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色彩控制研究
時間:2022-04-03 02:49:03
導語: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色彩控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歷史文化與公共設施不僅是城市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歷史、文化空間上的傳承。于城市而言,歷史文化名城中的公共設施系統是依附于整個城市環境而存在的,其中任何一種色彩因素的設計都需為城市環境的整體感而服務,為特定環境而服務;就使用人群而言,城市所特有的歷史文化背景、地域風貌也滿足了人們生活的物質基礎多樣化的需求。文章以保護城市歷史風貌為初衷,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對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系統的色彩應用進行研究,凝練出具有歷史文化名城風貌特色的色彩體系,顯性傳達歷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內涵。期望能夠為京津冀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系統的色彩設計與應用提供有效和實際的參考意見。
關鍵詞: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歷史風貌;色彩控制
2015年中央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同年,北京市規劃委托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開展了《京津冀區域文化遺產保護情況梳理及規劃建議》,在京津冀歷史地理研究及文化遺產資源脈絡梳理中發現,京津冀地區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古都城市圈和都城軍事體系所在地,是中國古代傳統城市營建文化最典型代表和最完整見證,是中國古代傳統官式建筑現存數量最多、最集中、規格最高的區域。目前京津冀地區在歷史文化資源所在區域進行旅游開發時,忽視了公共設施色彩應用的控制和管理,頻頻出現“色彩污染”的現象,嚴重破壞了歷史名城的歷史風貌。因此,盡快開展公共設施色彩的相關研究工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提供系統合理的色彩控制應用方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城市公共設施色彩設計概述
公共設施一詞最早起源于英國,英文表達為“StreetFurniture”,城市中的公共設施主要包括電話亭、交通指示、道路照明、公交站、垃圾桶、公共衛生間等,其功能被定義為為城市居民提供便捷、休閑、娛樂的公共設備。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公共設施設計中的色彩設計開始被重視,它從細微處體現城市特色,用色彩語言表達一座城市的歷史沉淀,與自然景觀相融合,是城市整體色彩的點睛之筆,對于豐富城市形象、凸顯城市個性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在進行城市公共設施的設計中,色彩的設計是其必要因素之一,通過色彩的對人心理的直觀感受,表現城市的文化和精神。第一,色彩對公共設施具有裝飾作用。如果沒有色彩做裝飾,公共設施將毫無生機,千篇一律,抹殺了城市的地域特征。色彩的裝飾性是不言而喻的,恰當的公共設施色彩設計不但凸顯城市獨特的魅力,而且可以更好提升城市整體的空間布局。第二,當代色彩的標識性已被人們所接受,因此特定色彩的公共設施設計不但起到美化裝飾之用,還在城市布局中起到導視的作用,即使公共設施與使用者相距甚遠,也能從周圍環境中輕易將其識別出。如天津的地標性建筑世紀鐘,全金屬材料構筑而成,主體色彩金、灰、藍色貼合造型材質,構成了一個完美的時空造型。因其夸張的造型和恰當的運用色彩裝飾,使整個城市在莊重之中顯出飄逸雋永,儼然成為了天津市的象征。
二、京津冀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色彩影響因素
1.氣候。《中國氣候總論》一書中提到“一地的氣候就是該地在長時間內的大氣平均狀態,或氣候是長時期內的大氣統計狀態。”。總體來看,對于氣候產生影響的主要方面包括:日照時長、降水多少、氣溫的高低等。在這些因素中,氣溫對于氣候影響是的最關鍵因素之一。尤其在京津冀地區,四季分明,早晚溫差相對較大,冬季時間相對較長。因此受氣溫影響,公共設施的色彩應用也有較強的地域性特征,色彩多采用溫暖的紅、黃、橘等暖灰色調。與此同時,在材料的選用上,也較多運用木材、粗面石材等給人以溫暖感覺的材料。第二,降水量。降水量的多少直接影響一座城市的整體環境色彩。例如,在中國南方地區,一年四季溫暖潮濕且多雨,在其進行建筑與公共設施的設計中就必須結合這一地區的特點,將降水的因素充分考慮在內,色彩的選用盡可能避免高明度、高純度色系,而是選擇一些優雅的灰色系。但是在京津冀地區,降水量相對較少,且冬天降雪較多,因此在色彩的運用上不宜使用無彩色系和明度過高的色彩。第三,日照,受云量及日照的影響,色彩在視覺上也會呈現出不同的效果,在日光照射強烈的條件下,色彩的純度會發生變化即純度降低,與次相反,在柔和陽光的作用下,色彩反而會呈現的更加鮮艷、明快,因此,在公共設施色彩的設計中,日照也是設計中需要重點考慮的因素之一。2.自然。在自然環境中,自然材料是表現不同地區地域性的重要元素。自然材料是指取于大自然中的材料,如土壤、木材、天然石材、金屬等。就土壤來說,由于地質條件的差異、自然環境的區別,土壤中所含各種礦物質比例及成分的不同,直接影響到土壤的顏色。隸屬我國華北方地區的京津冀區域,其土壤栗色、淺棕色為主。同樣,在木材、天然石材以及金屬上,也有獨有的色彩。這些自然材料的顏色,都是日后在公共設施色彩設計上要考慮到的方面。3.地域文化。法國著名色彩學家讓•菲力普•朗科羅先生,在《色彩地理學》這本著作中,他使我們認識到地理環境與人文因素的差異性會直接的影響到城市建筑色彩的選擇,他認為:色彩本身就是一種“地方”性的文化折射。書中他提到的主觀人文因素有很多,如傳統用色工藝及習慣、思想意識、宗教、習俗、經濟等。這些因素將直接影響京津冀歷史名城公共設施的色彩設計。將地域文化的主觀因素的精準提取利用,這對提升歷史名城的城市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三、京津冀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色彩控制原則
1.與城市整體環境相協調。城市中的公共設施和其色彩是城市建設中的一部分,城市的色彩設計定位決定著公共設施的色彩應用,而公共設施中的色彩設計則是城市整體色彩的點綴,與之相互呼應、相互影響。因而,色彩的協調使用能夠體現出城市公共環境的情感化,給城市居民及游客帶來愉悅的感官及使用感受。2.保護地域文化。對于公共設施色彩設計而言,地域文化是設計的重要因素。京津冀地區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古都城市圈和都城軍事體系所在地,是中國古代傳統城市營建文化最典型代表和最完整見證,是中國古代傳統官式建筑現存數量最多、最集中、規格最高的區域。因此在公共設施色彩設計中,要重視該地區城市文化和形象的體現,將色彩作為宣傳城市地域文化的途徑之一,使公共設施色彩具有思想內涵和歷史文化內涵。3.符合美學協調性。公共設施色彩的運用上同時也要考慮到符合美學性、功能性。根據不同功能的公共設施運用不同的色彩,確保其辨識度和功能性。如市政區域,設施色彩要嚴肅、凝重;商業區域為凸顯商業效果,色彩則活潑、鮮明;在居住區,色彩運用要相對安靜、平緩等。因此,要想改變京津冀地區城市公共設施在色彩設計中出現的混亂和平庸現象,就必須充分掌握這一地區各個歷史名城相關的文化背景、人文背景,并結合設計學等相關學科對其進行充分合理地色彩定位和分區規劃設計。
四、結語
京津冀歷史文化名城公共設施的色彩設計如何保留地域特色,在尊重色彩控制原則的同時,如何控制好色彩協調性,促進京津冀地區公共設施色彩更新,滿足當代城市發展需要,提升城市品牌形象,是本文研究的重要內容。綜上,注重城市公共設施色彩的系統性和合理性,在當代歷史文化城市公共空間環境的建設中公共設施設計是其重要載體之一,除此還要整合城市環境色彩的實際現狀,把城市的自然文化、傳統地域建筑文化、地域性歷史文化元素準確提取和利用,將人文與環境和諧融合。以此來控制和引導城市公共設施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增強城市公共設施色彩的文化內涵,完善城市公共設施色彩系統,增加區域文化魅力。
參考文獻:
[1]尹思謹.城市色彩景觀規劃設計[M].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
[2]金龍.城市文化在城市公共設施設計中的應用[J].設計,2014(6).
[3][美]哈羅德•林頓.張根林譯.建筑色彩——建筑、室內和城市空間的設[M].謝潔,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5.
[4]張家誠.中國氣候總論[M].萬豪出版社,1991.
[5]宋建明編著.色彩設計在法國[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9.
作者:董俊良 單位:河北地質職工大學
- 上一篇:轉變觀念發展畜牧業循環經濟建議
- 下一篇:歷史文化街區改造現狀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