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金融改革助推農業發展研究
時間:2022-05-31 02:26:21
導語:林業金融改革助推農業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青田縣是浙江的油茶大縣,有著悠久的油茶生產歷史和良好的生態、立地條件,素有“浙南油庫”之美譽。近年來,青田縣在省、市林業局的科學指導下,在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林業工作精神,以深化林業綜合改革為總抓手,林地流轉、林權抵押貸款、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等創新措施多管齊下,為林業產業特別是油茶產業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土地、資金等要素保障,助推油茶產業大發展。截至目前,全縣油茶林總面積達30.01萬畝,其中新造林面積8.6萬畝,集中連片500畝以上的基地有32個、1000畝以上的基地有13個。2018年全縣林業總產值50.38億元,比上年增長12.92%,其中油茶產業產值5.44億元,為“美麗青田、幸福僑鄉”建設做出了貢獻。
林業金融改革為油茶產業發展開辟資金渠道
青田以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盤活村集體經濟,2018年結合青田縣實施消除集體經濟薄弱村三年行動計劃的工作,在全縣200個經濟薄弱村推進了以村集體的公益林補償收益質押貸款工作,共獲貸款2000多萬元,用于油茶產業發展和項目建設,持續獲得財產性收入,為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培育新的增長點。積極推行林權抵押貸款,近5年來,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6241戶,放貸金額達15.5億元,引導林農發展油茶。加強政、銀、企合作,引導銀行采取直接抵押貸款、聯合擔保貸款等多種形式投放油茶產業貸款業務,聯合青田農商銀行推出山茶油專項貸款,針對油茶種植環節資金缺口,按照基準利率辦理貸款,用于發展油茶產業。截至目前,全縣山茶油專項貸款余額9500余萬元,有效緩解經營者在油茶投產前5年的投資壓力。
林地流轉助推油茶基地大發展
青田出臺專項土地流轉政策,對流轉林地連片面積達50畝和200畝以上的,分別給予流入方補助50元/畝和100元/畝。通過政策引導,鼓勵各種市場主體通過承包、租賃、轉讓、股份合作經營等形式參與油茶林基地建設,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積極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在實踐中探索出“林地入股”“土地分紅”以及兩種方式相結合的模式,并在全縣推廣應用,既消除了林農失地的擔憂,又解決了經營者無地開發的難題和后顧之憂。船寮鎮石蓋口村聯眾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以“林地入股”成功流轉開發油茶基地5000余畝;章村鄉黃山頭村以“土地分紅”形式,流轉1000多畝老油茶林,進行統一開發。青田還加大林地流轉辦證力度。
截至目前,已登記備案林地流轉233宗,流轉面積6.69萬畝;辦理林地經營權流轉證36本,流轉面積達1.36萬畝。通過林地流轉政策,青田有效盤活閑置林地資源,促進油茶基地規模化大發展,近幾年累計新造油茶林8.6萬畝,累計撫育油茶低產林10萬畝。新型林業經營主體為油茶產業發展添活力通過精準招商,聚焦青田30萬畝油茶、10萬畝毛竹產業和森林旅游的發展,積極運用“華僑要素回歸”“青商回歸”等商業投資平臺,吸引在外華僑、青商回鄉投資油茶產業,引導促進其回歸從事林業產業。據不完全統計,青田共吸引華僑、青商資本1.5億多元,建成油茶基地25處。創新模式,大力培育林業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森林人家、專業大戶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探索總結出了“土地入股+保底+分紅”“土地入股+銷售分紅”“龍頭企業+專業大戶+農戶”等新型經營主體模式。截至目前,全縣新型林業經營主體有230多家,其中林業龍頭企業2家、市級示范社2家。通過社會化服務,引導經營主體成立縣油茶產業農合聯和油茶產業協會,形成了一套“產業農合聯(產業協會)+基地+農戶”“發展中心+基層林科站+農戶”的工作機制,為油茶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
改革管理機制保障油茶產業健康發展
單獨設立縣級油茶產業發展中心和縣油茶科學研究所,成立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主導油茶加工、銷售,從機構上保障油茶產業發展。在局機關推行“大科室制”改革,提高工作效率,整合工作力量和資源,按照科室業務相近、工作季節性特點等原則,將職能相近的科室整合設置,實現“瘦身強體”,增加干事活力。以項目管理改革促進林業項目規范化運行,制定完善全局工作規則、財務管理、林業項目資金管理等一系列制度,保障產業健康發展。
油茶林旅融合促進三產融合發展
打造油茶特色小鎮(村),深度挖掘油茶歷史故事、產業文化,講好油茶故事,提升油茶文化。積極打造章村油茶特色小鎮,發展培育油茶產業特色村,形成有效的產業輻射帶動作用。因地制宜推動林旅融合發展,充分利用油茶文化元素和油茶林自然景觀,打造青田首家油茶文化主題民宿,并通過舉辦油茶采摘壓榨節等活動,展示傳統油茶壓榨技藝,推廣油茶文化,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浙南油庫”的魅力。建設大尖山油茶林休閑旅游觀光和森林康養項目,打造以油茶為主題的旅“油”觀光帶,將綠水青山真正轉變為使老百姓富裕的金山銀山。加強營銷宣傳,提高品牌知名度,通過組織參加各地農博會、展銷會,注冊區域公共品牌“青田山茶油”,不斷增強青田油茶品牌附加值。基本建成“品種良種化、基地規模化、加工現代化、產品品牌化、銷售多元化”全產業鏈高度整合的油茶產業發展格局。同時,深入挖掘地方油茶文化,增強青田油茶市場知名度。如青田縣章村鄉建立了全省第一處以油茶文化為主題的油茶博物館,青田縣的“傳統油茶加工技藝”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些文化元素提升了青田縣油茶產品的美譽度。
“最多跑一次”改革服務林業產業大發展
推進林業“最多跑一次”事項標準化、全覆蓋,按照省“領跑者”的高標準要求,進一步梳理林業系統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事事項和辦事指南,實現事項清單、流程再造、辦事指南、動態調整四個標準化,減少業主審批程序,提高服務效率。持續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依托政務服務網、12345熱線等平臺進行資料共享和傳送,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模式,實現集成高效審批。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方便群眾,2017年以來,先后在32個鄉鎮(街道)設立代辦中心,將林木采伐等29項行政審批服務事項下放到鄉鎮一級。
大部分事項辦理時間都已縮短至1天,較之前提速近90%。通過代辦中心直接辦理或者上報,群眾不用縣、鄉、村“折返跑”。審批事項提速增效,讓林農得了實惠,提振了發展油茶產業信心,助推“浙南油庫”振興行動實施。接下來,青田將堅持全面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挖掘綠水青山所蘊藏的生態價值,讓“浙南油庫”提供更多的綠色生態產品。喜獲豐收
作者:青田林業局
- 上一篇:塑料蓋板熱流道注塑模具設計分析
- 下一篇:林業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