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種苗培育技術探究

時間:2022-02-24 03:03:35

導語:林業種苗培育技術探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林業種苗培育技術探究

摘要:林業項目建設與我國森林系統及生態可持續發展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其中林木種苗培育屬于林業項目建設的重要基礎,能夠決定林業項目建設是否順利完成。當前環境形式愈發嚴峻,林業科研人員應當加強對林業項目建設中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林業項目;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分析研究

林業種苗培育屬于林業項目建設工作中的關鍵內容,良好的種苗可以確保林業項目建設工作高質量完成。保障種苗成活率可以提升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可以在開展林業項目建設工作時,有效控制投資成本,提升工作效率。所以,林業單位科研人員應當做好經驗歸納總結,依據地區實際狀況,加強林業項目建設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研究。

1林業項目建設中的林木種苗作用

1.1物質基礎。林業項目建設必須依靠優良樹木種苗的維護,種苗是進行林業項目建設的物質基礎,是保障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核心要點。實際操作中,由于地區地域、氣候條件以及水文條件的差異,樹苗的性質以及類型也是存在差異的。所以,林業項目一定要加強有關樹木種苗培育價值與自身意義的認識,進而實現種苗的科學培育。1.2發展需求。林木種苗培育工作是林業項目建設工作發展需求的重要內容,必須保障種苗的持續發展,使得種苗品種更為優良,才能夠切實適應種苗自身的持續性發展需求,適應行業及專業發展需求。在現代化的發展中,林業項目建設發展一定要緊追現代化腳步,完成規模化建設,確保生產量以及生產質量的有效提升。所以,因地而異地開展種苗培育具有重要意義,能夠推動行業的不斷提升,適應行業發展要求。1.3生態體系基礎條件。林業項目建設和生態體系間存在著緊密聯系,因此在實際操作中,一定要加強對林業建設有關生態體系影響的重視。種苗和生態體系間存在緊密聯系,并且在開展實際工作時,必須確保種苗培育工作的有效合理,才能夠保證地區生態體系建設與維護工作的有效性[1]。因此,種苗培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必須充分重視,不斷培育優質性種苗,投入林業建設工作之中,切實增強生態體系建設的合理性與有效性。

2種子采集及儲存工作

在林業項目建設工作中,種子采集及存儲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在采集種子時,應當依照本地環境條件,合理選用母樹,便于種子產量測定,對種子采集的時候應當選用適當的器具設備。為了確保林業項目建設順利進行,林木種子一定要保障遺傳與傳播具備優良品質,要根據地區自然氣候以及土壤特征等條件來有效選取。若工作地面積比較小,林木種苗的數量較少,應當選取滿足母樹標準的散生樹木進行采種。種子儲存也屬于關鍵性環節,由于種子類型存在差異,儲存手段也不同,主要分成濕藏與干藏2種手段。若種子內水分較低,應當干燥加工后分批分量儲存,儲存過程中還應當重視種子防蟲及防潮工作。林業項目建設應當嚴格依照當地環境條件進行,因此選用適當的種子同樣屬于關鍵性環節。我國的北方地區由于自然氣候因素,夏季高溫日照較強,冬季寒冷較為干燥,所以應當選取抗寒抗旱種子。外調種子時,應當在林業主管單位規定的種子調撥區域內調撥,進行調撥時,應當依照距離近,環境條件類似的原則,調撥過程中針對種子要做到合理包裝,加強對濕度與溫度的把控。

3林木種苗培育

3.1樹苗類型選取。我國國土幅員遼闊,分布有豐富的森林資源,自然氣候條件存在較大差異,這也造成不同森林中的樹木生長狀況不同。進行林業項目建設時,林木種苗培育必須要選取適當的樹苗類型,這要求在開展林業項目建設工作時應當對區域自然環境條件與森林資源展開有效調研。栽種原生樹木品種時,對于樹木不同成長階段的環境溫度、土壤與水分應當做好搜集整理工作,便于對各生長階段的樹木進行養護管理,使樹木成活率切實提升。3.2合理選用栽種基地。針對林業項目建設的林木種苗培育工作來說,栽種基地屬于其中的核心環節,栽種基地的地點選取能夠對林業建設項目產生很大影響。栽種基地不但要能提高栽種存活率,而且還應保障木材栽種質量,選擇栽種基地時應當對四周自然資源進行綜合利用,例如:充分利用水資源,減少栽種基地投資成本提升栽種基地經濟效益[2]。在進行育苗地整地作床時,整地前先施入底肥,并進行土壤殺菌處理,撒入廣譜性殺菌劑,如多菌靈、百菌清等土壤殺菌劑(用法及用量參照使用說明),再進行深翻,整成寬1.6m,長10m,高20cm的苗床,預留作業步道寬為40cm,一般每667m2地可做40床。做床時,采用南北走向的取向,利于苗木生長時通風透光,同時要將床面用耙子耙平,撿拾草根石塊及雜物,確保床面干凈平整。栽種基地地址應當選擇在水資源豐富且地勢平坦的區域,廣闊的栽種面積可以為栽種基地內部植物的多樣性奠定基礎,栽種基地還應建立健全的生態系統,盡可能減少暴雨與沙塵暴等災害問題的侵襲。除栽種基地外,還應當進行苗圃建設,苗圃主要分成固定與臨時2類。臨時性苗圃由于經營時間短、面積較小等特征,應當種植單一性種苗。固定性苗圃由于土質優良、面積較大等特征,應當經營生長周期長的一些種苗,由于培育種苗類型很多,因此必須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3.3林木種苗根系培養。根系培養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動林木種苗根系生長,進而對林木種苗根系吸收位置進行有效促進,林木種苗根系培育可以實現對種苗休眠的誘導,提升種苗成活率[3]。應當根據以下內容操作來培養:林木種苗在起苗之后應當對種苗主根與側根進行修剪,處理完成的種苗能夠提升捆綁效率與栽種效率;為了對種苗根系水平生長與垂直生長實現有效控制,在起苗之前應當進行地下切根處理。機械切根刀應當在苗圃苗床上水平與垂直地深入到土壤之中實施切割操作;機引切根刀應當在苗床上利用干擾苗木根系增強側須根生長,完成苗根修截工作。3.4林木種苗施肥。在林木種苗培育工作中,施肥屬于推動種苗生長發育的關鍵方法,所以施肥技術同樣屬于林木種苗培育技術的一項重要內容。伴隨種苗不斷成長,土壤內部的養分與有機物將不斷減少,若無法得到及時補充,種苗就會由于缺乏養分而使質量受到影響,因此應當對林木種苗展開施肥操作,林木種苗施肥一定要加強肥料數量控制,這不僅可以確保林木有效成長,而且有利于環境保護,降低林木建設成本投入。3.5容器育苗技術。林木種苗容器育苗技術屬于目前林業中的先進育苗技術手段。容器育苗和普通育苗手段相比,容器育苗優勢在于育苗時間較短,種苗的質量及規格較好控制,種苗的出苗率比較高。容器育苗技術還可以節約種子,降低林木建設成本投入。3.6林木種苗定向培育。對于林業項目建設工作來說,種苗是能夠采取定向培育手段培養出適應特定環境條件的苗木。對種苗進行定向培育的時候,造林目的屬于定向培育入手點。一般條件下,因為造林目的存在差異,所以種苗定向培育的方向不同,例如:沿河區域造林目的在于確保河岸穩定,避免水土流失問題,因此苗種定向培育必須要明確其方向,進而達到最終的林業項目建設目標。3.7體胚苗發育技術運用。體胚苗發育技術已經有著廣泛運用,體胚苗技術較為高效且穩定,特別是對于針葉林樹木體胚發育來說具有明顯成效。把體胚放到利于其生長的環境之中,確保其穩定成長。然而體胚苗發育技術如今依舊需要進一步優化。

4結束語

總的來說,基于新政策與新技術的支撐,我國林業項目建設工作正在不斷發展。林業項目建設當中的林木種苗培育技術屬于林業項目建設工作中的關鍵要點,屬于我國林業項目建設的關鍵基礎保障,這就要求林業項目建設工作當中的工作人員應當基于當前的工作成果,依照地區實情,加強對林業項目建設中林木種苗培育的探索研究,為我國林業項目建設奠定有效基礎,確保所培育種苗的質量可以達到林業項目建設的要求,進而提升我國的森林覆蓋率,繼而為林業項目建設提供有效動力。

參考文獻

[1]王德俊,錢正昊,劉相宜.林業項目建設與生態項目治理工作分析[J].林業建設,2017(06):2.

[2]劉肖并,李余賈,劉方一.基于生態文明視角下的造林項目成本核算分析工作———以北京市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工程為例[J].林業經濟,2018,41(03):119-124.

作者:曹靜文 單位: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林木種苗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