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研究
時間:2022-12-11 11:16:16
導語:林業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低碳經濟形勢下,林業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生產加工過程中,必須要積極改變傳統模式,實現林業經濟低碳化、綠色化經營。以甘肅省臨夏地區林業經濟模式為研究對象,分析林業低碳經濟發展模式。
關鍵詞:林業;低碳經濟;發展模式
林業資源是我國最重要的自然資源之一,素稱“天然制氧廠”、“大自然調度師”之稱。是全球維護生態平衡和人類賴以生存的重要自然資源,尤其是在低碳經濟形勢下,林業是建設環境生態的主要載體。
1甘肅省臨夏地區林業發展現狀
臨夏市位于甘肅省中部西南面,林業資源豐富。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整個臨夏地區共有253766.67hm2的林業用地,約占臨夏地區總面積的35.1%,其森林覆蓋率高達10.59%,林業綠化率高達18.74%。雖然臨夏市林業資源相對豐富,林業所占面積較大,但該地區林業規模較小,林業產業發展極不平衡。1.1林業產業發展制度仍不完善。在新的形勢下,林業資源獨特的優勢已經充分體現出來。但就臨夏地區而言,政府對該地區林業的低碳發展并未形成深刻的認知,雖然在推動本地區林業發展過程中出臺了一定的政策法規,但其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遠遠無法滿足低碳經濟形勢下林業發展需求[1]。1.2林業經濟發展緩慢。目前,臨夏地區林業經濟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資金的匱乏。而低碳經濟條件下的林業經濟發展必須要擁有長期、持續、源源不斷的資金支持,而林業經濟回報時間長。這就與當前臨夏地區片面追求GDP迅速增長的目標相矛盾,在這種情況下,政府不愿意提供大量資金,促進林業經濟進一步發展。1.3林業科技發展相對滯后。在當前低碳經濟形勢下,科技在臨夏地區林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通過林業科技的應用,林業經濟生產率、土地利用率得以提升,并且降低了林業病蟲害所造成的損失。但就目前而言,臨夏地區林業科技發展相對滯后,遠遠無法滿足低碳形勢下林業經濟發展需求。
2臨夏地區林業低碳經濟發展模式探究
2.1不斷完善低碳林業產業發展模式。針對臨夏林業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必須不斷完善該地區低碳林業產業發展模式,并在此基礎上,依托于技術創新、產業轉型、能源開發,積極探索低碳林業產業發展道路。首先,立足于臨夏地區現狀,當地政府應加強重視,對其進行充分調研,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林業產業低碳化發展詳細規劃,不斷引領臨夏地區低碳林業進一步發展。其次,實現該地區森林的分類經營策略,在重視臨夏地區現有林業質量的基礎上,全力推進人工造林工程,不斷實現林業產業化經營。再次,進行技術創新,在積極推進低碳化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加強研發和推廣相關科學技術,保證在低碳林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新技術[2]。2.2持續推進林業產業結構發展。進一步完善臨夏地區林業低碳經濟發展模式,必須要不斷推進當地林業產業結構調整,使其逐漸形成低碳森林培育、低碳林業加工、低碳森林旅游為一體的林業產業體系。(1)在臨夏地區林業資源培植上,應將先進的科學技術、現代管理理論充分融入其中,并在現在的基礎上,速生豐產林、珍貴樹種、大徑級用材林等,不斷加大該地區林業資源的培育力度。(2)對臨夏地區林產品進行深加工、精加工,充分推動林業發展。(3)將林業資源與生態旅游業有機結合到一起,尤其是針對該地區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國有林場等,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以有效促使林業經濟進一步發展。2.3積極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生物質主要包括各類傳統的有機廢棄物、新型能源物質等。鑒于林業資源生產力強、植物種類豐富、生物量大的因素,林業是生物質能源最主要的來源。因此,臨夏林業低碳經濟在發展過程中,必須積極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的開發。首先,結合當地林業資源實際情況,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加強技術研發,不斷提高林業生物能源的開發力度。其次,在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時,充分遵循因地制宜、多元化的發展原則,加強多種能源林的培育和開發。最后,加強國際聯系,與林業生物質能源開發較深的國家、單位之間進行科技合作,并借鑒其先進經驗,努力走出一條富有中國特色和臨夏地區特色的林業生物質能源發展道路。
3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的形勢下,傳統的林業經濟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并且暴露出多種問題。在這種情況下,林業經濟必須要不斷完善低碳經濟發展體系,推動林業產業結構調整,并積極開發林業生物質能源,以全面推動林業低碳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林清波.低碳經濟視角下林業產業結構與林業經濟發展分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8(5)
[2]李強,滕學龍,高世鑫,等.關于林業低碳經濟發展模式研究[J].河北農機,2017(11)
作者:楊曉寒 單位:甘肅省蓮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上一篇:江蘇林業發展現狀和思考
- 下一篇: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