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時間:2022-12-06 09:16:15
導語:高中歷史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歷史是對人類過去的發展史的回顧和總結,掌握了高中歷史知識不僅可以知道歷史的發展和演變,同時也可以借鑒歷史知識為當下的問題提供依據和參考,這也是對學生自我素質的一種鍛煉。因此,高中歷史教師不僅僅是讓學生回憶過去,而更應該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創造美好明天。
關鍵詞:高中歷史;創新能力;培養
社會一直在譜寫著歷史,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的進行更新,因此,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時,應該進行改革和創新,讓歷史的教學不再是純粹的歷史知識教授,機械枯燥的記憶,而是對當下的發展具有參考和借鑒意義,讓學生在歷史的基礎上進行創新。
一、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解讀歷史
高中歷史是研究已經發生的事情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結合教材內容,創設相應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學習,從而促使學生去真正的認識歷史,掌握歷史的學習方法,通過學生的思考和探究,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在進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學的時候,傳統的教學模式一般是給學生灌輸一遍教材的內容,然后讓學生去記憶其中的主要知識點,這就使得學生對于歷史的探究能力比較薄弱,不會去進行主動的思考和學習。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可以用問題引導學生:“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異同?”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考,然后將自己的理解好想法寫下來,這樣,對于同一個問題,學生有著不同的理解。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可以讓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去尋找三個朝代的政治異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解讀。歷史是已經發生事情的實踐回顧,同樣對現在有著借鑒的意義,可以引發學生的多角度思考,有的學生認為三個朝代政治制定逐漸發展完善,走向成熟,有的學生認為“三朝都是以禮治國”,通過問題情景的創設,可以掌握學生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去解讀歷史,懂得歷史的含義。從而多方面的培養學生,讓學生在歷史的基礎上正視自己,體現出歷史知識的價值。
二、運用適宜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獨立思維
高效的歷史教學課堂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高中歷史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時間,開發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在自我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的提升。比如在進行“辛亥革命”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進行有關歷史史料的收集,讓學生通過史料的學習,自主的去探討“辛亥革命”這一歷史事件的影響及意義,有什么是需要學生進行反思的地方,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分組討論,共同分析、探討結果,教師對學生的結果進行評定和總結。讓學生自主去學習和探究,可以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當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歷史學習的時候,就會發現歷史知識其實涉及的領域非常廣泛,幾乎無所不包,這就使得學生可以進行靈活的學習和運用。因此,高中歷史教師要引導學生思維的遷移和拓展,具有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積極的進行思維拓展,找到自己適合的學習方法和技巧。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的精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學習,讓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分析、總結,找出其中的重難點,教師也要進行引導和鼓勵,促進學生質疑精神、探索精神的發展。
三、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科技的進步為人們提供了無限的便利,網絡的普及改變了人們的習慣。高中歷史教師也應該與時俱進,積極的轉變教學模式,尋求新的教學模式,積極的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創新,一些走在時代前沿的學生喜歡去網上找資料,閱讀和挖掘網絡中的優秀史料和論文。因此,教育部門和教師應該與時代接軌,進行基于網絡技術的交互平臺建設,讓學生和教師都可以進行相應主題活動的參加和討論。比如進行一個主題為“中國引發鴉片戰爭的起因”的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資料的收集和分析,在平臺上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和別的學生進行互動,對問題進行深入而有力的探究,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有著廣泛的運用,教師也可以制作一些微課程,給學生還原歷史事件的情境,讓學生在歷史的氛圍中,進行知識的學習和研究,通過歷史的現象挖掘其本質,發掘其中的現實意義,提高學生的知識聯系實際的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四、組織各類歷史實踐活動
傳統的歷史教學常常在課堂上進行歷史知識的講授,這就導致了學生面對枯燥的知識很難提起學習的興趣,教學效率不高。其實歷史知識非常豐富多彩,生活中有關歷史的古跡、節日很多,教師可以結合教學的內容,組織學生參加歷史實踐活動,讓學生從實踐中,更加容易的去理解課程,掌握歷史的知識內容。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學生參觀歷史古跡,歷史文化展覽活動等,也可以讓學生在生活中,多進行觀察,進行當地的歷史風俗考查。內容豐富、多姿多彩的實踐活動也可以是有關歷史主題的演講比賽,歷史事件的論文探討等等,有利于提高學生歷史素養,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歷史教師都可以在教學中進行嘗試,其實歷史的教學講求靈活多樣,如果只是簡單的課本文字敘述,或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歷史事件,學生很快就會失去興趣和內心,教學效率低下,因此,教師應該讓學生多進行實踐活動,通過切身的體會來促進學生對歷史的熱愛和激情,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積極的學習,促進整個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
五、結論
總的來說,新課程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提讓學生進行充分的思路,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能力,提升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作者:周菊萍 單位:江蘇省寶應縣畫川高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吳華.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歷史教學探索[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17(09)
[2]張晶.新課程高中歷史教學創新方法探討[J].中學教學參考.2016(19)
[3]栗志亮.高中歷史教學中發散式教學法的應用[J].高考.2017(06)
- 上一篇:初中歷史情境教學途徑分析
- 下一篇:高中歷史人性化課堂教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