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研究
時間:2022-03-07 08:31:32
導語: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就業競爭力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實現就業是高職教育辦學的根本目標,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采取有針對性的培養措施,不斷提升他們的實踐技能和綜合素養,強化學生的職業素養,全面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關鍵詞: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就業競爭力;措施
高職國際貿易專業是培養國際貿易人才的重要基地,采取有針對性的培養措施,不斷提升他們的實踐技能和綜合素養,讓學生更好地就業和發展,為社會輸送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服務學生的終身發展,也推動我國對外貿易更加健康穩定發展。
一、確立合理人才培養目標,明確學生專業技能素養
高職院校是我國重要的職業人才培養基地,是培養面向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和服務管理技能人才,應用技能和實踐能力是其核心能力。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不同于普通高校人才教育,重在強化他們的應用技能,提升他們的就業競爭力,讓學生能夠快速適應工作環境,勝任未來工作。為此,高職國際貿易專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明確人才培養目標,做好人才定位,找準高職院校教育與社會所需人才的有效對接,明確職業技能人才所學需的理論知識、專業技能、身體素質和職業素養。國際貿易主要是對外經濟活動,從事這項工作需要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通曉我國對外貿易政策、國際貿易慣例、進出易程序等具體環節理論知識。我國對外貿易伙伴遍布幾乎所有國家,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制度、文化和經濟環境,從事相關貿易一定要通曉各國的法律制度和宗教風俗等。同時,從事國際貿易需要具有熟練的業務能力,具有較強對外開拓精神的市場調研能力,能夠熟練運用各種資源和工具綜合分析國際市場的變化趨勢,具有較強的綜合分析研判能力和決策能力。還應在實際工作中與外商做好各種談判,具有較強的表達能力和豐富的談判經驗與技巧。高職院校需要結合我國的貿易實際,明確人才所應具備的素養和能力,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和實踐訓練,這樣才能保障人才符合社會發展需求,滿足用人單位實際標準,才能真正讓學生適應復雜的人才市場競爭環境,讓學生能夠真正勝任工作需要,才能提升就業競爭力。
二、不斷豐富教育教學方法,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需要在明確人才培養目標的前提下,不斷豐富和改革教育方法,不斷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真正掌握相應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能夠熟悉各種工作環境和崗位特點,熟悉貿易流程和具體操作環節。方法和手段工具是實現目標的最為重要的憑借,也是影響工作效能的關鍵因素,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必須重視教學方法豐富和教學方式改進,重視教學模式創新,以此來保障教學實效,確保學生就有較好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技能。不斷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實踐熱情,引導學生積極思考,鼓勵學生創造性學習,提升他們的自我規劃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自我發展和完善。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是學生的核心能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需要重視他們的解決問題能力培養,通過案教學法,引入更多最新的貿易貿易案例,讓學生分析研究,不僅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還能讓學生真正熟悉貿易的具體環境,在真實的案例應用中感知國際貿易的流程和特點。采用任務驅動法,為學生設置一定的問題任務,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相關的目標任務,通過具體案例或者問題,讓學生全面分析研究,將知識應用到具體案例中去,在分析和研判中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和創興應用能力。情景模擬教學讓學生分別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近乎真實的模擬環境中應用綜合知識,熟悉基本程序和處理方式,豐富他們的經驗和體驗,在具體應用中強化感悟,培養綜合素質。
三、認真研究企業用人需求和標準,加大實踐教學課時比重
就業需要的是真正能力,工作依靠的業務素養,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最為重要的就是將他們的能力和素養培養出來,將更多的知識理論轉變成學生的直接經驗和處理問題方法思路。這樣的教學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學,培養出來的人才才是真正的高素質人才,能夠順利就業。學校充分了解企業用人標準和實際需求,根據市場發展制定并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標準,改變以往的重視理論教育而忽視實踐指導的教學實際,增加實踐教學在整個課程教學中的比重。創造性地開展實踐教學,優化校內實訓室建設,與企業合作,確保實訓室建設和課程教學能夠做到全真模擬,以此來真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做好實踐基地建設,與更多的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尤其是強化校企合作辦學,將高職院校的人才、師資優勢與企業的工作和市場優勢相結合,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實踐機會。嘗試并不斷推廣校內外雙導師制度,既要發揮校內實踐教師的指導作用,又要積極發揮企業導師的建設性作用,讓更多的外貿企業參與學生實踐指導和實習指導,為他們提供最為先進的實踐經驗。
四、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改進高職院校硬軟件條件
培養并不斷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需要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構建一只強有力的教師隊伍,為學生學習和實踐、實習提供強有力的保障。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培養學生的就業競爭力,需要優化教學環境,改善硬軟件辦學條件,為學生學習和實踐提供有效的物質保障和技術支持。高校需要引進更多的優秀教師資源,不斷充實教師隊伍,為教師團隊輸入更多的新鮮血液,補充教師數量。做好現有教師的再培訓和提升工作,在做好定期培訓的同時,鼓勵更多的教師深入企業掛職工作,不斷積累自己的實踐經驗,確保自己的知識能力結構與社會發展同步,為學生實踐指導提供有力支持,提升教師的整體教學質量。引入更多的企業管理人員做兼職教授,優化教師隊伍結構,實現校內專職教師與企業兼職教授的優化組合,為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目標制定、課程優化設置、實踐實習指導提供最為科學的幫助。加大資金投入,采購更多的先進教學和實踐教學設備,與企業合作,建立先進的校內實訓室,采購先進的教學模擬軟件,保障教學設備的先進性。總之,就業是學生學習的根本目的,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是高校人才重要的核心能力,也是實現學生和高職院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在貿易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更加緊密,國家貿易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高職院校不斷改進教學措施,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發展潛力。
作者:劉土英 單位:江西旅游商貿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張卉.國際貿易專業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及建議[J].科技視界,2012,(19):142-144.
[2]胡偉輝.提升國際貿易專業教師實踐能力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13,(11):77-78.
- 上一篇:國際貿易教學模式下新常態經濟形勢研究
- 下一篇:國際貿易參與型教學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