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儲備林基地建設論文
時間:2022-03-28 03:23:34
導語:林業儲備林基地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儲備林基地建設的意義
1.1基地建設是促進森林資源培育、緩解木材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徑。基地建設的主要內容是營造工業原料林、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等優質高效多功能的森林,這必然會增加有林地面積,促進森林資源培育工作的開展。目前,我國在世界上是第二大木材消耗國,第一大木材進口國,有近一半的木材需求依靠進口。如何加快森林資源培育,逐漸減少木材進口數量,緩解我國木材供需矛盾,已成為當前我國林業發展的一大問題。通過基地建設,大力培育森林資源,提高大徑材比例,增加可采森林資源數量,從而緩解木材供需矛盾。1.2基地建設是調整木材供應結構、緩解國際壓力的現實要求。目前,全世界的森林資源保護力度不斷加強,依靠進口解決我國對珍稀材和大徑級原木的需求已經難以為繼,且因木材貿易問題一些國家和組織對我國的指責不斷增加,只有大力培育國內森林資源,依靠我國自身力量解決木材供應問題才是長久之計。因此,通過基地建設,調整木材供應結構,減少木材供應對進口的依賴,對樹立負責任大國形象,贏得更大發展空間具有重要意義。1.3基地建設是促進森林生態效益發揮、帶動經濟發展的又一措施。基地建設的目的是促進森林資源的培育,提高大徑材比例,這將使得林業有形產品數量不斷增加,林業有形產品的增加又會促進林業生態產品生產和供給的增加,對保護森林資源、提高生態建設實力,減輕生態建設壓力均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基地建設需要大量的人力投入,這將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部分人員的就業問題,并可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力量。
2.1充足的土地資源。根據第八次森林資源連續清查數據顯示,黑龍江省有林地面積居全國第二位。黑龍江省地方林業林地面積958.99萬hm2,其中有林地面積為704.49萬hm2,占林地面積的73.45%,其中用材林面積為167.22萬hm2,占有林地面積的23.74%。土壤以暗棕壤為主,地方林業范圍內各類暗棕壤面積之和達到國土面積的78.29%;其中,陰緩坡和陽緩坡中層暗棕壤型面積最大,二者之和占國土面積的41.64%。充足的林地資源和良好的立地條件為大規模木材生產提供了優質的土壤條件。2.2豐富的植物資源。黑龍江省僅高等植物就有2000多種,其中樹木百余種,利用價值高的有30余種,生物多樣性較高,而且還擁有大量的珍貴樹種等林木良種資源。豐富的物種資源使得黑龍江省木材生產和儲備具有很大潛力,并且為儲備林基地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3長期的經驗積累。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黑龍江省即開展了用材林建設;其后,又陸續開展了長白落葉松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速豐林工程大徑材培育項目、木材戰略儲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等,經過長期的生產建設,黑龍江省林業工作者積累了豐富的工業原料林、珍稀樹種和大徑級用材林建設以及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經驗,為儲備林基地建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3儲備林基地建設布局和培育方式
3.1儲備林基地建設布局。根據黑龍江省自然條件、培育樹種和培育方式相似的原則,將黑龍江省地方林業儲備林基地劃分為五大區域。3.1.1西部平原區速生用材林培育基地在西部平原地區規劃建設速生楊樹培育基地,通過新造、撫育、改造等方式,重點培育以速生楊樹為主,混交云杉、樟子松等的工業原料林。該區域交通方便,人工用材林發展較快,集約經營水平較高,也是我省培育優質速生楊樹重點地區。3.1.2三江平原區落葉松培育基地在三江平原地區規劃建設落葉松培育基地,通過在采伐跡地、林輔耕地、宜林荒山荒地上新造、撫育及改造等方式,重點培育以人工落葉松為主,混交山槐、水曲柳、紫椴等珍貴闊葉樹。該區域地勢平坦、交通方便、降水適中,也是我省培育優質速生用材林的理想地區。3.1.3東部紅松果材兼用林培育基地。根據當地水熱情況和現有林的資源狀況以及經營狀況,規劃建設以紅松為主的紅松果材兼用林。通過新造、撫育和改培方式,培育中短期紅松果材兼用林。3.1.4中南部珍稀用材林培育基地黑龍江省中南部水熱條件較好,珍稀樹種較多,為滿足國家對特種珍貴用材的特殊需求,在此規劃建設珍稀用材林培育基地。采用新造、現有林定向培育、改造等方式,重點培育我國急需的特種珍貴用材。3.1.5北部長周期用材林培育基地黑龍江省北部地處高緯度地區,積溫低,植物生長周期長,但木材質地堅硬,材質優良,為滿足國家對高強度優質用材的需求,在此規劃建設長周期用材林培育基地。采用新造、現有林定向培育、改造等方式,重點培育長周期優質用材林。3.2儲備林基地建設的培育方式根據全國《林地保護利用規劃》并結合黑龍江省自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實際,確定黑龍江省地方林業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培育方式為:集約人工林栽培、現有林改培、中幼林撫育。
4儲備林基地建設的保障措施
為保證儲備林基地建設的順利開展,要強化領導、落實責任、統籌推進儲備林建設;創新建設模式,轉變林業發展方式;增強技術保障,充分發揮科學技術的作用;加強種苗監管,保證用苗質量;加強監督檢查,切實提高建設質量;抓好森林火災和病蟲鼠害防治工作;建立規章制度,實行規范化管理;強化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合理使用。
參考文獻:
[1]劉倩瑋.全面實施國家儲備林制度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J].綠色中國:a版,2016(11):62-64
作者:譚繼偉 張宇 單位:1.黑龍江省森林與環境科學研究院 2.黑龍江省林業監測規劃院
- 上一篇:林業種植在生態環境的作用
- 下一篇:林業產業綜合發展現狀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