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產中杉木種植技術的運用

時間:2022-12-27 08:45:08

導語:林業生產中杉木種植技術的運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生產中杉木種植技術的運用

一、杉木種植概述與推廣效益分析

(一)特性

杉木主要生長在亞熱帶地區,對土壤與陽光要求較高,生長周期比較短。于我國而言,杉木集中分布于云廣交界一帶,因亞熱帶季風氣候,此處山多平原少,土壤肥沃,適合多種植物生長。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區幽水充沛、水熱同期、溫暖濕潤,這時候氣溫一般在20℃左右,一年的平均霜期為六天,年降雨量1199mm,空氣濕度大,正符合了杉木的對生長環境的需求。同時,云廣交界一帶特有的赤紅壤、紅壤、水稻土等為杉木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環境,而且其土質的厚度適中,利于培育杉木與廣泛種植。

(二)種植技術

1.杉木的播種技術

在播種階段包括選種和消毒兩個環節,具有一定的要求。在選種過程中,要求選出顆粒飽滿、大小均勻、無蟲咬、重量約在13g之間的種子;在消毒過程中,應將挑選出的種子置于專用消毒液中浸泡一段時間,取出晾干30分鐘左右即可開始播種。在播種環節需要注意一下幾點:首先,坑不宜過深,一般控制在15m以內;其次,種子放入坑內之后要及時覆蓋,以進行保溫,避免受到溫度的傷害。一般而言,一個月之后杉木種子即會破土而出,長出幼苗。

2.杉木的幼苗培育和造林技術

杉木幼苗培育是杉木種植的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之一,管理的質量直接影響到了成活率乃至成材率。在此環節中,要做到以下幾點:其一,定期巡查,若發現幼苗有病蟲害則及時尋根查源,針對性治療以消除隱患。一般采用化學藥劑進行除害,但要從環保角度控制好劑量,降低殘留量;其二,檢查幼苗的缺失度,若有缺失則及時補充,以確保幼苗數量。這樣能使幼苗非常迅速的恢復。干旱時進行及時的灌溉,洪澇期做好排澇工作,防止幼苗根系因為過度浸泡死亡。施肥時要選擇氮肥,配上磷鉀肥,這樣能夠促進幼苗生長,提高其抵抗惡劣氣候的能力。造林技術顧名思義就是將幼苗移栽至別處,在此過程中要確保幼苗根系的保護,避免在移動過程中造成幼苗的損傷。

(三)推廣效益分析

其一,是杉木種植技術推廣將產生較好的經濟效益。一方面,杉木作為我國重要的商品材料,廣泛應用于建筑、橋梁、家具、器具等各方面,市場對杉木的需求非常大。另一方面,杉木生長周期短、養護管理方便、幼苗成材率高,同時杉木的種植成本相對較低,適宜各類企業或個體經營。由此可知,加強杉木種植技術的推廣不僅可以形成一定的經濟效益而且直接推動了林業種植業的發展,經濟效益得以擴大;其二,推廣杉木種植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林業面積,從環境角度而言起到了環保作用[1]。尤其是在當今植被破壞日益嚴重的情況下,杉木種植可以起到了綠化作用,降低泥石流與山體滑坡等災害發生的概率。同時,對于周圍居民而言,則是擴大了綠化環境,利于調節空氣,起到防塵降噪作用,為居民的生活創造了良好的生活環境,且隨著杉木種植面積的擴大,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均得以彰顯。

二、杉木種植技術的推廣應用措施

(一)杉木的品種推廣

杉木的種類非常多,主要分為水杉、灰杉、黃杉等多類品種,它們的價值也不盡相同的。為了使杉木得到更好的經濟價值,并在此基礎之上發揮其社會價值與生態價值,合理選擇杉木品種至關重要。林業種植社會價值在于恢復植被以保障生態環境的和諧,其經濟價值在于市場推廣而且效益的高低取決于市場的供求狀況。因此,在杉木的種植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市場信息合理選擇杉木的品種,同時選擇適宜的土壤以提升杉木種植的成活率,確保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二)強化林業種植的公益性

當前,環保受到了大眾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物質生活日益提升的前提下,大眾對于生活環境的質量要求日益提高,林業改造則是其中之一。加強林業改造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恢復植被,改善生態環境以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為此要推動林業種植與經營,則需以公益性作為輔助,以達到擴大林業種植的目的。一方面,杉木推廣過程中要注入公益性,在保障杉木推廣的同時又要盡力避免對其他類林木的傷害,以保障植被的豐富性也即植被的多樣性;另一方面,林業種植員或管理員應樹立公益性意識,在日常工作中既要發揮出林業管理的作用,運用個人技術促進林業種植與保護林業的發展[2]。同時,保持公益之心,注重生態環境建設,以環保意識促進林業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協調發展。對于有條件的地區,可以借助旅游經濟,促進杉木種植乃至其他樹種的種植與經營,建設和諧環境。

(三)杉木推廣模式多元化發展

在信息化時代中,市場推廣的方式不拘一格,尤其是隨著新媒體的出現,直接推動了市場推廣方式的多樣化發展。微博、博客、微信、微信公眾號等各類新媒體的出現,為市場推廣提供了更多的選擇。例如,舉辦杉木推廣大會,進行現場推廣;制作杉木小短片,進行電視和網絡推廣;發展林區旅游業,設置以杉木種植技術為主題的旅游活動,帶動林區從純商業化階段轉向商業化和生態化相結合的階段,以充分發揮出杉木的社會價值。、

作者:陳慧杰 王立芹 江秀蓮 單位:臨沂市林業局

參考文獻:

[1]黃建超.杉木種植管理技術探討.《農業與技術》,2013(5):77-78

[2]韋連尤.杉木良種推廣造林增產效益研究.《吉林農業》,2015(18):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