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的作用
時間:2022-04-17 08:41:58
導語: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的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初中歷史教學對于歷史圖片越來越重視。在歷史教學中使用歷史圖片有利于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使用歷史圖片時,教師應配合必要的講解,以協助學生進行記憶加工;應根據教學意圖,選擇少而精的歷史圖片;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歷史圖片的方法;還應提高學生對歷史圖片信息的關注度。
[關鍵詞]歷史圖片;初中歷史教學;優勢;思考
對于初中生來說,歷史是一個全新的人文學科。喜歡它的學生,對歷史中的故事充滿了興趣,不喜歡它的學生認為歷史時間大多離現在很遠,沒有相應的歷史環境,不容易理解和記憶相應的歷史內容,因此缺乏學習興趣。尤其是初中生此前極少接觸系統的歷史知識,因此,很難迅速形成歷史知識的框架結構。但是,在現代多媒體設備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引入視頻、歷史圖片、歌曲等教學媒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其中,從使用頻率和效果來看,圖片教學法是師生們最喜歡的教學方法之一,有方便省時、簡明易懂、生動形象等優點。從類型來看,歷史圖片包括歷史文物圖片、歷史照片、歷史漫畫、歷史地圖、歷史圖表等。歷史圖片的特性就是圖片中含有歷史信息,重現某個歷史場景,以鮮明的圖片形象幫助學生在一定的歷史環境中去理解歷史,而不是從現在對過去生搬硬套地理解。但是教師使用歷史圖片并非是隨心所欲的,應有所取舍,要充分注意歷史圖片的優點和使用誤區,從而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吸收。
歷史圖片能夠生動形象地幫助學生去了解某個歷史人物、事物,在教學中,有時一張優質的歷史圖片勝過千言萬語。因此歷史圖片在教學中的使用符合了初中生現階段的認知特點,同時也順應了當前課標中對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要求。歷史圖片總是比較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圖片生動直觀,容易激發學生興趣,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圖片記憶屬于感覺記憶中的一類,在楊治良等編著的《記憶心理學(第二版)》一書中,曾經根據過去已有實驗,將圖像記憶和聲象記憶進行比較,相比之下,圖像記憶具有鮮明的形象性、耗時較短、記憶容量更大等優點。歷史圖片教學能夠充分利用人們記憶思維的特點,以生動鮮明的形象刺激學生的圖片記憶思維,讓學生通過歷史圖片,感知歷史環境,對歷史知識加深理解。由于初中生尚未建構足夠完善的歷史知識體系,所以文字描述往往很難讓學生建構相應的歷史環境和架構。在歷史教學中充分利用歷史圖片,結合教師授課,實現教學重難點的突破,有助于學生將圖片所涉及的歷史知識變成長時記憶,進而加深理解。近幾年來,初中歷史教學對于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越來越重視。無論是課本中歷史圖片的增加,還是考試中歷史圖片的增加,其實都適應了《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于學生能力的要求,都提出了要讓學生能夠了解圖片形式的歷史材料,“提高歷史的閱讀能力和觀察能力,形成符合當時歷史條件的一定的歷史情景想象”,并“初步形成重證據的歷史意識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對歷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學會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因此,近年來各地的歷史中高考中,都加大了對歷史圖片的考查。從2000年到2016年的泉州歷史中考卷中,歷史圖片的數量由少到多,并且近年來基本上保持著十余張圖。在2017年福建省中考統考的歷史試卷中,也有12幅歷史圖片。以圖為題,這是近年來歷史中考的發展方向。圖片不再限制于書本上出現的歷史圖片,其來源更加多元化。這些變化正適應了《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所提出的能力要求。因此在教學中加強對歷史圖片的引用,不單純是從學生的認知記憶特點出發,更是適應了課標要求。
二、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用的建議
盡管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使用有許多優點,但是隨意使用可能會造成反效果,因此教師應對使用的歷史圖片精挑細選,認真安排。下面結合相關認知理論和筆者自己的教學經驗,提出一些建議。1.使用歷史圖片時,教師應配合必要的講解,以協助學生進行記憶加工由于圖像記憶屬于瞬間記憶,如果教師沒有及時幫助學生進行必要的歷史教學和講述,進行一定的信息加工,學生很容易忘記。根據加涅的“信息加工”理論,學習是一個信息加工的過程。當學生受到環境中的特定刺激時,“來自環境的刺激信息經感受登記器作短暫的寄存,此時貯存原先刺激的某些主要特征。然后通過選擇性直覺進入短時記憶。能保持的信息項目可能要經過內心默默復述在隨后的階段,信息經過語義編碼的主要轉換而進入長期記憶,即進入長時記憶的信息根據其意義來貯存”。而歷史對于初中生來說,尤其是初一新生來說,基本上是全新的學科,他們尚未具備完整的知識體系,無法靠自己去完成記憶加工。因此教師在使用歷史圖片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進行講解,明晰教學意圖。2.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意圖,選擇少而精的歷史圖片選擇歷史圖片有兩大原則,一是貼近教學目標,二是不宜過多。歷史圖片的使用實際上是為了實現某一教學目的??紤]到學生的記憶認知水平和特點,教師在選擇歷史圖片的時候,切勿為了噱頭,盲目使用太多歷史圖片,盡量減少無關圖片的使用。圖像記憶的優勢在于其鮮明的形象性,如果圖片太多,學生的注意力可能放在其他無關事物上,導致本末倒置。與此同時,在同一課堂中過多使用歷史圖片則有可能分散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對圖片信息的有效加工減弱。因此,選擇少而精的歷史圖片在教學過程中是必要的。在這一點上,同樣是遵從了人們的“注意”心理認知特點。注意是指心理努力的集中和聚焦(Matlin,1983),這是一種有選擇性、轉移性和可分解性的集中。少而精的歷史圖片有助于學生集中精力,而歷史圖片的濫用只會導致學生分散注意力,不利于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3.使用歷史圖片時,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掌握閱讀歷史圖片的方法歷史圖片不同于普通圖片的原因就在于其“歷史性”,教授學生讀取歷史圖片的方法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需要注意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圖片講授知識點,有意引導學生從哪些方面注意歷史信息。例如北師大版九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活動課第15課《“漫畫”歷史》,教師可先展示書本中的《工作付酬的美國》《盟國團結海報》兩張歷史漫畫,然后讓學生通過這兩幅歷史漫畫的信息找尋方向,總結出從歷史漫畫中獲取信息的方法。學生總結出歷史圖片的信息來源為圖片文字(標題和圖中文字)、特殊歷史符號、人物或者某些事物的形象、背景等。實際上歷史漫畫作為歷史圖片中的一種,所總結的方法同樣適用于所有歷史圖片的解讀。將圖片中的所有信息與歷史事件相結合,往往能夠找出相關歷史來源。在中考中,學生往往要面臨著從未見過的歷史圖片,而歷史圖片的試題中,大部分都需要學生能夠判斷出相關的歷史事件。因此引導學生學會閱讀歷史圖片有其現實必要性。4.使用歷史圖片時,教師應提高學生對圖片中歷史信息的關注度2016年筆者在《“漫畫”歷史》的活動課教學中,進行了創新性嘗試:一是圖片找茬,二是半成品歷史圖片完善。這兩種歷史圖片教學方法,避免了學生在歷史漫畫創作過程中過分糾結于造型創作,并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歷史圖片信息的創作中。在講授《“漫畫”歷史》一課時,筆者曾嘗試讓學生課前創作歷史漫畫,結果由于學生對歷史信息不夠熟悉,導致在創作過程中出現了歷史信息錯誤。比如學生創作的《手撕法西斯》(圖1)中,當時的中國政府是“中華民國”政府,因此學生所用旗幟出現了錯誤。對此,在課堂上學生可以有效找出錯誤的歷史信息,并指出適當的歷史信息。圖片找茬旨在幫助學生理解歷史圖片的歷史信息應符合相關歷史事件所處的歷史條件,從而強化學生對歷史圖片信息的敏感性。而半成品歷史漫畫創作則是通過學生在現有的半成品歷史漫畫中,加入適當的歷史信息和歷史形象,使它能夠表現某個歷史事件。在第15課《“漫畫”歷史》的教學中,筆者創作了半成品漫畫《背后一刀》(圖2),反映了“二戰”中的偷襲事件。在課上,學生先進行小組討論,然后根據他們想要表現的歷史事件,利用漫畫手段,填入相關歷史信息,使其他人能夠一目了然地解讀出相關歷史事件。在實踐過程中,學生通過加入不同國家的國旗、特殊符號、文字等方法,表現出二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德國法西斯突襲蘇聯等歷史事件。在此過程中,學生興致較高,并且他們能夠從夸張的人物形象、歷史符號和相應文字及背景等方面來解讀歷史圖片。事實上,在往年的泉州市歷史中考中,都會有一道含有歷史圖片的辨析題,解答此題型最重要的步驟之一便是解讀歷史圖片是否與題目相吻合。圖1手撕法西斯圖2背后一刀近年來,歷史教育對學生解讀歷史材料的能力越來越重視,歷史圖片在初中歷史教學中也隨之越發受到重視。要充分發揮歷史圖片的優勢,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特點,根據教學意圖,精選歷史圖片,加強與學生的互動,通過自身的講解來加強學生的吸收、記憶和知識建構。但更重要的是,在講解歷史圖片內容的同時,應協助學生掌握解讀歷史圖片的方法。
作者:陳丹妮 單位:福建泉州第三中學
- 上一篇:微課程在高中歷史教學的作用
- 下一篇:歷史故事在初中歷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