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措施
時間:2022-02-15 03:07:32
導語:加強林業育苗技術管理的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林業作為一項基礎產業的重要性,水土流失、全球氣候變暖等生態問題的產生,讓人們對林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林業經濟效能的顯現,也讓人們難以忽視其作用,人們正以一個新的視角重新審視林業在現代社會中的作用。
關鍵詞:篩選;選擇規劃;監測;預防
1嚴格控制篩選工序,提高種苗質量
1.1嚴格篩選樹種
對樹種的篩選有2層含義:篩選樹種時,不僅要求樹種外表無瑕疵,而且還應利用先進科學技術檢驗樹種,對樹種進行優勝劣汰,從源頭上解決劣種播種阻礙林業發展的問題。研究樹種的習性,篩選適宜在不同地方種植的不同樹種,比如,為防止澇災對林木產生的負面影響,早在20世紀30~70年代中期,我國的研究者就對林木的抗澇性進行研究,發現山核桃、楊梅等樹種的抗澇性遠遠好于其它樹種,因此,只要了解各個樹種的習性并據此進行篩選,才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到因地制宜,提高樹種的成活率。
1.2加強消毒步驟管理
預防工作不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林業工作者的后顧之憂,而且這種預防工作省時省力。工作人員應在嚴格挑選優質種子之后,對其進行殺菌消毒,比如,用藥水浸泡或者拌種,減少種子自身攜帶的病毒細菌,從種子在生長的過程中減少受病毒侵害的危險,有效降低林木發生病蟲害的幾率。
1.3因時制宜和因地制宜相結合
每種林木都有自己的生長習性,要根據植物的生長習性,同時結合不同地區的氣候、水文、土壤條件等,確定該樹種應該何時何地進行播種,以提高樹種的成活率。
1.4掌握正確的播種方法
不同樹種對于陽光、水分等要求的不同,決定了播種方式(如散播和點播)的不同。根據扎根深度不同等決定了覆土的厚度都有所不同,比如,對于覆土的厚度而言,淺根性喬木生存的最小厚度為60cm;深根性喬木生存的最小厚度為90cm;草坪地植被生存的最小厚度為15cm。針對不同的植物,根據其特點與生長習性進行相應的種植,創造滿足其生存的條件。
2注重苗圃的選擇與規劃
苗圃的選擇不但需要注重苗圃所在位置的土壤條件,而且要選擇地勢較為平坦、交通較為便利,且利于灌溉排水的地點。苗圃也應適當規劃,將土地進行合理地區劃和設計,便于各種不同樹木的分類管理,比如劃定播種生產區,便于對易受災害的幼苗進行重點保護;插條繁殖區,便于林業工作者發展新品種;劃定好苗圃內的道路網;設計好灌溉系統等。
3采用信息技術,加強監控管理
采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及時了解林木生長狀況的信息,對于林木不良生長狀況的反饋可以及時采取措施。信息技術的發展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同時為林木的健康成長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4保持土壤養分輸入,為林木成長助力
土壤中的養分為林木生長提供動力,但是即使是肥沃的土地也有養分消耗不足的情況,這說明土地是否肥沃是先天決定的,但是土地能否可持續發展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后天人們的管理。(1)開辟新的苗圃時需要進行松土,保證土壤不至于因板結而影響根系接觸空氣造成爛根,影響植物從大氣中獲得氮肥。(2)清除土中的殘留雜物,避免雜草等與樹種爭奪養分。(3)合理輪作以保持土壤肥力,使土地得到可持續性發展。(4)注重有機肥料的計量施用,保持和提高有機質平衡。一般來說,農田中的有機質主要來自于有機肥料,根據土壤有機質的消耗合理補充,使土壤中有機質的含量保持在一個相對適宜的水平。(5)改變劣質土壤性質。通過增施石灰等方法改變土壤的酸性,加入泥沙改變土壤的粘性,增施草炭灰、松林土等改變土壤的堿性等。
5加強天氣情況監測,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剛長成的苗木依舊非常脆弱,夏季容易遭受高溫侵害,冬季遭受低溫凍害。然而,還有許多無法預見的極端天氣,一旦發生,對于幼苗將是致命性的傷害,因此,應加強對天氣狀況的監測,如果有可能,在遭遇極端天氣之前應做好加固苗圃等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6結語
育苗技術管理關系到林業的全局發展,普通民眾應該提高對林木的保護意識,遵守國家法律法規,不濫砍濫伐,不破壞林木。而全體林業工作者的任務更加艱巨,加強對育苗技術的學習,并把它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使林木的質和量都有顯著的提高與發展,全社會應為林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與保障,使國家的林業發展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作者:吳海玉 何信群 吳海明 單位:云南省昆明市海口林場
參考文獻
1李明遠.林業育苗及苗期管理探討[J].農民致富之友,2014(14)
- 上一篇:中職學校的英語教育工作思考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哲學思維的創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