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思想情感教育論文

時間:2022-07-21 09:24:29

導語:高中歷史思想情感教育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思想情感教育論文

一、高中歷史教學滲透思想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思想與情感教育是歷史教學三維目標之一,應當與教學設計、教學組織有機融合起來。強化思想情感教育對學生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一是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素質教育推行已有較長時間,其中重視學生思想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學生的素質發展不僅包括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還應當包括正確人生理念的形成。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理念,這都要通過思想情感教育。因此,在歷史教學中強化思想情感滲透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在要求。二是強化學生成長的引領。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對世界萬物都有著自己的獨特觀點,有些是正確的,有些也是片面的。因此,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準確把握歷史發展規律,是學生成長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在歷史教學中,強化思想情感滲透能夠為學生的成長發揮正確的引領,始終以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理念引導學生健康成長。三是抵制不良思潮的需要。高中生在生活學習中經常遇到一些不正確的思潮,拜金主義、狹隘民族主義等,這些方面會對學生的成長具有一些誤導。重視學生歷史學習中的情感思想滲透,能夠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思維方式、思想觀念看待社會發展、看待歷史與未來,對不良思潮旗幟鮮明地進行反對,這也是重視思想情感教育所產生的最為直觀的成效。

二、高中歷史教學滲透思想情感教育的主要路徑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強化思想情感滲透,切不可采取教師口頭說教的方式。這樣的教學形式顯得非常單薄、蒼白和生硬,學生在教師的口頭說教中不僅無法有效領悟正確的理念思想,反而會產生逆反心理。因此,教師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巧妙設計教學環節,著力營造恰當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才是滲透思想情感的最佳路徑。筆者在教學中重點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高中歷史教學應當高舉愛國主義旗幟

愛國主義是歷史教學最為重要的思想情感,當代中學生正處于繼往開來的重要時期,他們將要承擔起壯大中華民族的重要職責。因此,對學生開展思想情感教育首要任務是進行愛國主義熏陶。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較為迅速,各種思潮良莠不齊,歷史教師應當堅定不移地推動愛國主義教育不遲疑、不減速,讓愛國主義成為歷史教學中最為有效的旋律。筆者在教學中充分發掘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突破,例如《偉大的抗日戰爭》一課教學中,筆者從兩個角度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首先通過多媒體演示數字圖表的方式,讓學生直觀了解八年抗戰對我國人民生命財產造成的巨大破壞,并出示了一些圖片,有萬人坑、南京大屠殺等,這些圖片在學生中激起強烈的憤慨,大家心中充滿了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筆者乘勢引導學生將話題轉到當前我國軍隊現代化建設的成就方面,從遼寧號戰艦、正在建設的航母、第四代新型戰機、精確制導武器等,介紹我國軍隊國防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讓學生明白中國人民落后受欺侮的時候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強大的中國正在屹立于世界東方,我們不僅有能力維護自身的安全和領土完整,而且也會成為維護世界和平非常重要的力量。在這樣的教學環節,愛國主義思想始終是蘊含的情感主線,每一位學生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二)高中歷史教學應當強化愛黨思想教育

實踐證明,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趕跑了日本侵略者,消滅了剝削制度,開展了改革開放,綜合國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黨在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充分滲透愛黨教育,將黨的貢獻功勛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多地了解。例如在《一國兩制的偉大構想及其實踐》教學中,筆者帶領學生一起回顧了香港回歸談判的艱辛歷程,一起重溫了港澳回歸時震撼人心的場景。從這些內容的回顧中進一步延伸到我黨和黨的領導人在港澳回歸方面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引導學生討論為什么能夠順利收回港澳。學生通過軍事、經濟、政治等多方面因素和力量的分析,最終得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已經將中國建設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正因為有了這樣的背景和基礎,港澳才能順利回歸,在教學中有效強化了愛黨的思想教育,讓黨的形象在學生心目中高大起來。

(三)高中歷史教學應當重視時事政治解讀

高中生在學習中一定要家事國事事事關心,千萬不能做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死讀書之人。歷史教師要在教學中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拓展時事政治方面的知識,和學生共同解讀探究的過程中強化思想情感教育,這樣也可以取得較好的成效。例如在《王安石變法》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分析王安石變法和我國當前以為首的黨中央正在推行的經濟與政治制度改革有著哪些異同點。學生經過分析,在教師的點撥引導下,總結出了兩者變法目的都是為了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所不同的是王安石的變法活動是為了維護統治階級權益,為了緩和統治階級與人民群眾的矛盾,而我國當前所進行的經濟制度改革是為了提高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條件、增強發展速度與質量等為目標,其根本出發點是為國家和人民謀長遠打基礎。在這樣的對比分析中,學生深刻領悟到其中蘊含的思想與情感,對當前黨中央推行改革的決心力度充滿敬佩之情,也自覺擁護中央的決策決定,受到了很好的思想教育。

(四)高中歷史教學應當就地取材滲透思想

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不一定片面追求高大上,可以就地取材,以學生身邊事、身邊人、身邊發生的變化為原型進行思想教育,也可以取得較好的成效。例如《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成就》教學中,教師可以從大的方面,如國防科技、航空航天科技等方面選取一些成果來體現我國科技的變化與發展,還可以從身邊的事物入手,同樣可以讓學生從小的角度折射出整個科技發展的進程。如我們身邊常用的智能手機、網絡終端、智能電器、集成控制系統等,這些方面看似屬于小的運用,實際上與整個科技的發展進步一脈相承,抓住了這些內容同樣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科技發展的巨大成就。

三、高中歷史教學滲透思想情感教育的思考

一要始終堅持主旋律引領。要把愛國主義、愛黨愛社會主義教育作為主旋律,堅定不移推進下去,這是每一位教師應當恪守的底線和原則,以正能量引領學生健康成長。二要營造思想教育的氛圍。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滲透,一定要在恰當的氛圍中進行才能取得良好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情境渲染、師生互動等方式,營造教學的良好情境,達到更好的效果。三要補充大量的教學信息。在歷史教學中強化思想情感滲透,必須要搜集大量的教學信息,可以通過學生自主搜集與教師多媒體演示相結合,讓課堂充滿生動的信息,這些方面對提高思想情感教育成效都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作者:楊勝利 單位:江蘇省邳州市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