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論文
時間:2022-03-08 10:53:53
導語:國際貿易人才培養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需求與現狀分析
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活動與交流對高素質、復合型、應用型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就國際貿易人才需求而言,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指自身具備良好的非母語溝通能力,且對西方經濟學、國際貿易、市場營銷等商務相關知識具有較為深刻的理解與認知的業務型人才,這些人才能夠將自身所熟悉的中國式貿易規則與西方貿易規則融會貫通,并通過無障礙的溝通交流處理涉外業務與活動。現階段這類技能型與業務型人才短缺,具體包括報檢員、外銷員、貨代員等,據統計該類型人才缺口將達到50%以上,主要原因并非由于我國高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招生比例的下滑,而是學生掌握的知識、技能難以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另一類是重大投資戰略的決策人才、專業管理人才,除了需要對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相關理論知識有深刻的理解與認知以及對相關業務活動有豐富的經驗之外,還需要熟悉國內外市場運作規則與世界貿易組織運行標準與規范,對當前國際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的分析與預估,為企業戰略投資提供決策支持。據統計該類型人才缺口將達到60%。這類人才只能在長期的工作實踐與積累中逐漸鍛煉、培養出來。
二、KSAO模型及應用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職業能力分析
KSAO模型在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用于對崗位資質的描述,KSAO主要分為四部分,其中K是指員工在擔任某職業崗位后所從事具體性事務或工作時應當具備的專業基礎理論與相關知識,S是指員工在承擔與完成具體工作任務時具有相應的實踐技能,如能夠熟練運用某種軟件、系統、設備、工具完成相應的事務性工作;A是指員工應具備的一般性能力,如邏輯思維、語言表達、學習和分析能力等,這些能力的評估相對抽象,需要通過與員工進行一定深度的接觸與了解才能獲取到;O是指員工要有效完成某一工作,需要具備的其他特質,如工作作風、工作態度、個人性格等[2]。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借助KSAO模型可以從不同角度全方位地對某一個人從事某種職業方位所應當具備的職業素質能力進行有效反映。通過對國際經濟與貿易活動人才市場對國貿人才的需求進行分析研究,以KSAO模型為依據對國貿人才的職業能力要求進行全方位描述如下:(1)知識。應用型國貿人才應當具備的基礎理論知識眾多,除了需要了解現代國際經濟與貿易環境和發展現狀之外,還應當熟悉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法律與慣例,了解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掌握經濟學基本原理和國際貿易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對國際商法、會計學、國際匯兌等相關領域的知識有所涉獵。(2)技能。應用型國貿人才應當具備的職業技能包括國貿商務談判技巧、報關報檢、貨代等基礎性實踐技能,通曉最新的國際貿易業務運作方式與基本操作技能,能夠無障礙地進行英語交流,還應當具備一定的文字撰寫能力,并熟練使用計算機技術處理相關業務與數據。(3)一般性能力。應用型國貿人才應當具備的一般性能力包括強大的學習能力與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能夠熟練運用自身語言優勢開展外貿業務活動,在進行貿易交流的過程中也應當具備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快速分析與處理業務中的邏輯問題。(4)特質。應用型國貿人才應當具有國際視野、創新和開拓精神,能夠在市場機會帶來的時候用于承擔、敢于奉獻,充分把握市場發展動態,并具備較強的法律意識。
三、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改革思路
KSAO模型可以為國貿人才的職業能力提供清晰、全面的描述,以KSAO模型所分析的結果作為本科院校國貿專業課程改革的重要依據,不僅可以提升本科院國貿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強化其職業技能,使其與實際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直接接軌,進而提升本科院校的就業率,還能為國貿人才市場提供符合時代要求與市場需求的專業型人才,推動國際經濟與貿易的繁榮發展。首先,研究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所針對的就業崗位,確定“崗位群”。其次,基于KSAO模型,確定各種國際貿易職業崗位所要求的能力。再次,在確定“崗位群”及其能力的基礎上,構建基于KSAO模型的課程體系。最后,針對專業核心課程,依照任務驅動模式組織開發項目課程。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兩點。一是要轉變教學導向。高校的國貿專業教學本質上承擔著傳輸國貿基礎知識、培養國貿相關技能技能、提高國貿專業學生心理素質與能力素質的重任。而現有的國貿專業教學則狹隘地概述為基礎性的理論教學,應用型本科院校國貿專業教育改革應當轉變這種偏頗教學導向,關注大學生就業意識的培養,積極提高實際專業技能,發展學生的個人特質,從而轉變學生畢業后無法立刻接手實際國貿工作的現狀,為其畢業后從事國貿工作積累扎實的知識儲備與素質儲備。二是要引入社會資源。國貿工作不僅僅需要充足的理論知識儲備,還需要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高校國貿專業教育應當改變原有的以教為主的知識傳授模式,改變原有師資模式,邀請國貿相關專家開講授課,傳授國貿工作經驗,讓大學生們切實體會與感受國貿工作的樂趣,并從中獲得經驗與指導。此外,高校可引入社會各類資源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能夠使學生熟練掌握各種業務技巧,體會客戶、供應商、銀行和政府機構的互動關系,有效提高了學生的實戰能力、動手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思維能力。
四、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國貿專業課程體系應當改變原先的理論性教學,加大實踐教學的力度,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構造一個針對不同學習階段且各有重點的實訓教學體系,包括計算機操作訓練、英語口語訓練等,使學生在掌握理論模塊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應用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此外,綜合能力的培養也離不開基礎知識的傳授,對需要熟練掌握的職業技能模塊的安排則偏重專業課,如國際貿易操作流程、商務英語、保險、報關、談判、函電、營銷、法律等全面培養綜合能力的專業課程;對素質能力模塊的安排則著重體現在對能力與素質的培養上,如溝通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禮儀規范、創新能力等;最后,在對學生進行性格培養的個性特質模塊,則突出對職業態度和心理素質的培養,開展心理學、就業指導、職業規劃教育以及一些專題講座和文體活動等。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應當充分加強對學生知識、技能、能力與特質的培養,為國貿人才市場提供符合時代要求與市場需求的專業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周金城,劉林奇.應用型本科院校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改革的新思路[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116-119.
[2]詹晶.淺析KSAO模式下國貿專業立體化教學模式[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9(01):80-82.
[3]王芳.基于速賣通平臺的國貿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探討[J].時代經貿,2016(27):85-87.
[4]楊翠蘭.技術本科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建設思路——以上海電機學院為例[J].時代經貿,2015(15):77-82.
[5]張振舉.《國際貿易理論》精品課建設探析——以寸金學院為例[J].時代經貿,2017(30):77-82.
作者:周金城 周新德 冷莎 單位:湖南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
- 上一篇:國際貿易實踐教學論文
- 下一篇:出口貿易品牌戰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