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范圍探討
時間:2022-04-26 03:36:04
導語:林業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范圍探討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以賓陽縣為例,探討了當前林業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范圍的主要依據,提出了有效增強林業生態保護的質量的措施,以促進林業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林業生態;環境保護;紅線;范圍劃定
1賓陽縣林業現狀
2017年,賓陽縣土地總面積229916.07hm2,林地面積95537.95hm2,占全縣土地總面積的41.6%,其中有林地面積82883.14hm2;非林地面積134378.12hm2。全縣森林覆蓋率46.77%(含非林地上森林面積)。全縣林地主要分布在東、南、西部邊緣的土山,為大明山、鎮龍山余脈,東部、北部分布有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地區,為國家級公益林區,其次為中部、北部平原的零星林地。全縣目前除國家公益林外,其他林地為商品林。全縣地貌為四周低山丘陵環繞,局部有高山,中部是沖積平原,為廣西三大沖積平原之一。森林的環平原分布為農業生產提供了很好的防護作用,有效地阻擋了北風、臺風的入侵。
2賓陽縣林業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范圍的分析
根據《廣西生態保護紅線管理辦法》(試行)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有關部門依照法律法規規定和職責分工,行使生態保護紅線劃定等管理職責;林業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生態保護紅線區內森林、濕地、陸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水源涵養功能區等區域的保護和建設,以及監測、評估、監督、管理和信息。賓陽縣作為農業大縣,富產糧食、甘蔗等農作物。林產品也較豐富,每年出材50萬m3,因此該縣林業生態紅線劃定既要起到生態保護作用,也要實現木材的商品供應作用,才不會對現狀有所沖擊。綜合全縣林業現狀,以及農業、城鎮分布等情況,筆者認為賓陽縣林業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范圍主要在水源涵養功能區、脆弱生態功能區、濕地、森林公園進行劃定。這樣才有效地保護森林生態功能,為全縣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1重點生態功能區。賓陽縣區域無較大河流流域,隨著人口的增加,水質污染,地下水位下降,飲用水源極度匱乏,保護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顯得尤為重要。該縣林業生態保護紅線的劃定,首先就是保護飲用水安全供應,保護水源涵養林。根據賓陽縣飲用水源分布特點,把集水范圍內的重要區域劃入林業生態紅線范圍,保護具有水源涵養作用的森林為該縣持續發展作為重要貢獻。下列范圍宜劃定為具有水源涵養功能的重點生態功能區。2.1.1清平水庫水源涵養區。清平水庫擔負著縣城及周邊飲用水和灌溉用水的兩大任務,在賓陽縣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清平水庫水源涵養區林業面積約19萬畝,含清平水庫、六盤水庫、合江水庫、引水渠等范圍,屬大明山余脈,這個范圍也是自治區劃定的大明山生態保護紅線劃定范圍。此區域在2014年規劃為清平水庫水源林。2.1.2清水河飲用水水源地。清水河飲用水水源是賓陽縣縣城第二取水水源地,目前引水工程已啟動,將是縣城未來重要的水源地。此區域的林業主要有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地區和約0.6萬畝的一般林地,石山地區劃入脆弱生態功能區,一般林地應劃入重點生態功能區,作為水源涵養林進行營造、保護。2.1.3黎塘南河飲用水水源地。黎塘鎮是賓陽縣的工業重鎮,人口19萬多人,飲用水水源也較少,建立水源涵養區十分重要。目前飲用水從南河提取,南河上游集水范圍林地有5萬多畝,分布在定子村河段至張村水庫、六旺水庫、蓮塘水庫、橫梨水庫,以及即將動工建設的芳雷水庫周圍,把這些范圍的水面兩面坡林地劃入重點生態功能區,作為水源涵養林保護,對黎塘鎮的森林生態平衡也起到很大的保護作用。2.1.4露圩鎮百合水庫飲用水水源地。此水源地位于該縣東南,集水范圍林地面積約0.8萬畝,劃入重點生態功能區,作為水源涵養林保護,為露圩鎮及附近鄉鎮的飲水安全提供保護作用。2.1.5武陵鎮桃源水庫飲用水水源地。此水源地位于該縣中部,集水范圍林地面積約0.8萬畝,劃入重點生態功能區,作為水源涵養林保護,為武陵鎮及附近鄉鎮的飲水安全提供保護作用。2.2脆弱生態功能區賓陽縣東北部分布有特定國家級公益林,也是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地區,面積為3.37萬畝,其中鄒圩鎮12444.5畝,和吉鎮16840.4畝,黎塘鎮4417畝。石山地區山高坡徒,石多土少,土層淺薄,賓陽縣年降水量大,生態十分脆弱,多年來的人為破壞,使這個地區失去了水土保持功能。自2012年以來,該縣實施石漠化治理工程,逐漸恢復了植被,恢復了水土保持功能。但目前植被以灌木層為主,喬木層占比不大,極易遭受破壞,造成水土保持功能不穩定,因此這個區域劃入保護紅線范圍很有必要性。2.3成立森林公園,保護動植物多樣性。2.3.1鄒圩國家石漠公園。鄒圩鎮八仙巖國家石漠公園是2017年經國家林業局批準成立的國家級石漠公園,是保護喀斯特地貌特征、動植物多樣性的一個公園,把公園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具有重要意義。八仙巖國家石漠公園規劃面積0.93萬畝,位于鄒圩鎮仙巖村、古昔村一帶的石山地區內,屬于亞熱帶地區典型的石山灌叢植被群落。擬建公園內生境多樣,動植物區系組成豐富,共有維管植物144科732種,脊椎動物58科142種,有石山蘇鐵、任豆、石仙桃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7種,有虎紋蛙、大壁虎、獼猴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10種,其中獼猴種群數量較大,是公園較為奇特的野生動物景觀,保護與科研價值較高。2.3.2大圣山森林公園。森林公園所處的黎塘林場尖峰分場地處貴港市、賓陽縣、橫縣三縣市交界的鎮龍山(主峰大圣頂,海拔1170m)的西南面,規劃面積約0.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90%,公園規劃區域內動植物品種豐富多樣,核心區位于尖峰分場中心地帶,低山地貌,海拔600~1100m。此公園有原始次生林,具有重要保護意義。2.3.3大媽山森林公園。森林公園所處該縣中部的大媽山,海拔約900m,規劃面積約0.5萬畝,森林覆蓋率達80%,靠近縣城,建成后是市民休閑的好去處。目前此區域古樹眾多,天然林也有分布,是森林科普的最佳選擇區域。在南山村委平龍村古樹旁,有一片原始生長的森林,連著人工濕地,極具科普教育意義。2.3.4名山風景區。名山這幾年發展生態旅游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名山海拔876m,是賓陽第三高峰,山勢挺拔,溪流潺潺,生態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蓋率達75%,山體周圍是天然林分布,是天然氧吧。風景區正在擬建梅博覽園,梅樹既是風景區的特色,也是賓陽縣最大的產梅果區域.梅博覽園建成后將是廣西唯一的梅樹多品種栽植地。風景區面積約0.3萬畝。2.4加快蘇關塘濕地公園建設,保護候鳥遷徙的棲息地。賓陽縣是候鳥遷徙途經地之一,主要是以前有很多濕地,隨著經濟發展,農業開發,生態環境變化,很多濕地消失了,目前仍有蘇關塘濕地及各個水庫的淺水濕地。蘇關塘濕地是一個重要天然濕地,每年候鳥遷徙必經地,現已納入自治區濕地建設計劃,規劃面積0.4萬畝,如能劃入林業生態紅線保護范圍,通過濕地恢復、重建后將發揮很大的生態調節功能,提供水源或補充地下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蘇關塘濕地靠近喀斯特地貌的石山地區,對地下水補充具有重要意義,也將是保護候鳥遷徙的棲息地。
3結語
賓陽縣的上述區域共32.1萬畝,涵蓋了多種類、多功能的森林,占土地總面積的9.31%,約占林地面積的22.4%,如劃入林業生態紅線保護范圍,將為維持生態平衡,為更好留住藍天綠水,守住生態安全的底線和生命線。當然還有很多值得劃入林業生態紅線保護的區域,也值得保護起來。
參考文獻:
[1]范小杉,高吉喜,何萍,等.基于生態安全問題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方案[J].中國環境科學,2018,38(12):4749~4754.
[2]莫張勤.生態保護紅線法律責任的實踐樣態與未來走向[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8,28(11):112~119.
[3]戴永吉,胡德斌,周爽.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對自然資源管理的影響———基于對內蒙古自治區的調研[J].中國土地,2018(9):43~45.
[4]李維佳,馬琳,臧振華,等.基于生態紅線的洱海流域生態安全格局構建[J].北京林業大學學報,2018,40(7):85~95.
[5]喬艷萍,劉學錄,任君.基于RS和GIS的嘉峪關市生態保護紅線劃定[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8,53(3):126~133.
作者:韋繼開 單位:南寧市賓陽縣古辣鎮林業站
- 上一篇:校園文化建設創新能力探索
- 下一篇:林業調查智能手機與3S技術聯合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