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
時間:2022-11-24 02:58:02
導語:林業產業可持續發展策略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生態環境與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1、林業是生態文化建設的主陣地
隨著生態環境的不斷破壞,人們開始意識到保護環境、人類和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性和急迫性。但是這種抽象的環境意識概念太模糊,一般的平臺老百姓很難理解和實行。那么,林業生產就可以成為一種將其物質化的媒介,通過林業的開發、保護與利用的過程,讓人們了解到生態環境保護的途徑與意義,幫助人們建立正確的生態價值觀,形成良好的保護生態環境的社會氛圍。
2、好的生態環境促進林業產業的發展
隨著可持續發展建設的大力實施,林業生態建進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不僅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同時治理和恢復方面也是發展的有序有力。有效的遏制了環境惡化的步伐和速度。雖然說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革命尚未成功,我們的林業生態建設的發展依舊需要加強。如果不加強林業生態建設的力度,不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后果不堪設想。只有努力改善好生態環境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而林業產業,作為生態建設中的主體,不僅對生態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方針的實現有一定的積極影響。
3、通過林業生產促進能源結構的優化
優化能源結構的關鍵是利用可再生能源來替代不可再生能源。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進行:應當優化用能結構和企業布局,推進有利于節能的行業結構調整,引導和鼓勵發展循環經濟,嚴格限制高能耗投資項目。比如說,新開發或者是新規劃的住宅區、商業區或者是旅游區,都可以進行風力發電,將道路兩邊的傳統路燈換成頂端可進行風力發電的裝置,也可以變成是太陽能發電。這從一定程度上節約了煤炭等資料的消耗,也給大氣污染排放減輕了負擔。另外一個方面,政府應該有計劃的把一些老舊的沒有發展的老式企業進行淘汰或者是重組,比如說鍋爐廠,紡織廠等等。鼓勵利用余熱、余壓、垃圾、農作物秸稈和低熱值廢棄物生產電力、熱力;鼓勵、支持發展高附加值、低能耗的產業和產品。
二、基于林業生態考慮的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策略
1、加強科技在林業生產中的運用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一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是肯定離不開科學技術的。同時,任何產業的發展也與科學技術有著直接密切的關系。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也需要依靠科學技術的支持,在林業的生產過程中要加大科技的投入。人才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林業生產若缺乏人才,其發展步伐便會止步不前??萍伎萍既藛T要積極通過各種方式,如技術承包,技術轉讓,等途徑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堅持科技成果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
2、實行退耕還林制度,合理采伐
由于人們過分的追求經濟利益而導致大面積的濫砍濫伐,一味的向大自然進行索取。導致土地沙漠化趨勢加重,泥石流,山洪爆發等自然災害頻頻發生。要想林業產業能夠繼續健康持續的發展,就必須改變這一現象。因此,大力實行退耕還林制度是當下發展林業的當務之急。同時,在林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上,要進行合理采伐,從而有效的減輕生態環境的破壞。退耕還林制度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森林的覆蓋率,擴大林業的總體面積,同時還能夠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除此之外,在取得生態效益的同時還可以直接的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從而實現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所以說,要想林業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有效的實施退耕還林制度,合理的進行林業采伐工作。
3、加強宣傳教育,尤其是山區地帶
森林資源管護在機制建立方面可以從健全森林法制、加強林區管理。而我國林業尚處在較低層次的發展階段,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90%的林區面積都是在偏遠的山區地帶,就是在這貧窮而又落后的地區卻也是我國森林生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里不僅經濟比較落后,同時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文化水平也是有限的。所以,林業管理部門應該要加強林業法律法規方面的宣傳工作,以此來增強人們的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特別是偏遠的山區,一定要落實好宣傳工作,通過廣播,報紙或者是書刊等方式進行基層的宣傳工作,讓與林業進行最直接接觸的普通老百姓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相關法律在制定的過程中藥加大對森林資源保護的力度。讓人們在生活中學習到林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同時帶領大家愛護植被,保護森林。
4、在林業生產過程中要做到自然保護
生態環境是一個大的環境。這其中,不僅包括了人類的生存,還包括了生物物種和非生物因素等等一起組成的。所以說,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生產環境。在林業生產過程中,我們要學會自然保護。這里所說的自然保護,就是保護自然環境的同時保護好我們的自然資源,讓自然資源一直處于一個可循環利用的狀態,人們通過合理有序的可持續利用來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同時,還有加強森林自然保護區的大力建設和保護工作,珍惜稀有物種并對其保護,從而使林業生態處于一個平穩向前的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人們開始對傳統的林業經營思想和模式進行了思考,林業的可持續發展也從單純的為了木材的取得而進行的林業建設,轉變到對整個生態大系統的建設中,先提出了生態林業概念,而后逐漸演化為林業的可持續發展策略。在保護好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林業的大力發展,實現人與自然共同發展的方向,這也是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最有利的結合,從而實現雙贏的結局。
作者:劉建榮 單位:山西省關帝山國有林管理局
參考文獻:
[1]張洪生.林業生態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及林業產業與林業生態建設的關系[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4):189
[2]黃縣老.林業生態背景下林業生產經營可持續發展探究[J].藍色科技,2013,01(05):18-19.
[3]田玉仁.林業生產可持續發展思考―基于林業生態考慮[J].現代商貿工業,2014,01(10):195-196.
- 上一篇:現代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探討
- 下一篇:林業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