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路徑探析
時間:2022-11-19 03:08:19
導語:國際貿易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路徑探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根據外貿行業的發展需求狀況,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注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將理論學習與外貿實踐工作結合起來,引導他們在掌握一定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參加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鍛煉與職業訓練,從而為順利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奠定堅實的基礎。但是,我們應該看到,當前很多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對于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中還存在著很多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實踐教學不夠完善。由于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很多課程的理論性較強,專業教師為了提高學生對于專業知識的理解力,重視采用實踐案例教學方法,但是,由于該方法缺乏系統性及針對性,教學效果不太理想。尤其是在教學過程中,因為部分教師缺乏經貿工作的實際經歷,他們選擇的實踐教學案例與國際經濟貿易專業的理論知識沒有有效結合起來,造成學生難以深入理解國際貿易專業知識,不僅課堂教學質量不高,而且無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2)培養方法不適應要求。培養方法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導下,按照特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實施人才教育的方法或手段。當前我國經濟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對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教學方式已經很難適應社會以及學生的要求。例如,很多教師沿用傳統的教材,沿襲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僅講授的知識陳舊過時,而且無法有效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興趣,無法真正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教學活動。
(3)對應用能力重視不足。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很多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課程安排以學科性課程為主,對綜合性課程以及職業性課程不夠重視,尤其是忽視國際貿易專業突出的實踐性,無法有效培養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學生無法適應外貿企業工作崗位的要求。盡管有些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注重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訓練,但是這種訓練只是針對某一具體崗位進行的,學生的綜合技能訓練不足,使學生難以適應畢業之后社會的發展要求。
2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養的基本思路
2.1實施模塊化教學
模塊化教學作為一種以現場教學為主的強調技能培訓的教學模式,要求專業教學以社會需求為根據,以市場為導向,按照崗位技能要求為目標來制定課程方案。因此,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在開展教學過程中,要大力實施模塊化教學,根據崗位需求狀況進行專業教學及成績評估。具體來說,要把國際貿易專業學生的職業技能模塊劃分為專業基礎類模塊及專業崗位類模塊。其中,專業基礎類模塊指的是國際貿易專業理論知識及技術要求的專業課程,使學生具備從事國際貿易工作中比較通用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勝任外貿及相關崗位工作的能力。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基礎類模塊包括經濟學基礎、基礎會計、商務英語、國際商法、世界文化與地理及商務談判等。專業基礎類模塊的教學,應當加強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從事相關工作所必需的基礎性理論及普遍性知識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及轉崗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國內外經濟形勢及經濟政策的分析能力、企業財務處理能力、外語應用能力以及應用國際金融知識的能力等,為學生未來職業的發展奠定必要的知識基礎。而國際貿易專業崗位類模塊主要是以具有完整性、綜合性以及代表性的工作任務為目標,科學劃分相應的專業領域,引導學生通過若干專業領域的學習,使學生能夠完成某一領域內的綜合任務。一般來說,國際貿易專業崗位類模塊包括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國際市場營銷、外貿單證實務、報關實務、國際貨運實務以及進出口實務等。專業崗位類模塊應當遵循“行動優先”的原則,根據崗位實際需求狀況安排教學,強調學習內容的針對性及應用性,把國際貿易專業的培養目標更加具體化與個性化。在教學過程中,要借助于典型案例及工作任務的要求,開展針對性訓練,使學生逐步具備國際市場調研及預測的能力、市場信息獲取及處理的能力、成本預算核算與定價能力、進出口單證處理的能力以及外匯申請與核銷的能力等。通過實施模塊化教學,在鞏固國際貿易專業學生專業認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從事國際貿易相關的崗位工作技能,進而根據國家外貿職業資格的標準以及外貿企業的實際需求,提高學生與專業方向高度吻合的崗位技能。另外,鼓勵學生在掌握外貿專業基本技能的同時,考取至少一項職業資格證書,為以后從事外貿行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2.2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由于國際貿易專業的很多專業課程具有實踐性、應用性強等特征,因此,在學生職業技能培養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習效果,必須要運用一定的教學手段。例如,國際貿易實務課程,由于一筆貿易業務從其成交到交易結束,涉及到很多環節及相關機構,包括保險公司、海關以及商檢等。在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更加清楚地了解相關機構的職能及其在外貿工作中的作用,可以拍攝或者挑選一些反映外貿行業業務及流程的錄像資料,在搜集補充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運用相關軟件,制作出內容豐富、形象生動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通過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借助于多媒體課件,可以直觀展示出與國際貿易業務有關的機構及其職能。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營造出積極的課堂教學氛圍,而且使學生掌握了有關知識,熟悉了與國際貿易相關的業務,為他們以后從事外貿工作打下了基礎。
2.3根據市場需求安排教學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對外商業交流更加頻繁,對外貿易不斷發展,國際貿易行業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極為旺盛。因此,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的人才培養就應當深入分析市場需求狀況,合理確定人才培養的市場定位,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只有這樣,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才能掌握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熟練運用實用性的專業技能強,在畢業之后就能直接上崗開展工作。例如,在海運教學模塊中,海運提單是一種重要的物權憑證。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了解海運提單的功能及其作用,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熟知海運提單欄目內容以及制作樣本提單的要求,使他們明確審核船公司簽發的正本提單是否符合信用證的要求等。根據市場需求狀況開展教學活動,使教學內容始終以提高學生的實用操作技能為目標,突出教學工作的實用性與實踐性特征。
2.4鍛煉學生實際操作能力
在國際貿易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養過程中,要高度重視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與鍛煉。首先,要重視專業課教師的實際操作經驗,優先選聘具備一定從事外貿工作經歷并獲得相關專業技術執照的教師作為實踐教學的指導教師。對于那些缺乏實踐經驗的專業教師,應當安排進入相關企業進行實踐培訓。其次,高職院校要組織開展國際貿易相關的職業技能競賽,鼓勵并支持學生參加各類各級相關的專業比賽。通過鼓勵學生參加技能競賽,強化學生獲取專業知識提高操作技能的自主性。最后,要重視學生參加校外實踐活動。例如,不同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之間開展聯合教學,互派專業課教師到合作院校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吸收對方學校在國際貿易專業教學以及職業技能培養方面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完善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實訓實踐體系。
2.5加強模擬操作訓練
高職院校的國際貿易專業在教學模塊完成之后,要積極開展模擬操作訓練。通過訓練,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與操作技能融合起來,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首先,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要重視實訓基地建設,通過與外貿企業開展合作,對學生進行訂單式培養工作,不但解決了學生的動手操作以及專業實習等問題,而且增加了學生畢業求職的機會。其次,要加強實驗室建設。通過建立國際貿易專業實驗室,借助于相應軟件的支撐,模擬相關公司或者某些交易環節,不僅可以引導學生了解國際貿易的環節以及相關流程,而且掌握實際單據的填寫以及商業談判中應當注意的問題等,通過模擬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
3結語
近年來,隨著我國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很多企業重視開拓國際市場,國際貿易活動更加頻繁,對于國際貿易專業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培養引起社會的高度關注。在教學活動中,必須要加快轉變教學觀念,對國際貿易專業的實踐教學方案進行及時更新與調整,采取針對性措施,重視并加強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使其適應現代經濟社會事業的發展需求。
作者:王欣 單位:湖南生物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上一篇:國際貿易風險規避策略分析
- 下一篇:多媒體教學手段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