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地理學在高中歷史的作用

時間:2022-04-17 08:30:29

導語:歷史地理學在高中歷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地理學在高中歷史的作用

一、自然氣候知識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自然氣候指的是歷史上氣候的變化及其地理環境的影響。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入自然氣候方面的知識,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如,學習“古代希臘民主政治”這一內容時,筆者便將此時期歷史上的自然氣候知識結合起來給學生講解這一部分的內容:由于希臘地區的自然氣候的影響,導致了古希臘的政治、文化等的形成。希臘位于地中海東部,海洋面積廣大,小島星羅密布,且此地的氣候為“地中海式氣候”,具備該氣候的典型氣候特征:冬季溫暖多雨,夏季干燥少雨,這種氣候特征非常適合各種經濟作物的生長,且優越的航海條件也為該國家發展航海業提供了便利條件,致使從事海外貿易人員眾多。如此一來,該國的國家氛圍就與此時期其他國家不同,海外貿易的發展使得古希臘的人們敢于冒險、開拓進取,且他們在同別人交往的過程中,也形成了比較平等自由的思想,這些都為“古希臘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若是將自然氣候知識與教材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對學生掌握知識有極大幫助。高中歷史教材中“發達的古代農業”、“開辟新航路”等內容,教師也可以結合自然氣候進行講解,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這一部分的內容。

二、河流湖泊的變遷等地理知識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關于河流等的治理與建設成為歷代君王所特別關注的事項,其不僅影響到百姓的生活,還影響到君王的統治。因此,將歷史地理學中的河流胡海等知識與歷史知識結合在一起,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比如,學習“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這一內容時,講到“大禹治水”時,筆者便給學生講解了關于治水的相關知識,讓學生明白河流與農業的關系;講到“戰國時期”的知識時,筆者又給學生灌輸了關于“都江堰”的知識:李冰主持修建的這一工程,對于當地農業的灌溉、防洪等都有極大幫助,正是因為這一工程,古時候的四川才會被稱為“天府之國”。這對之后學生理解三國時期的知識也有幫助。再比如,學習“發達的古代農業”這一內容時,涉及到歷史上治理黃河的內容,教師可以在講課的過程中,給學生講解關于黃河在歷史上歷次泛濫并被治理的過程,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明白治理黃河的重要性:黃河的發源地在青海省,流經黃土高原,該地區土質疏松,容易被侵蝕嗎,因此,黃河流經此地便會攜帶大量黃沙,在流經華北平原時,就會使泥沙堆積,從而致使河床上升,形成懸河,這對當地人民的生活會產生極為不利的影響,也會嚴重影響到下游地區農業的發展。鑒于此,歷史上關于黃河的治理有大量記載,漢王景治黃河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黃河地區出現了比較穩定的局面,這就為之后北方人民的穩定生活奠定了基礎。教師在教學中,將這一知識灌輸給學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歷史知識。

三、地形土壤與植被等地理知識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擁有大量領土,南北跨度較大,氣候類型也就因此多種多樣,且中國的地形較多,導致土壤類型多樣,這就為中國多樣的經濟提供了前提條件。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將地形土壤與植被等地理知識滲入到高中歷史的教學中去。比如,學習“古代商業的發展”這一內容時,教材中提到了“茶葉”,茶葉在宋代之后,成為重要的對外經濟作物之一,教師在講解這一知識時,便可以借助地形與土壤的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南方地區多山地、丘陵,且該地區的土壤大多數都是紅色土壤,黏性極強,非常適合茶葉的生產。因此,南方地區便一直成為我國比較重要的茶葉產地。教師在教學中,將土壤方面的知識滲入到歷史知識的講解中去,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為何我國各地的經濟作物不相同這一知識。再比如,學習“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這一內容時,筆者給學生講解了“絲綢之路”以及絲綢之路為何消失的相關知識:由于人口增多,植被破壞嚴重,因此,絲綢之路經過的國家逐漸消失,在此地居住的人民也逐漸搬遷,這就說明了植被對經濟的發展也有極大影響。教師在教學中,應灌輸給學生這些地理知識,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歷史走向,也能促使他們更加全面地思考問題。俗話說:文史不分家。學生掌握歷史地理學方面的知識,對他們深入理解地理知識極有幫助。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善于將歷史地理方面的知識滲透到課堂中去,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

參考文獻:

[1]陸則汶:歷史地理知識與歷史教學聯系重要性一得[J].寧德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04)

[2]張熙峰,張熙堂:重視史地聯系教活中學歷史[J].歷史教學,1994(08)

作者:周穎 單位:浙江諸暨海亮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