安排相應的英語實踐教學內容。大學英語實踐應建立多層次、多模塊、多元化的實踐操作單元。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從分項訓練到綜合應用,采用“大學英語+ESP(專門用途英語)+專業英語”的模式,該模式旨在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考慮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需求,科學設計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內容。課外學習和實踐的第二戰場同樣不可忽視。新進的網絡促進了兩者的相互融合,網絡自主學習加上課堂教學的模式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和重要的途徑。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合理安排學生的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學習和自覺實踐,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和語言創新能力。3.2堅持英語第二課堂與個性化實踐的有機結合。結合我們學校的林業特色和學生特點,利用課外活動和第二課堂,我們開展了各種學生活動。“絢外之音-外文歌曲大賽”“元旦圣誕派對”“英語文化節”“英語演講比賽”“外國生態文學作品朗誦會”“模擬聯合國”“口譯大賽”等等。通過各種活動,來自不同專業和不同層次的學生有機會參加活動。此外,我們每年都會組織學生參加“外研社杯”英語寫作比賽,演講比賽和辯論比賽等系列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跟全國的大學生同臺競技,更好地審視自己、學會思考。尤其是“英語辯論賽”,對于鍛煉學生的思維、啟迪學生的智慧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3.3堅持校內校和校外實踐的有機結合。學校堅持校內外教育資源的同步整合與協同創新。英語“工具性”屬性決定了它的實踐性很強,只有在課堂內外,學校內外充分使用語言,才能真正體現其實用性。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通過積極整合校園內外的資源,全面革新大學英語理論教學方法,促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學校可以安排學生參加外國留學生的接待工作、旅行安排,參與廣播劇的制作和英文字幕的翻譯,讓學生可以在真實的語言環境中使用他們所掌握的基本理論知識。校外實踐還包括,在老師的指導下,擔任商務洽談會和學術研討會的志愿者;建立工作坊并開展各種翻譯服務。我們的聯合國志愿服務計劃得到了有關聯合國組織的高度認可。志愿者高水平地完成了奧運會、青奧會和亞洲青年志愿服務活動。同時,我校還在外企和21世紀報等媒體以及博物館、旅游景區建立實習基地;在小學和中學建立英語實踐教學基地,進行支教等活動。這些活動充分利用校內校外的資源,幫助學生理解課內所學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為提高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平臺。
4建立以人才創新為基礎的大學英語實踐教學保障機制
通過以上分析,大學英語實踐教學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就必須保證其運轉的常規化和規范化。通過建立教學組織、管理、評估等機制,促進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的實踐教學活動有機整合。4.1外語實踐教學組織。外語實踐教學涉及人多、輻射面廣。因此,為確保學校領導的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學院設立了專門的領導結構。領導小組制定指導思想、指導內容,并且組織和協調各種活動的開展,構建外語實踐教學體系。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外語學院的第二課堂和教改項目組,根據學校的要求并結合學生的實際,統籌策劃全年的實踐教學活動,制定科學高效的實施方案。以項目招標的形式,確定每個活動項目的負責人,并組建項目團隊,以便組織規劃所有的外語實踐活動,工作人員負責正常運作。為了確保活動的廣度,外語實踐教學活動以各種形式進行,以便每班學生都有機會找到合適的活動。例如,比賽采取“地面賽場和網絡賽場”的形式,地面賽場(如演講比賽、辯論比賽、英式風格的節目等)的形式和線上平臺的比賽(如翻譯比賽、寫作比賽等)。其次,外語實踐教學活動分為三個層次:學校、大學和課堂。對于口譯、演講和辯論等活動,學院初選,推薦學生參加學校比賽,學校選拔獲勝者將參加省級和國家級比賽。外文歌曲比賽、朗誦(背誦)比賽、課程設計匯報等首先在課堂和年級進行,然后在學校的期末考試中進行。通過這種方式,形成了一系列有層次、分步驟、多維度的實踐活動。4.2外語實踐教學管理。為了充分調動廣大師生參與實踐活動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校出臺了相關政策進行鼓勵和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教學活動會有相應的素質拓展學分獎勵,教師在實踐教學和第二課堂教學也有相應的工作量補貼。對于參加活動積極并取得好成績的學生(如省級、國家級競賽獎)會有更高的學分和期末總成績加分的獎勵。因為在大學英語實踐教學改革過程中,老師們付出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學校和學院要承認老師的工作量。教師指導學生獲得省級以上獎項,應給予相應的工作量津貼和物質獎勵。為了更好地促進師生對創新實踐教學的投入,建議學校在實踐教學中增加對優秀學生的獎勵力度。教師在獎勵評優、職稱晉升等方面的傾斜4.3外語實踐教學評價。教學評估是外語實踐教學體系的重要有機組成部分,是實踐教學改革能否順利實施的有力保證。我校堅持“以實踐過程為核心,以量化考核(參與實踐活動的次數)為基礎,以提高實踐能力為最高標準”這一評估原則,采用形成性評估與終結性評估相結合的綜合評估體系。制定了《南京林業大學本科生外語實踐教學活動認定辦法》,使用“獲獎減免學分”的方法鼓勵學生更多參與實踐活動。學生只需要填寫申請表和遞交相關佐證材料,經教務處與外國語學院審核、批準后,就可以減免和沖抵學分,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5結語
通過長期的探索、實踐和改革,我校在建設外語實踐教學體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的整體外語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各級、各類英語競賽中,學生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學生的社會實踐和單位實習以及志愿服務得到了社會各方的高度評價。實踐證明:建立科學、規范、系統的大學英語教學體系是創新人才培養的的有力保證。豐富多元的實踐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只有確保大學英語實踐教學體系能夠滿足學生和社會的需要,大學英語教學才能真正滿足社會對于創新人才的需要,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才能得到根本的提高。
作者:楊喜剛 單位:南京林業大學外國語學院
- 上一篇:林業規劃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
- 下一篇:城市河道景觀園林設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