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建設混交林栽植技術研究

時間:2022-11-29 02:40:08

導語:林業建設混交林栽植技術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建設混交林栽植技術研究

長期以來,我國在現代化工業和經濟建設中,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現象越來越嚴重,林業資源不合理利用,也導致我國林業數量逐年減少,不利于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近年來我國在積極加強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各地區加大了林業建設力度,混交林種植技術的應用,對于強化林業建設水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積極加強對林業建設中的混交林栽植技術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1林業建設中混交林栽植技術的功能

1.1有助于增加社會和經濟效益。近年來,我國在積極加強林業建設的過程中,加大了對混交林栽植技術的研究力度,技術的不斷創新和完善,不僅可以強化林業建設效果,還能夠促使林業經濟發展中創造更高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在對混交林栽植技術進行應用的過程中,需要對多種類型的樹種進行充分應用,因此可以與多樣化市場需求相符,再加上各地區有針對性進行樹種的種植,可以提升林木生產速度以及產量,結合林木生長特性以及外部特征科學搭配樹種的基礎上,還可以提升林業發展過程中的美學價值和觀賞性。1.2有助于維護生態平衡。栽植多樣化樹種是混交林栽植技術應用過程中的主要特點,這就能夠為不同動物生存營建良好環境條件[1]。在科學使用混交林栽植技術的背景下,通過對樹種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構建林業資源空間,提升林業建設藝術價值,同時形成舒適的棲息地,為多種生物生長奠定基礎。更重要的是,在不斷提升混交林規模的過程中,還能夠促使當地空氣質量的提升,將林業環境美化、綠化以及預防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功能全面發揮出來,最終實現生態平衡的目標。1.3有助于提升森林物種抗災害能力。同單一化樹種林業建設相比,混交林栽植技術應用過程中,由于擁有豐富的樹種,通過優化配置植物群落的方式,可以營建林內適宜的濕度和溫度環境,為促進多種生物生長奠定基礎[2]。多樣性生物生存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物網呈現出復雜性較強的特點,能夠產生良好的抗病蟲害能力。

2常見林業建設中的混交林栽植類型

2.1喬木混交。喬木混交即在采用混交林栽植技術展開林業建設的過程中,所種植的喬木樹種通常在2種以上,此時種間關系可以得到有效調節,對于構建穩定性良好的混交林具有重要意義[3]。在選擇樹種的過程中,應對喬木及其搭配樹種的種植環境、生長特性等因素進行集中思考,確保其呈現出較強的一致性。并且,還應對林業建設當地的土壤氣候等環境進行分析,確保所搭配的樹種能夠產生較高的存活率,為完成混交林速生豐產目標奠定基礎。2.2主伴混交。林業建設中,在確定主要樹種的基礎上,應科學合理搭配與之相適應的伴生樹種,只有這樣才能夠形成主伴混交的效果,強化林業建設效果。在實際選擇樹種時,應在整個混交林的上層進行主要樹種的種植,以陽性樹種為主,而所種植的伴生樹種應在整個混交林的下層,其必須對光照要求較低。林冠繁茂是主伴混交的主要特點,在對這一混交林栽植技術進行充分應用的工程中,應對伴生樹種和主要樹種的生長特性進行深入分析,高低搭配的結構可以促使良好的防護性能產生于混交林當中。通常情況下,在林業建設初期,在全林株數當中灌木以及伴生樹種應占據25%~50%的比例。值得注意的是,主伴混交栽植技術應用中,對地質條件擁有較高要求。

3林業建設中的混交林栽植技術的應用

3.1帶狀混交。帶狀混交即在采用混交林栽植技術展開林業建設的過程中,應優化選擇2個不同樹種,提升搭配合理性,混合交叉種植中,采用3行或3行以上種植方式。此時鎖形成的混合林帶可以給予觀賞者一種規律性較強的帶狀感覺。3.2星狀混交。星狀混交即將其他樹種適當種植在主要樹種之間。要求種植者對樹種特性進行深入分析,通過取長補短的方式創造良好的混交效果。例如,混交刺槐與楊樹時,當主要樹種為刺槐時,應以3:1為比例進行栽植,強化視覺效果。3.3行間混交。這一混交林栽植技術具有相對簡單的種植方法,需要將隔行混交應用于各個樹種之間,通過合理搭配高矮不同以及形態不同的樹種,來強化種植效果,最終提升混交林的觀賞性。

4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時期,我國在積極加強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對林業建設的重要性產生深刻認知,并合理應用混交林栽植技術,強化林業建設效果。各地區在積極進行林業建設的過程中,必須綜合分析地理環境、氣候特點以及樹種特性等因素,為從根本上強化林業建設效果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曲娜,閆德仁,胡小龍,齊鑫淼,袁立敏,薛博.黃柳楊柴混交林固定高大沙丘成效研究[J].內蒙古林業科技,2019,39(3):23-26.

[2]馮志,趙淑靜.賓縣西部、北部半山區和平原區混交林栽植模式[J].科技資訊,2008(33):97.

[3]李傳榮,國慶喜,劉麗娟,王鳳友.紅松中幼混交林的動態預測(Ⅰ)──裸地栽植紅松的動態模擬[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7(3):57-60.

作者:賀文萍 單位:三門峽市陜州區張灣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