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林業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分析
時間:2022-07-03 04:51:47
導語:鄉鎮林業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新時期,隨著營林規劃工作的有效開展,大大提高了林業建設水平,為了進一步做好鄉鎮林業規劃設計工作,要重視結合有效的造林技術,不斷科學的進行林業規劃,從而保證林業建設效率,進一步提高人們生活質量。
【關鍵詞】鄉鎮林業;規劃設計;造林技術
科學的進行林業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分析是必要的,也是新時期鄉鎮林業發展的必要途徑,為了有效的進行實踐研究,工作人員應該不斷探索更加完善的規劃對策,從而才能利于各項營林工作有效開展,希望通過本文的進一步闡述,能夠進一步提高鄉鎮林業可持續發展水平,具體分析如下。
1林業規劃設計
1.1合理確定造林位置。就目前我國鄉鎮區域的實際情況來看,任何的林業設計以及造林技術的使用,首要任務是合理確定契合的造林位置,從而積極有效地推動當地生態建設,同時造林的效率以及經濟價值,也很大程度上經由位置決定。通常情況下,要注重如下問題展開造林:首先,位置必須契合大規模、大范圍種植的需求,從而全面保證森林資源的效益,切實發揮自身改善環境的效益。在位置的選擇上要盡量避免直接與居民區相對應,避免直接的影響或沖擊。此外,位置的選擇過程之中,要保證與研究目標有一定的距離,為后續實地考察提供良好的依據,展開更有針對性地研究和分析,為后續的植樹造林工作打下基礎。1.2科學選擇造林品種。在找尋到合適的造林位置后,需要將科學化找尋植樹品種作為第一要義,從而全面提升樹種的質量,保證造林事業的完善。各個區域在種植過程之中,要切實利用好本土已有的樹種優勢,搭配其他的優良樹種。在選擇的過程中,要充分參考當地空氣、溫度、濕度及其他的要素,選擇契合度最高的樹種。此外,在選擇完畢良好的樹種以后,還要搭配更有針對性的種植方法,從根本上保證種植的效益,為后續的持續施工夯實基礎。
2林業造林技術的相關策略
2.1樹種多樣化所謂的多元化指的是,在樹種的品種選擇上,不能只一單一化的樹種進行種植,穿插不同的樹種展開種植,能夠進一步提升森林的經濟效益。要充分分析當地的種植條件,包括土壤的微生物、動物以及其他植物水平,保證樹種生長發育所需要的養分、水分。并且在多元化種植的過程之中,要盡量穿插種植而非區域性地劃分種植,促進樹種多元化的同時,幫助整個生態系統達到多元化的目的,從根本上改善環境質量。2.2樹種本土化。作為一個地域遼闊且生態氣候不一致的國家,在進行樹種的選擇過程之中還要遵循樹種本土化的目的,以山區地區為例,其四季的溫度相對較為平均,日照的時間相對較長且晝夜溫差差異明顯。所以,在對山區地區的樹種選擇上,要盡量選擇喜陽且能夠適宜溫差的樹種,從而保證其生長的效率和質量。由于本土化樹種常年來一直穩定在當地生長發育,所以有良好的環境適應性,能夠更好驅動適應本土環境,并且高度契合自身的需求,有良好的適應能力。2.3樹種適地化。所謂的樹種適地化的過程,即為在整個造林活動中,要切實以因地制宜作為根本原則,選擇與當期實際情況更為契合的樹種展開種植。尤其是對整個林業規劃而言,應當選擇適應性更強的土地。確保樹種生長過程中有效避免各類潛在的隱患,達到最佳的種植效果與目的。同時,在種植樹種的過程中,要綜合考慮各種生態條件,其中主要包括污染情況、日照角度、日照時間、氣候情況以及土壤特性等,進而合理選擇樹種。同時,對于一些高經濟價值、高觀賞價值的國外樹種,不能盲目引進,如果與當地的實際情況或環境不符,可能會出現災害能力差、生長發育不良的情況,進而對造林質量和效率帶來影響。另外,在選擇樹種的過程中,要遵循本土為主、引進為輔的政策,實現樹種以及其他植物種類的合理搭配,為構建可持續鄉鎮林業提供保障。2.4提高樹木的抗蟲害能力。從以往的實際經驗來看,往往由于病蟲害問題而引發的樹種問題,使得樹種的生命周期都相對較短,因此相關工作人員要充分做好如下措施,用以應對潛在的病蟲威脅:首先,應當選擇抗病能力、抗蟲能力相對較強的樹種,并在播種前做好嚴格的檢查。其次,保持良好的種植密度,避免各個樹種之間的間距過小。再次,要穿插不同的樹種進行種植,從而保證某一種病害無法在所有的樹木之間傳染,獲得最佳的防蟲效果。
3鄉鎮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建議
3.1完善鄉鎮林業管理體系。當前,我國絕大多數的鄉鎮區域在林業管理體系的建設上,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與問題,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在合理的體系約束下,相關職能人員的工作效益能夠被完全發揮。同時能夠就鄉鎮林業工作的每一個環節,做好相應的監督以及制約工作,切實提升廣大鄉鎮林業工作的效率。所以,為了保證鄉鎮林業工作的可持續化發展,首要任務即為根據目前已有的情況,展開更有針對性地建設以及森林管理體系建設,做好良好的鋪墊。3.2堅決執行退耕還林政策。在我國建國初期,由于農業用地嚴重缺失,因此不乏大規模的砍伐樹木,用以擴張耕地面積的現象,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而在森林造林計劃的過程之中,鄉鎮必須做到退耕還林,將云本屬于樹種的區域還給樹種。要出臺嚴格的規章制度,用以禁止濫砍濫伐的現象發生,從而促進林業相關工作,能夠以可持續化的姿態發展,同時要利用好民眾監督的工作,幫助更好建設良好的林區資源,避免違法亂紀的現象發生。
4結束語
總之,通過以上有效的實踐研究,有效總結了林業規劃與造林技術應用對策,作為相關工作人員,要加強認識,要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從而才能為林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希望以上有效研究能夠不斷推動鄉鎮林業建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浩.鄉鎮林業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的有機融合探析[J].農家參謀,2018(22):93.
[2]徐慧梅.鄉鎮林業發展規劃設計及造林技術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8(11):99.
[3]張桂賢,劉榮榮.探討鄉鎮林業規劃設計與造林技術策略[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8,29(8):49.
[4]張偉民.平和縣鄉鎮林業造林規劃設計和造林技術解析[J].綠色科技,2017(13):124.(
作者:盧祖華 單位:廣東省韶關市翁源縣林業局
- 上一篇:林業造林方法與營林生產措施
- 下一篇:林業種苗管理及改進措施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