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綜述
時間:2022-01-18 08:58:52
導語: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綜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歷史教學生活化的意義
所謂“知歷史,明事理”,歷史對人類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如何將歷史教學變得更加豐富有趣,利于學生學習和理解成為當下歷史教學的重要課題。目前,歷史教學開始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提倡“歷史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即將歷史將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們在生活中處處發現歷史的“痕跡”,這樣不僅能夠使教學內容更加生活化,有利于學生理解,而且還能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生活中運用到歷史知識,使歷史知識不再存在于書本中,而是真正的得以運用,讓學習歷史更加有趣,更加有意義。
二、歷史生活化的概念
“生活化教學模式”是指教師通過將生活中的事件或現象與課堂教學聯系在一起,將抽象的知識變得易于理解,促使學生們更好的理解課堂內容,并將課堂內容與生活聯系起來,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之中。而高中歷史生活化教學模式,顧名思義,指的是教師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選取有趣的事件或話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實現將歷史知識價值最大化。
三、歷史教學生活化應注意的問題
目前,歷史教學生活化已經被普遍教師和學生認可,然而,在具體教學中,依然需要教師進一步對如何更好的讓歷史知識融入生活,如何使建設更有趣、更高效的生活化教學模式進行探索和研究。筆者認為,對于歷史教學生活化教學模式可以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教學方式方面。1.打破固化的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傳統的教學模式大多是以教師為主,通過課本教學來“讀”歷史,學生只是被動的將歷史知識“背”下來。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們大多只能夠了解一些淺顯的歷史脈絡和少許歷史人物,無法真正將歷史知識與生活聯系起來。只有學生主動去將歷史與生活進行聯系,歷史生活化教學才有意義,否則,歷史教學生活化變會變成只是在原有的歷史課本上多加了生活的例子而已,并不能起到讓學生將歷史融會貫通到生活中的作用。因此,教師應該提倡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們組成歷史討論小組,讓小組內的同學們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一些感興趣的事情,自主搜集相關歷史材料,然后進行小組討論,比較歷史中相關場景或任務等,然后在老師和學生們面前進行分享,分享結束后,老師對每組的分享內容進行點評。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們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促使學生們主動觀察生活,將歷史與生活結合起來。2.改變枯燥的教學方式教師應該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出發,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提升課堂教學趣味性。例如,可以采用將歷史與情景劇聯系起來,讓同學們組成小組,自行選擇歷史事件,并將歷史事件通過創新的方式變成當下的現代生活場景,通過情景劇的方式演繹出來,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們的參與熱情,還鍛煉了學生們多方面的能力,并有效的促進學生們將歷史與生活聯系起來。(二)教學內容方面。1.削減教材政治化色彩當下的中學歷史多數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內容多是王朝的興衰和各類革命內容,這樣的教材與學生當下生活距離較遠,學生們無法很好的將這些內容引用到生活之中。因此,如果推動歷史教學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應該從歷史教材進行著手,削減教材中政治彩色的內容。2.增加生活化內容歷史教學中,教師應該采用多元化的教學題材,在原有教學大綱的教學思路下,將生活內容豐富到歷史教學題材之中。例如,通過對比法,將教學大綱中的歷史知識與現代生活中的一些熱門話題結合起來,引發學生思考和討論,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歷史知識,并且能夠學會如何借鑒歷史知識來判斷現代生活,提升歷史知識的價值。
四、具體操作案例
(一)教學目標。了解孔子的主要觀點,結合生活實例,探索孔子的觀點在當下生活中的應用。(二)教學內容。孔子的主要觀點:核心思想是“仁”。仁即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應該互相愛護,和諧相處;實現“仁”,就需要做到待人寬容,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教學方式。視頻解析、情景劇表演、分小組談論等。(四)教學過程。1.通過生動的動畫展示孔子的主要思想,例如: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他認為仁就是愛人,要求人與人之間要互相愛護,融洽相處;實現“仁”,要做到待人寬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2.讓學生探索生活中運用到孔子思想的事例。例如,擁擠的公交車人們如何避免發生因為摩擦而發送的口角。3.課堂分組情景劇表演。讓學生根據生活中的事例編排成情景劇進行情景再現。4.小組討論,最后升華主題。
五、結語
可喜的是,目前,人們普遍認可歷史的意義,歷史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歷史教學生活化是當下優化傳統歷史教學方式,是歷史價值最大化的趨勢。
本文,通過總結歷史教學生活化模式中應該注意的問題,來拋磚引玉,促使學校、教師等對歷史教學的優化引發更多思考和探索。希望更多的教師和學生參與到歷史教學的研究和探討之中,讓歷史教學變得更加生動,讓歷史真正走進我們的生活。
作者:田婷 單位:海安縣南莫中學
- 上一篇:高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
- 下一篇:如何讓初中歷史走出副科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