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經濟應對農產品貿易摩擦策略
時間:2022-07-12 10:36:03
導語:農業經濟應對農產品貿易摩擦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發展,各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也逐漸增多,問題也隨之出現,如各種貿易摩擦。其中農業經濟個體對于解決農產品貿易摩擦中的問題非常重要。該文對農產品貿易摩擦中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農業經濟;個體;農產品;貿易摩擦
農業對于安邦定國和促進國家經濟持續發展非常重要,是立國之本。農業個體是指小規模農業經營中的各類企業和個人,如農產品制造加工企業、進出口企業以及農業生產者等,其通過農產品貿易而獲得有效利益,但是當出現貿易摩擦時其利益也最容易受損。農業個體和貿易摩擦的關系表現的十分緊密,互相影響,互相作用。農業個體在貿易摩擦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需要在貿易摩擦中不斷總結分析潛在問題,尋求解決方法。
1農業經濟個體與農產品貿易摩擦分析
1.1貿易摩擦的首要原因。由于很多農戶個體生產經營的規模很小,不善于利用現代農業科技,并且由于經驗不足,容易盲目預測市場,因此,會遭遇國外的貿易壁壘的抵抗甚至是不接受外來的農產品。農產品企業不斷增加出口量,但是每次會出口相同的農產品和相同的國家,會造成進口國家相關的農業利益受到損害。農業是國家立國之本,對各國經濟利益發展和社會的前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維護社會穩定和本國的農業發展,進口相關國家便會開始采取一些措施來抵制外來農產品的進口,造成貿易壁壘的產生和貿易摩擦的出現。1.2農業經濟個體的關鍵作用。雖然貿易摩擦在政府、行業和農業個體分別占據重要角色,但是在我國農業個體占據主體地位,在解決貿易摩擦中起主要作用。在應對貿易摩擦過程中,農產品企業能否向相關政府尋求幫助利用法律方式解決,在進行法律解決過程中能否起到積極作用,如提供相關資料證據和積極配合有關方面的調查,努力獲得相關進口國家的信任和支持,對于解決貿易摩擦十分重要[1]。1.3貿易摩擦直接影響農業個體的利益。產生貿易摩擦的問題包含所有的農產品種類,多數情況下,農產品品種一致。農產品的種類有2大發展趨勢。首先對所有農產品種類的分類日趨細致和具體,專業性也不斷增加。其次是對和貿易摩擦中有關的農產品不做任何分類,以大體的對農產品作為爭端的主要目標。這就意味著農產品貿易摩擦涉及的利益方越來越多。因此,國外會實行反傾銷,造成農產品出口的數量下降,造成農業個體的經濟收入減少,降低農產品生產者和制造加工企業的生產積極性,影響農業個體的經濟利益。
2應對策略
2.1加強知識文化水平。(1)加強農業個體人員和企業人員的文化素養和文化水平,以人員文化水平提高了促進農業現代化生產經營和農業科技的發展,不斷增強我國農產品的競爭力,減少貿易壁壘。農業相關從事者必須通過自身文化素養和能力的提高,來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競爭力。(2)加強農戶對新型農業工具的利用并且提高相關的技能。農業生產者在感受到新的生產力的同時,需要進一步學習使用方法,讓農業生產者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充分發揮作用,以便應對貿易摩擦中的技術壁壘[2]。(3)農戶需要及時了解有關方面的信息。在應對貿易摩擦過程中,農業生產者需要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并且分析其對自身的影響,以及有關農產品的貿易摩擦情況。2.2加強對農產品本身強化與改善。2.2.1積極開展綠色生態農業。要逐漸樹立綠色生態農業的意識,支持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和出口,不斷加強綠色生態農業方面的技術。隨著食品安全意識的提高,綠色生態農業將是農業的主流,更是解決貿易摩擦和壁壘的有效途徑。2.2.2增加農產品生產的科技含量。在發展農產品生產過程中,離不開科技力量。通過新科技的運用,來促進農業生產各種需求。農戶應在農業生產過程中不斷掌握生產技術的應用,科學施肥,加強農產品基本生產安全管理,打造環保綠色無公害的農產品,創造綠色農產品效應。此外,農戶還需在產品附加值方面多下功夫,在生產過程中加大科技方面的投入,提升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農產品競爭力,利用科技和綠色革命,創造優質的農產品,在貿易摩擦中取得勝利[3]。2.2.3根據國家政策妥善利用農業補貼。我國在農業方面有很多政策,利用各種形式的補貼來對本國農業進行扶持,各個農業生產者應該妥善利用補貼資金,進行各方面調節和使用。2.3完善農產品出口策略。2.3.1重視農業協會農業協會在市場監督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市場秩序規范合理。協會對應對貿易摩擦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許多國家的協會都通過采集和監督出口商品的價格和數量等調控行業的價格,確保最低價,保護自己國家的商品在全球市場上的合適價格,同時調節產品在市場的配置情況,規避數量過多或者數量過少的情況,降低貿易摩擦。2.3.2分析形勢制定合理的出口目標。在出口過程中,要避免出口地區一致化,以免進口國家為保護本國農業提高貿易壁壘,進而引起爭端。農業個體也應該未雨綢繆,通過關注本國和其他國家的相關政策,通過行業協會等各種會議來了解信息,制定合理的農業生產計劃。同時也應該緊跟國家政策,出口獨具特色的優質農產品[4]。2.4運用法律方式解決。發生貿易摩擦后,農業企業需要尋求政府部門,讓政府部門向DSB提出案件訴訟,主動積極維護自己國家農業方面的合法權利。同時應該有所意識到,DSB機構是為了解決爭端問題,并不是懲治某個國家,因此各國應該友好參加解決過程,履行自己相關的義務。除此之外,農業個體還需主動進行訴訟,積極搜集相關材料,妥善保存,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調查工作。
3結束語
本文對農產品有關的貿易摩擦過程中進行了具體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應對措施,無論是從哪個角度提出應對貿易摩擦的策略,在這個過程中,農業生產者的作用都非常重要,注重農業生產者自身問題的解決非常關鍵。
參考文獻
[1]楊中柱.農業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創新發展研究[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6):7-11.YANGZhongzhu.ResearchontheinnovationanddevelopmentofagriculturalproductsexporttradeinChinainthecontextofagricul-turalsupplysidereform[J].Journalof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Edition),2017(6):7-11.
[2]張宸窈.我國沿海發達地區農產品出口貿易摩擦的成因及應對措施[D].杭州:浙江大學,2004.
[3]高丁柱.基于貿易摩擦視角下的中日農產品貿易實證分析[J].中國商貿,2011,30:207-208.
[4]陳偉,馬婧.完善我國農產品出口貿易摩擦預警機制探討[J].現代商貿工業,2009(6):107-108.
作者:李武歌 單位:西安外事學院
- 上一篇:低碳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與對策
- 下一篇:新常態下對外貿易發展思路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