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境外消費服務貿易的策略

時間:2022-05-10 09:39:00

導語:剖析境外消費服務貿易的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剖析境外消費服務貿易的策略

關鍵詞: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留學生

內容摘要: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明顯處于落后階段,因此,有必要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加強教育服務貿易相關問題研究。當前,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市場主要被7個發達國家所壟斷,發達國家的政府從戰略高度規劃和推動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政府主導長期規劃并提供穩定、可預見性的政策環境,重視加強質量保障體系建設,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等。

發達國家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發展狀況

近年來,國際教育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突出表現為境外消費(留學生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供的資料,1960年全世界留學生人數約24.5萬,1980年上升至97.7萬,1999年總數為150萬,2003年總數為225萬,2006年世界留學生總量達到了250萬,2010年估計會超過450萬。與此同時,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市場分布呈現出一種極不均衡的狀態,形成國際留學生市場由發達國家壟斷的局面。例如:2006年世界留學生總量達到了250萬,其中約有67%的外國留學生集中在7個發達國家(見表1)。目前,國際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基本狀況如下:

國際留學生市場由發達國家所壟斷,約有70%左右的外國留學生集中在美、英、德、法、俄、日、澳7個國家。

美國教育服務的輸出水平最高。從1989年的45.75億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102.8億美元,約占世界國家留學生教育市場消費總金額的1/3。但同期占整個服務貿易出口的比例卻從4.4%下降到3.5%。美國是最大的教育輸入國。2000年美國的留學生教育服務進口金額達21.5億美元,約占世界留學生教育市場消費總金額的7%。

澳大利亞教育服務輸出增長速度最快。其1970、1989、2000三個年度的留學生教育服務輸出金額依次是:6、584、2155百萬美元。從1970年的6百萬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21.55億美元,占整個服務貿易出口的比例從0.6%上升到11.8%。

屬于留學生教育“貿易順差”的國家有澳、意、加、英、美,即在這些國家的留學生教育服務貿易金額中,輸出金額大于輸入金額。

從上述統計數字可以看出,國際留學生市場由發達國家所壟斷,其中美國、英國等老牌教育服務貿易出口國,多年來招收留學生數量和教育服務貿易額所占比例變化不大,而澳大利亞作為新起的教育服務貿易出口國,在國際教育服務貿易領域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發達國家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特點

(一)政府主導長期規劃并提供穩定、可預見的政策環境

政府從戰略高度規劃和推動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政府主導長期規劃,提供穩定、可預見的政策環境。確定科學的中期發展規劃,既可以清楚地表明政府在發展教育服務貿易方面的歷程,也可以為有關機構和國際學生提供一個穩定、可預見的政策環境,因而也是促進教育服務貿易加快發展的關鍵。因此各主要發達國家都有自己的長期規劃,例如在國際教育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2003年10月澳大利亞教育、科學與培訓部發表了《通過教育相約世界—關于澳大利亞教育與培訓國際化的部長申明》,勾畫了澳大利亞政府未來十幾年的國際教育政策框架及原則;新西蘭教育部在2000年8月發表了《新西蘭教育服務出口—發展教育的一項戰略》,對新西蘭的教育服務出口狀況進行了評估,并提出了一系列戰略設想。

(二)重視加強質量保障體系建設

貿易是以產品和服務質量為第一位的,教育服務貿易也不例外。在國際教育服務貿易中占明顯優勢的主要發達國家無一例外地都注重服務質量,并把質量和特色建設作為發展教育服務貿易的根本措施。例如:新西蘭教育部在2002年公布了《國際學生精神關照行為規則》,規定了教育機構及其應為留學生提供的指導及關照、住宿及信息提供等方面的工作框架和最低要求。

(三)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

目前國際教育服務貿易正處于快速擴展階段,有效的法律政策環境是支撐教育服務貿易發展的關鍵,因此各主要發達國家在擴大教育服務輸出的同時,也紛紛加強相應的法律制度建設。如從2000年起,澳大利亞開始加強教育服務的各項立法工作。2001年澳大利亞制定了《海外學生教育服務法》和其他相關法規,分別規定了“國家運用法律手段監督國際教育服務提供者的權利”,“建立國家的國際教育服務機構的認可、注冊制度”,“為了保障海外學生當前和長遠經濟利益,政府設立海外學生保障基金”制度等八部分內容,旨在利用法律手段對國際教育服務者的權力進行監督,保護外國留學生的合法利益,同時政府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督和控制。又如美國政府于2000年4月了《高等教育國際化的備忘錄》,這些措施增強了美國高校進行國際教育合作的能力,促進了高等教育的國際教育交流活動規范開展。

(四)教育服務貿易渠道順暢

發達國家積極推進教育國際化,因此其教育服務貿易渠道比較順暢。互相承認學歷是推動教育國際化的重要舉措,也是促進教育服務貿易正常化的重要措施。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歐盟國家強化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各國相繼把學位體系與國際接軌,大力發展留學生教育,并向有學士學位的外國留學生開設碩士或博士課程。而采用完全(彈性)學分制有利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支配學習時間;實行校際學分互補互換制度有利于避免各高等院校課程設置重復,加速國內外學生交流,促進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

我國境外消費教育服務貿易的發展對策

(一)把質量和特色建設作為發展教育服務貿易的根本

形成本國競爭優勢和比較優勢,是一些發達國家發展教育服務貿易的長期戰略,只有高品質的、有特色的教育服務才可能吸引國際學生,因此雖然這些國家的教育服務質量在全球范圍內都具有良好的聲譽,但他們都非常重視提高教育質量上的投資與舉措。例如,澳大利亞的大學并不多(只有不到50所),也沒有一所大學能夠真正進入世界100強,但澳大利亞的大學都擁有相當好的國際聲譽,注重教育質量的提高,擁有像悉尼大學、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和墨爾本大學等一批知名大學以及許多具有特色及吸引力的學科。這是澳大利亞大學能夠吸引眾多留學生的主要原因。

(二)加強教育服務貿易相關領域研究

由于國際教育服務貿易正處于快速擴展時期,因此加強相關領域的研究,做好市場分析,對于制定有效的政策顯得非常重要。由于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規則和標準直接影響有關國家和教育服務提供者的利益,因此一些教育服務貿易發達國家一直積極支持本國學者參與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的研究,通過研究成果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相關規則的制定。積極參與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相關領域的研究,有助于形成公平公正的國際教育服務貿易秩序,而我國在這方面的研究明顯處于落后階段。因此,有必要針對我國的具體情況加強教育服務貿易相關問題研究。

(三)針對外國留學生特點進行教學和組織科研

加強個別指導。外國學生語言障礙大,無法和我國學生一起聽課學習,雖然各高等院校提倡使用雙語教學,但目前實際用英語講課的科目比例尚小。因此,指導教師應當用英語給留學生實行單獨授課,針對具體問題進行一對一的學術討論。加強留學生的課外個別輔導,以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適當安排留學生的實地考察。通過考察學習,能夠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生產實踐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