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種苗產業化思考

時間:2022-05-02 11:13:00

導語:林木種苗產業化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木種苗產業化思考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林業生態和城鎮綠化建設步伐進一步加快,這就要求林業種苗生產必須有充足的儲備,不僅要滿足數量要求,更要提供品種多樣、品質優良的種苗。因此,要做好林業生態工程建設,必須首先保證種苗生產這一關。

一、林木種茼產業化存在的問題

1、結構性過剩。社會化苗木生產隨意性大,一般樹種、易于繁殖的樹種風險小,培育面積多,產量過大;而科技含量較高、周期性長的樹種風險大,生產者不愿培育,產量小。

2、供求失衡。一般品種供大于求,而名、優、新品種供不應求;小苗生產過剩,城鎮綠化大規格苗木緊缺,成為當前種苗生產的突出矛盾。

3、種苗生產不規范服務體系不健全,質量監督不到位,信息管理滯后。無證生產經營,不按《育苗技術規程》操作,隨意命名,假種苗、劣質種苗干擾苗木市場,虛假宣傳苗木特性等現象時有發生。行業機構不健全,缺乏有效的自我約束機制。

4、苗木檢疫相對滯后林業種苗社會化生產涉及面廣,跨地區生產、調劑種苗已成為新時期種苗生產的一大特點。當前雖然加大了森林植物檢疫力度,但檢疫制度還不健全,證書貨物脫節、無證運輸等現象時有發生。

二、林木種茼產業化對策

1、建立苗木生產信息平臺科學規劃苗木生產,當地林業生產長遠規劃、當前綠化工程項目范圍、總任務等信息,通過宏觀調控和信息引導,保持苗木生產供需總量的基本平衡和品種對路,避免苗木產量大起大落,造成經濟損失和苗木資源的浪費。

2、發揮國有苗圃和私有骨干苗圃的典型作用林業工程建設部門要積極參與制定科學規劃,超前發展苗木生產,努力生產品種對路的良種壯苗,建立具有長、短期供應良種壯苗的生產基地,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3、加強科技支撐,注重先進成果的引進

(1)根據當地林業工程建設特點,引進、改良和培育適應當地惡劣自然條件的抗逆性樹種、草種和綠化美化樹種及花卉等。

(2)在園林綠化苗木培育中,采用果樹整形技術措施,提高苗木綠化美化品味,增加苗木附加值。

4、加大容器育苗規模容器育苗既可實現苗木高產優質,又可延長造林季節,提高造林成活率,是集約化培育苗木的重要組成部分。

5、發展鄉土樹種與引種優良樹種相結合鄉土樹種具有適應性強的特點,且造林成活率高、資源豐富、技術成熟、培育成本較低。優良的外來樹種雖然經濟、社會、生態效益較高,但在引種時必須按程序進行,先試驗后推廣,以防止不良生態災害的發生。

6、加強森林病蟲害檢疫森林病蟲害是不冒煙的森林火災,一旦病蟲害大量傳播,將發生毀滅性災害,所以苗木生產社會化給檢疫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檢疫部門應積極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