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關鍵詞”教學法研究

時間:2022-01-06 09:54:23

導語:高中歷史“關鍵詞”教學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高中歷史“關鍵詞”教學法研究

摘要:在高中的歷史課堂教學中,“關鍵詞”教學法得到廣泛應用。這種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歷史;“關鍵詞教學法;應用

在高中歷史課堂上,“關鍵詞”教學法能夠突出文章的重難點,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基本內容,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文章閱讀。下文就簡單地分析“關鍵詞”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

一、歷史“關鍵詞”教法的基本概念

高中的歷史學科中,教材中的內容比較復雜、文字量大,同時每一節課堂中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很多。加上課堂時間有限,老師雖然想對學生進行知識拓展,但是因為教學目標等各種限制,最后只能按照課本知識進行傳統教學,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了教學效率。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采用“關鍵詞”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將歷史教材中所涉及的歷史概念、線索、階段、時間、事件概括出來。通過幾個關鍵詞有效地將歷史的脈絡進行清晰解析,學生能夠通過“關鍵詞”很好地將重要的知識點進行標記,并進行記憶和學習,通過關鍵詞有效地銜接和切入重要的歷史事件和史實。在歷史教學中,通過對文章的重難點內容進行關鍵詞的發現、提取和運用,就是我們所說的“關鍵詞”教學。

二、“關鍵詞”教學法在高中歷史課堂中的應用方法

(一)課前進行預習,初步掌握“關鍵詞”

為了能夠在高中歷史課堂中運用“關鍵詞”教學法,首先應該要引導學生提前進行教材內容的預習,使學生能夠初步了解課本的基本內容。高中歷史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比較多,若是上課之前由學生自己進行課文預習,學生容易覺得課文內容枯燥無味,漸漸地對歷史這門學科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因此,在課前老師可以將課堂所要講述的知識點打印出來,發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預習,同時也能夠對課堂內容有整體的掌握,并在初步學習的基礎上提煉出關鍵詞,這樣學生能夠根據關鍵詞進行課文預習,確保能夠保持對歷史的學習興趣,從提取的關鍵詞進行課文內容的概述,從自我概述的過程中找到學習歷史的興趣,進而形成帶著“關鍵詞”進行預習的習慣,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

(二)課堂上師生進行“關鍵詞”探討

學生經過預習,初步能夠確定課堂上歷史教學的關鍵詞。在此基礎上,學生基本能夠對教材內容有初步的理解,但是也會存在一些缺漏和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課堂中,教師要進行重難點講解,使學生能夠對歷史知識進行聯系學習,提煉出中心內容,同時在整體結構上進行歷史脈絡的掌握。值得注意的是,在課堂中,教師對學生進行知識講解的同時,也要和學生一起進行知識探討,使學生能夠在討論和交流的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困惑,使學生能夠掌握基本的主干知識,同時將重難點進行重點學習,記住相關的歷史階段和時間。關鍵詞的確立,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進行歷史知識學習、理解和運用,關鍵詞作為歷史學習上的主要切入點和突破口,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關鍵詞”教學法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更好地掌握教學目標,也能夠使課堂教學更加簡潔明了,教學整體更加有梯度和層次。除此之外,整個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融洽,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和思考。學生通過預習、交流和溝通,自動進行問題思考,能不斷地提高歷史素養,提高歷史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

(三)總結與延伸

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關鍵詞學習方法之后,教師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引導學生總結和比較“關鍵詞”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然后通過不斷的練習,使學生逐步習慣使用關鍵詞進行歷史知識學習,并對歷史社會中出現的現象進行知識解釋。教師還可以進行情景模擬,幫助學生進行關鍵詞的使用、理解和掌握,從而使學生靈活運用關鍵詞。在課后的練習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通過關鍵詞進行知識理解和鞏固,使學生能夠對學到的知識進行串聯理解。在自我復習中,學生要將課本中不同章節的知識點通過關鍵詞進行梳理和學習,要理清楚關鍵詞之間的內在聯系。同時,利用關鍵詞進行知識點的穿插,學生自己建立起整體的歷史框架,然后進行整體的歷史知識學習。

三、“關鍵詞”教學法存在的問題

(一)確立“關鍵詞”時包含主觀性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使用“關鍵詞”教學法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主觀性強。確定好關鍵詞才能夠在課堂中的教學中發揮關鍵詞的發散、突破和聚焦作用。但是在確定“關鍵詞”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根據主觀意識進行關鍵詞的選取。雖然這些關鍵詞是根據教學內容和課程的標準要求進行確定的,但是因為學生自身的能力和歷史基礎不同,教師對歷史教材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力也不同,所以在確定的關鍵詞中也存在一定的差異,最終確定下來的關鍵詞并不一定都是最準確和恰當的,也并不一定都是完全符合課程目標的。可以說,關鍵詞確定過程中產生的主觀性將會影響“關鍵詞”教學法在歷史課程中的應用。

(二)適用范圍有限

使用“關鍵詞”教學法雖然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學習,但是其自身也存在著一些缺陷,并不是所有的歷史知識都能夠用“關鍵詞”進行穿插。有些歷史教材內容無法使用一兩個關鍵詞進行概括和總結,比如說歷史事件通過時間進行記憶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無法進行關鍵詞的提取,主要的學習方法就是先記住關鍵的時間點,然后將不同時間段發生的歷史時間進行穿插記憶和學習。因此可以說“關鍵詞”教學法的適用范圍有限。

(三)“關鍵詞”延伸學習有風險

“關鍵詞”教學法能夠幫助教師和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拓展和延伸,但由于歷史知識自身具有開放性,老師在用“關鍵詞”教學法進行延伸教學時要把握一個“度”。不能無限地進行知識延伸,否則會加大知識的難度和深度,比如說,在一節課上,因為鴉片戰爭的歷史事件,教師延伸出之后簽訂的各種條約,就是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的學習特點,將兩節課的教學內容合并為一節課內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壓力,無法完全吸收教師延伸的知識。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中,需要通過對學生進行知識積累的訓練,使學生提高基本的思維能力,進而掌握一定的“度”,再對學生進行知識延伸。

四、結語

“關鍵詞”教學法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或者說是策略,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進行自我學習,同時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使學生能夠對知識進行吸收和創新,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和效果。雖然在實際的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點,但是教師可以通過經驗,不斷地改進教學方式,使學生能夠樹立自主學習的意識,引導學生進行探索、實踐和總結,使“關鍵詞”教學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優勢。

作者:四朗曲西 單位:西藏昌都市第一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周丹.信息時代下高中歷史課程教學淺談[J].現代企業教育,2014(12):244-245.

[2]張娜.讓高中歷史課堂更高效———以《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教學為例[J].學周刊,2015(25):132-133.

[3]錢洪潮.高中歷史核心概念的界定與教學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1(10):52-55.[責任編輯張敬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