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風險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13 10:52:00

導語:國際貿易風險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際貿易風險分析論文

摘要:隨著中國加入WTO,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與國際市場接軌。本文從匯率風險、政策風險等方面分析了出口企業面臨的國際貿易風險,并從如何利用衍生金融工具等角度提出了應對國際貿易風險應采取的策施。

關鍵詞:國際貿易匯率風險政策風險衍生金融工具

隨著中國經濟大國地位的不斷提升、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在與國際市場接軌的同時,受到國內市場的保護也越來越少。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國內企業受到了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的競爭和挑戰。面對風云變幻的國際貿易市場,國內企業既要認清客觀存在的國際貿易風險,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規避風險,以取得國際貿易中的勝利。

一、國際貿易中存在的風險

1.匯率風險。與國內貿易以本幣為清算對象不同的是,在國際貿易中,進出口貿易的結算存在著本幣與外幣之間的折算比率問題,這個比率因國際外匯市場的波動而上下浮動,導致企業實際收入也隨之波動,從而使企業存在一定的風險。所以,如何防范外匯風險是每個企業在進出口貿易中應關注的重要問題。外匯風險是指一個組織、經濟實體或個人以外幣計價的資產或負債,因外匯匯率波動而引起其價值上漲或下降而遭受損失的可能性。外匯匯率的波動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企業的外幣支出業務和外幣收入業務,即結匯業務。當外幣升值、本幣貶值時,會使實際支付的本幣貨款額增大,進口關稅和進口增值稅額增繳,這都會減少企業凈利潤,不利于公司的長期發展。

2.政策風險。政策風險主要源于各國貿易磨擦的加劇、反傾銷案件的增多以及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存在。隨著經濟一體化趨勢及世界貿易組織框架下區域經濟合作的迅速發展,排它性的區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雖然關稅壁壘作為保護本國市場的一種手段不斷趨于透明,世界各國也逐步降低本國關稅證明本國市場的開放程度,但許多發達國家卻以技術性貿易壁壘為手段,依據技術的優勢制訂產品標準和法規,將國外競爭者擠出該國市場,許多發達國家甚至對生產企業的資質提出要求,排擠外國企業。20世紀90年代,我國某地日用陶瓷以價格優勢大舉進軍美國和歐盟市場,曾經占據了當地中、低檔市場三分之一以上,而后美國和歐盟制訂了新的質量標準,由于無法達到進口國不斷提高的質量標準,我國企業被迫退出市場。

3.外商惡意拖欠行為。國際貿易由于買賣雙方遠隔千里,貨物的交付、結算都有別于國內貿易。近年來,許多不法外商利用內外貿易交易的方式不同,詐騙貨物、貨款,此類國際拖欠問題已成為國內企業不可忽略的重要問題。據有關資料計算,我國出口企業的海外壞賬占全年出口總額的20%以上!大量壞賬使我國出口企業面臨嚴重損失。

二、應對國際貿易風險的策施

1.出口企業首先要做好基礎工作。在一定時期內的國際金融外匯市場中,對與企業外匯收支業務相關的外幣匯率走勢加以記錄整理,為預測外幣匯率走勢做好基礎工作;時刻關注國際政治及經濟動態,跟蹤美元、日元、歐元等重要的國際貨幣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匯率波動情況,為企業進入外匯買賣市場做好準備。此外,出口企業可采取多種方法規避匯率風險,比如:提前或推遲收付,當預期外幣匯率升值時,應推遲收取外幣款項或提前支付外幣款項,預期外幣貶值時,可提前收取外幣款項或推遲支付外幣款項;采用多種貨幣組合法分散匯率風險;訂立保值條款,債權金額以某種比較穩定的貨幣或綜合貨幣單位保值,支付時按支付貨幣對保值貨幣的當時匯率加以調整等。2.面對國際間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及不斷提高的“國際標準”,我國出口企業要用產品質量進行反擊,努力提高我國標準檔次,打造品牌產品,增強產品國際競爭力。發達國家常設置技術性貿易壁壘,如歐盟的CE、美國的TCC、日本的T—MAIK等都屬于強制性的合格標志,只有商品符合這些標準才允許進口。我國企業要依靠科技進步,重視科技成果在生產中的運用,不斷開發新產品,積極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檔次,以規避技術性貿易壁壘帶來的政策風險。

3.利用衍生金融工具進行風險管理,增加企業價值。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管理指金融衍生工具的有關參與方對交易過程包含的風險進行識別、衡量和控制,從而以最小成本獲得足夠安全保障的各種活動和方法。進行有效的金融衍生工具的風險管理和控制,是金融機構及投資人進行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必要條件和重要保障。企業在參與境外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時,可以選擇信用等級高的金融機構作為合作方,不僅可以避免風險,而且合作方還能為企業提供有益的咨詢意見;在企業內部建立制衡機制,防止越權操作,注意風險的控制;運用風險價值評價方法對衍生金融工具的風險大小進行科學評價、分析;運用科學手段對科學管理金融工具進行風險管理。

4.對于國際貿易中的欺詐行為,要利用嚴謹的簽約交易合同防范不講信譽或惡意行騙的企業;在常用的信用證結算方式中,要注意參與金額巨大的成套設備買賣、分批交貨的貿易時,進口商盡量使用循環信用證,在信用證開立上,不開可轉讓信用證,避免使用自由議付信用證,要明確訂立信用證條款的內容,注重了解對方的資信情況,如公司是否存在、合同條款是否完備、是否存在無法履行的條款或限制其按期履行合同的條款等;要嚴格依據法規辦事,在進行出口貿易時,可根據《涉外經濟合同法》、《對外貿易法》、《產品質量法》、《出口收匯核銷管理辦法》等法規的有關條款,規范企業的操作活動,甄別對方的操作行為,進而評估此項出口業務的風險大小,并做出正確決策。

參考文獻:

[1]陳柳欽賓建成: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問題及其戰略選擇[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3)

[2]吳百福:進出口貿易實務教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陳勇:外貿企業經營風險的弱化與規避[J].廣西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