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在園林設計中的呈現

時間:2022-09-24 09:54:32

導語:歷史文化在園林設計中的呈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歷史文化在園林設計中的呈現

1歷史文化概述

歷史文化是指一定時期物質和精神的成果。對于一個城市來說,歷史文化是城市不斷發展的精神動力,是人們代代相傳的歷史積淀。從內容上來說,歷史文化包括自然環境、城市形態、城市建筑物、城市生活特征、歷史人物和事件。自然環境是指城市中的山水、動植物等,這些雖然是自然因素,但在城市建設中,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人工痕跡,成為城市的特色歷史文化景觀。城市形態,即城市的道路、地標等,園林設計師通常以這些為題材呈現城市的歷史文化。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有價值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是凝固的歷史,是城市歷史文化的積淀,包括房屋、陵墓、亭臺樓閣等。通常我們對城市的生活關注較少,然而這恰恰是最有價值的文明,是設計師從生活的角度出發,是城市不同情趣的展現。歷史人物和事件與城市的文化發展緊密相關,使城市更加具有歷史氣息,如名人故鄉通常有名人的雕塑;歷史事件反映了城市的歷史,使城市彰顯獨特的歷史意義,如沈陽背部柳條湖地區的“九一八事件”紀念碑。

2城市公園中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

2.1能夠讓觀眾了解歷史

城市園林中蘊含著一定的歷史文化,通過觀察能夠讓人們了解歷史,獲得情感的升華,同時,人們在欣賞公園中的建筑時可以回憶歷史、反思歷史,升華成精神認同,發揮教育功能。在城市公園設計中要有明確的道德方向,如痛斥侵略者的侵華戰爭、歌頌民族英雄等。如南京大屠殺期間,日本侵略者殺害30多萬手無寸鐵的同胞,造成史無前例的戰爭災難。因此不能忘記歷史,政府修建了21座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叢葬地紀念碑,以此提醒國人勿忘歷史,反映中國人民對歷史的態度,來這里參觀的游客能夠目睹和反思歷史中的“南京大屠殺”。

2.2能夠讓人們懷念過去和憧憬未來

設計師已經認識到歷史文化的重要性,逐漸成為人們的精神依托。在觀賞公園的過程中,人們逐漸尊重歷史。設計師通過獨特的建筑符號將歷史事件和文化呈現出來,依托市民的回憶和體會,讓市民的內心營造一種獨特的感悟。一個沒有歷史的城市是沒有任何吸引力的,現在、過去和未來緊密相關,因此,園林設計中的歷史文化成為人們的精神依托。

2.3可以作為城市園林的素材

城市文化不僅包括歷史建筑,其意義也不僅止于其想象。對于一座城市來說,文化是根,是城市中寶貴的歷史資源,為設計師們提供了豐富的設計靈感和素材,成為城市園林不斷發展的動力。園林設計者在設計時,首先把眼光投入到歷史遺跡及延伸的文化現象上,例如,規劃背景園林時可以考慮北京作為古都的歷史背景,如北京龍潭公園;以南京為例,可以依靠南宋古都的歷史設計園林。

2.4可以豐富園林的歷史內涵

公園是現代城市發展的產物,是人類文化的結晶。現代城市公園的設計體現了設計師對歷史文化的追求,它不是干枯的,而是豐富的、有靈魂的。有內涵的公園不僅僅是一些建筑、植物、山水,而是這些要素的整合體。一個城市的公園如果沒有利用城市的歷史資源,則這個公園是無意蘊的,游客過目就忘,城市的精神也不能彰顯。有歷史內涵的公園才是有生命的,才能融入市民的生活,才能給市民帶來精神慰藉。

3城市園林中歷史文化的呈現原則

3.1地域性原則

地域性是指城市所處地域的氣候、植被、地形地貌、歷史文化等。氣候具有獨特的地域性,與緯度、經度、海拔等因素有關,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如,我國北方地區冬季較長,冬季人們的活動受限,但也可以開展滑雪、滑冰等活動;南方地區夏季較長,人們多愛游泳。在園林設計中,設計師要根據地域的氣候特征開展園林設計,如,可以根據獨特的植物造景,設計獨特的園林景觀。地形包括平原、丘陵、盆地、河道、湖泊等,這些地形在形態上有獨特的美,如山西驪山華清池,背靠驪山,風景獨特。在我國北方多為平原,地勢平坦,而南方多山,地形崎嶇,設計師要從不同的地形出發,掌握園林的時空特征。植被是一個地域獨特的地理景觀,每一個地域的植被都是最原始的、最和諧的景觀。設計師在利用植物設計景觀時要考慮當地的氣候特征,選擇合適的植物。當然,設計師不能勉強把一個地域的植被強搬到另一個地方而破壞該地原有的植物景觀。文化是一個地域的精神傾向。我國有南北方差異,北方人務實,性格豪爽,文化粗放;南方人性格內向,情感細膩,文化較為精致。另外,南北方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文化,每個城市的文化都是唯一的,都有明顯的地域性。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區域文化之分,并且逐漸成熟,各區域形成獨特的文化,如齊魯文化、中原文化、吳越文化等。

3.2時代性原則

園林具有很強的時代性,在設計之初必須考慮為人服務。從歷史發展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園林設計水平也越高,內涵也較為豐富,相反在動亂時期園林發展緩慢。在現代社會,園林設計不僅要依據地形、氣候、民俗等,還要依靠現代科技,全方位地推動園林設計的發展,在肯定歷史的同時也要讓人們感受到園林的時代性。

3.3以人為本的原則

城市園林能夠展示城市文化、豐富市民的精神生活、提升城市的文化內涵。在設計時,設計師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要服務于人,滿足游客的休息、娛樂等需要。

4以遷西東山公園為例分析

4.1地理位置

遷西縣東山公園位于河北省遷西縣,西北部緊鄰建成區,北部靠灤河,西南與西山公園相望,南鄰南山公園。東山公園占地158hm2,形似蘋果,內部多為山,北部及西北為山體陡坡,中部有平坦谷底,是城市發展的預留地。其植被多為油松,且覆蓋率不均衡,有的山體裸露。公園沒有景觀建筑,北端有居民宅,中部為建設用地,村鎮建設向谷底延伸。

4.2自然環境

地質方面,遷西為山間盆地,為低山丘陵區,溝壑縱橫;氣候方面,屬于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常年為西南風,最高溫度40℃,最低溫度-25℃,年均降水量778mm;水源方面,遷西地表水主要有灤河、長河、清河等;植被主要有油松、側柏,果樹主要有板栗、蘋果、核桃。

4.3歷史文化資源

遷西境內有西寨文化遺址,有龍井關、喜峰口等險隘,著名的歷史人物有公孫瓚、韓當、馬永、戚繼光、石文華、吳沐卿等。另外,遷西地區還有重要的板栗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史書中遷西板栗有“紫玉”的美稱,遷西人民對板栗有獨特的情懷,既可作為食品,也可作為一種文化傳承。

4.4東山公園中的歷史文化呈現

4.4.1尊重地形

東山公園的地形見證了遷西的歷史,只有尊重地形才能更好地呈現歷史。遷西公園中的觀灤塔利用觀灤峰的地形,借鑒塔的經典造型,登塔可觀遷西山水,同時觀灤塔與周圍的松、楓等融為一體,風光秀美。另外,公園內還有市民的活動區,利用山體修建了自行車道,使游客可以在深林中體驗探險的樂趣。

4.4.2傳統設計手法的運用

在遷西公園中,設計者運用大量的詩詞、雕刻,利用景石、木樁等將其展示出來,讓游客能夠感受遷西的歷史,對歷史心馳神往。另外,東山公園內的觀灤摩崖石刻結合了書法、繪畫,把遷西的歷史和風土展示無遺,游客在觀賞過程中也可以自己題寫詩句,增強互動性。在東山文化廣場中,設計者利用現代設計手法將歷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結合,廣場中景觀墻、塑石碑刻等讓游客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呈現了悠遠的古文化。

4.4.3通古貫今

古時的遷西為兵家必爭之地,龍井關、喜峰口等以紅黃為基調,讓游客看到了古時的烽火。遷西文化紀念區的東山訪古讓游客似乎看到了遷西的變遷,以時鐘象征時間的推移,沿著木制道路前行使游客受到歷史的熏陶。

4.4.4歷史人物和事件的展現

在東山公園中有4個木制構架亭,構成“歷史長河”,左邊輔以浮雕,敘述遷西民間故事,展示歷史人物的一生,讓游客對遷西留下深刻的印象。

5結語

隨著中西文化的不斷融合,使得中國園林設計過分追求西化,浪費了我國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這對設計師提出巨大的挑戰。筆者以遷西東山公園為例,從地理環境、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的角度探索對園林設計的影響,以指導現代園林的規劃設計,促進歷史文化的呈現,豐富園林的文化內涵。

作者:曹鵬 單位:珠海華發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