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治理詬病與技術探討

時間:2022-05-10 10:59:40

導語:林業治理詬病與技術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治理詬病與技術探討

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需要妥善的治理和經營,需要通過相關的技術創新來解決和促進發展問題。自從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的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科技創新掀起了高潮,在這個全新的時代背景下,林業治理彰顯了一些不符合時展要求的詬病,亟需通過有效的技術創新來解決。

一、現階段我國林業發展和治理概況

我國是森林資源相對比較豐富的國家,總面積非常可觀,但是分布比較廣泛。在林業治理方面,我國歷來頗為重視,雖然有的時期會出現砍伐利用大于植樹造林,但是總體發展還是能夠保持穩定。其中,林業治理工作的功勞不可小覷。伴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向好發展,生態環境卻出現了一些不好的音符,為了實現社會的和諧進步,擁有美好的人居環境,人們對林業治理給予了更高的投入,實施了很多保護性質的林業治理措施,生態環境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目前的林業治理水平還無法完全實現人們的期盼,與時代的發展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創新能力還不夠高,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和努力。

二、林業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弊病

通過對林業治理的考察調研,我們感受到了新時期的林業發展新面貌,很多區域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些地區的林業職工硬是把沙漠治理成了綠洲,功勛卓著。但是,現階段的林業治理中仍然還存在著幾個主要方面的弊病,需要我們關注和認識。(一)林業治理中時代意識不夠強。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特別是最近幾年,我國社會發展明顯感受了科技和知識經濟的影響和活力,發展格局出現了較大的轉變,第一、二產業在整體經濟結構中的占比正在逐步下降,第三產業正在崛起和拓展。林業作為社會經濟活動中的重要產業,必須緊跟時代的發展動向,把握住正確的行業脈搏,才能夠決勝當下和未來。從目前我國的林業治理情況來看,對知識和科技力量尚不夠敏感,時代意識不夠強。(二)林業技術創新能力缺乏,體系尚不完善。從長期的發展來看,創新是解決難題和尋求突破的重要源泉,同時也是促進事業進步的內生動力。良好的創新能力需要豐富而專業的知識支撐,需要便捷的信息獲取途徑,更需要完善的創新服務體系,只有這樣才能鼓勵和促進創新工作的開展,才能獲得更多的有利成果。而現階段我國林業治理工作中的創新管理、服務體系尚不完善,林業職工的整體技術創新能力缺乏。(三)林業工作中信息化程度低下。在貿易全球化趨勢越來越普遍的今天,網絡建設和信息獲取、傳播不僅直接制約著工作效率的高低,而且會間接影響著技術創新成果的收益。一般而言,信息化程度越高的國家,越能夠掌握行業發展的世界趨勢,對創新成果的收益和改進會擁有快人一步的優勢。很多時候,我們在林業治理中取得的創新技術成果由于信息化程度低下,不僅無法迅速轉化成生產力以及大范圍推廣運用,而且往往被其他國家更先進的同類技術阻擋在實踐路上,對參與世界競爭非常不利。

三、有利于林業向好發展的技術創新思路

自從十八大以來,中央在社會經濟發展的謀劃中明確指出要鼓勵創新,通過技術創新來實現更強勁的發展動力。林業發展已經進入了結構調整和轉變的關鍵時期,穩中向好發展以及全面改善生態環境時時代的基本要求,我們必須通過技術創新思路來實現這個目標。(一)在傳承中繼往開來,技術工作堅持與時俱進。林業治理是非常專業而復雜的過程,需要很多的人員參與以及技術體系的支撐。在林業的生產實踐中,常見而主要的治理工作包括了苗木撫育、水肥供給、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經營砍伐等諸多內容,每個環節都有涉及專業技術,要想提高林業治理的工作效率和經營水平,除了要繼承和發揚好運用成熟的原有技術外,更需要既往開來,堅持與時俱進,讓林業治理立足時展的前沿。(二)完善林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鼓勵并支持創新人才。林業技術創新不僅需要國家政策的支持,而且需要具體可行的服務體系來保障,由于現階段的林業技術創新服務體系還不夠理想,所以我們有必要繼續完善該體系,通過全面細致的規章制度來鼓勵并支持創新人才的工作。(三)建設、融合互聯網科技和大數據平臺。互聯網和大數據已經成為了當下炙手可熱的新型經濟體,對各個行業的影響非常巨大。林業治理工作中很多方面都能夠通過建設或者融合信息技術來提高辦事效率,林業技術創新更是不可缺少互聯網和大數據平臺的支撐。在未來的林業經濟發展中,信息技術與專業技術應該是并駕齊驅的兩架馬車,非常值得我們投入和關注。

作者:黃晶 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賓縣萬人歡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