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經濟林業的發展策略

時間:2022-10-14 10:23:15

導語:我國經濟林業的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我國經濟林業的發展策略

1引言

林業是國民經濟重要組成部分,是陸地生態系統主體,它主要為國民經濟建設提供服務,在防風固沙、保護環境、保護水土方面有著重要作用。林業可以提供人們生產生活所需的木材等產品,對經濟建設和社會進步具有很大貢獻。我國一直重視林業發展,將發展林業作為發展社會經濟不可或缺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國碎石沙塵暴、PM2.5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國家及全社會開始重視環境治理工作,遵循經濟發展規律,發展綠色經濟成為社會的必然發展趨勢。保護生態環境、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離不開林業的建設發展。

2經濟林業

林業是生態建設主體,林業在生態文明建設中占據重要地位,經濟林業是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轉變人們以往的陳舊思想,克服簡單的木材生產理念,根據市場開辟新生產領域的林業,經濟林業使林業生產具有多樣性、專業性及規模性的特點。經濟林產業化是批量化、規模化的商品生產,實現經濟林產業化,必須構建產品綠色化經營體制。經濟林產業化主要含有前期栽培產業化與后期加工產業化。經濟林產業化能夠構建較為發展的果品產業體系,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林業長期穩定健康的發展,有效提高經濟林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要實現經濟林產業化一定要重視政府的領導作用,構建產業化的建設機制,推廣政策性服務,制定有關林業生產的責任制度,在技術、人力、資源方面構建政策扶持體系。

3目前我國經濟林業發展現狀

3.1經濟林業基礎設施很差

經濟林業基礎設施很差,影響經濟林業發展。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林業的基礎建設工作有了較大進步,但從總體方向看,因為起步較晚、建設速度較慢、原有底子薄,現實狀況和實際需要存有很大差距。例如:林業工作站、木材檢查站及技術推廣站建設的較少,林業科研、森林資源監測都有待完善,林業信息建設都未形成健全的管理體系。運用林業生產的設備技術較落后,很多林業企業生產技術沒有改進,和發達國家技術水平相差較大。這和我國一直使用國外設備有關,我國自主設計和生產的林業生產設備科技含量較低,明顯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

3.2經濟林業的產業結構不科學

經濟林業的產業結構不科學,對我國經濟林業發展具有阻礙性作用。我國絕大多數林業企業的規模都非常小,存在重復建設的問題,這給林業產品的生產成本和經濟效益具有嚴重影響。與此同時,部分城市在森林資源所有制方面存有問題,主要表現為森林資源的所有制結構不合理,開采森林資源的主體多數是國有性企業,國有型企業也是建設城市經濟的主體,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沿海地區和西部地區、內陸地區差距較大,經濟結構發展十分不平衡。多數林業企業還是勞動密集型的企業,林業產品生產制造過程中技術含量較低,導致林業產品生產效率較低,嚴重影響林業經濟發展。

4發展我國經濟林業的一些建議

4.1充分利用科技發展經濟林業

經濟林業發展離不開科學技術,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對經濟林業發展的重要促進作用,運用科技推進經濟林業創新。林業經濟一定要利用科技創新逐漸轉變原有經濟增長方式,而科技創新是我國林業弱項,發展林業經濟并非是簡單的開采森林資源,而是要對木材等林業資源進行深加工,充分發揮林業的寶藏作用,林業中有很多重要資源。林業經濟可以說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強大支持,但這一支持是以創新林業為基基礎的,林業資源的有效開發與應用離不開科學技術,單純的增加砍伐樹木數量只能短時期維持林業的發展,林業經濟需要有更多高附加值產品出現。發展林業經濟必須加強科學技術的創新,利用科技構建林業產品示范園區,進而提升林業發展水平。

4.2不斷優化經濟林業的產業結構

優化林業產業結構對經濟林業長期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我國要推進林業經濟的發展,一定要實行戰略改組方案,不斷擴大林業產業的規模,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進產業,提高林業產品產品科技含量,實現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使木材加工向更深更精方向發展,有效延長林業產業鏈,提升木材使用效率。合理配置林業方面資源,強化布局調整,將技術落后的產品及與產業政策不符的產品逐漸淘汰掉,重視新產品開發和特色產品的推出,加快林業經濟發展步伐。可以根據地區實際情況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或森林生態旅游業等。

5結束語

發展經濟林時,政府部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資金投入力度,政策與資金雙管齊下,利用科學技術開發高附加值林業產品,提高經濟林業產品產量,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大力推力經濟林業向規模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

作者:朱國慶 單位:內蒙古林西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