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對外貿易格局研究
時間:2022-03-31 02:42:06
導語:“一帶一路”戰略下的對外貿易格局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標志著我國的對外開放、國際合作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在此背景下,在政府政策和經濟投資的雙重刺激下,我國的對外貿易格局也將發生重要的變化、調整。本文試簡要分析一帶一路戰略下的我國對外貿易格局變化動向。
關鍵詞:一帶一路;對外貿易;格局
“一帶一路”分別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是依托亞投行、囊括亞歐重要國家、復興中國、復興亞洲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以地緣為軸線、首推經濟合作與發展是“一帶一路”的關鍵所在。巨大的人口資源和經濟產值占比基礎,使得這一戰略的提出和實施,將對我國的對外開放經濟格局產生重要影響。不難預測,在此背景下,我國的對外貿易格局將會出現比較大的變化和調整,因此,有必要對我國傳統的對外貿易格局和當前及今后可能產生的新格局進行對比、研究,并關注其趨向。在“一帶一路”戰略影響下,我國的對外貿易格局將產生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變化和調整,值得關注。
第一,對外貿易規模將迅速加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對外貿易穩定發展,不但成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柱,也成為我國與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保持良好政治和經貿關系的重要支撐。對外貿易額是顯示我國對外貿易總體狀況的直觀顯現,根據海關統計,2014年,我國進出口總值達到26.43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其中出口14.39萬億元,增長4.9%,進口12.04萬億元,下降0.6%,貿易順差2.35萬億元,擴大45.9%。由此,我國的貿易大國地位進一步顯現,對外貿易對國內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的貢獻不斷加大。可以預見“,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背景下,依托亞投行和400億絲路基金,東南亞、中亞、西亞和歐洲的許多沿線重要國家與我國的貿易潛能將被充分激發出來,以往與我國貿易往來不多、貿易額不大的國家將會充分借用這一戰略優勢,促進本國和我國的經貿往來,這勢必將促使我國對外貿易規模迅速壯大。
第二,對外貿易伙伴地位有所變化、調整。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背景下,我國的對外貿易伙伴將更加多元化。在我國的傳統對外貿易中,日、美、法、德等西方大國是最重要的貿易伙伴,與他們的貿易往來占了我國對外貿易的絕大比重,使得對外貿易伙伴單一、局限,不能充分發揮、利用世界各地的資源、產品和市場優勢“。一帶一路”戰略實施后,亞洲和歐洲的一些中小發展中國家將成為我國重要的對外貿易伙伴,這不僅能平衡地區發展,也有利于優化我國對外貿易結構,減少對歐美發達國家的貿易依賴。2014年,我國對俄羅斯、東盟、印度、非洲、中東歐國家等進出口增速均快于整體增速。在亞歐互聯互通的背景下,實施自貿區戰略效果明顯,不含港澳臺地區的其他17個自貿伙伴在我國出口總額的占比較2013年上升0.6個百分點,這已經初步顯示了我國對外貿易伙伴地位有所變化。
第三,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將發生重要變化。在傳統的對外貿易中,我國總是處于產品的中低鏈條,主要以工、農業進出口為主,而且在貿易配比、市場份額上總是受制于西方發達國家,這嚴重影響了我國對外經貿關系的健康發展和國內的經濟社會發展。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我國發起設立亞投行,設立絲路基金,聯合沿線國家注重投入、研發新技術新產品,鼓勵創新創業,有利于集中發揮沿線各個國家的人力、物力資源優勢,創造、帶動一批新興產業。這使得新興產業在我國對外貿易中的地位將不斷提升。2014年,在我國的對外貿易中,航空航天技術產品、生物技術產品、計算機集成制造技術產品等高新技術產品進口增速均超過15%,由此可以預見,今后長時期內,由于“一帶一路”中的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需求猛增,以高速鐵路等高精尖技術為主要標志的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裝備制造業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將不斷上升。
這些潛在變化趨勢都有著明顯的征兆,一方面有助于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提升整個亞洲經濟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響力。第四,我國的對外貿易環境將不斷得到改善。我國傳統的對外貿易伙伴單一、商品結構不合理等因素,造成了長期貿易環境相對較差的局面。在“一帶一路”戰略帶動下,這些短板都將逐步得到改善,進而達到優化我國對外貿易環境的目的。
總之,在“一帶一路”的戰略背景下,我國的對外貿易格局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契機,應該注重尋求幾個方面的轉變:由貨物為主向技術、服務、資本輸入相結合轉變;尋求向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綜合競爭優勢轉變;要尋求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要由被動適應國際貿易規則向主動參與、制定對外貿易規則轉變。我們不僅要學會觀察、預測變化,更應該利用大政策環境積極主動地尋求、創造有利于我國對外貿易的調整、變化。
作者:李莉莉 單位:鄭州金融學校經貿系
- 上一篇:“互聯網+”在農業貿易中的應用
- 下一篇:出口貿易會計工作中退稅的關鍵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