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扶貧農村經濟發展思路

時間:2022-06-13 04:04:14

導語:精準扶貧農村經濟發展思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精準扶貧農村經濟發展思路

摘要:在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現狀研究的基礎上,對精準扶貧思路框架下的農村經濟發展思路進行深入分析,提出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精準扶貧;農村;經濟發展

1農村經濟發展現狀

改革開發以來,我國農村經濟發展迅速,使農民的實際收入有了一定提升,農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但我國地域遼闊,總體來看,農村經濟發展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1.1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考慮到我國資源環境及地理環境等諸多因素可能產生的影響,我國農村經濟發展中會遇到各種問題。一般而言,中西部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要明顯低于東部沿海地區農村。1.2人口和資金制約。處于農村區域的人員受教育水平要低于城市,因此其文化素質也存在一定差異,加之其無法了解農業對應的設備與技術操作,進而阻礙農村區域科學技術的推廣。另外,考慮到資金支持力度上的缺失,也會導致農村經濟發展受到阻礙[1]。1.3區域基礎設施不完善。“要想富,先修路”,農村地區交通是阻礙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之一。而且,因為農村地區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對農村經濟的發展產生一定阻礙。

2精準扶貧下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基于農村經濟發展整體受阻的原因,在精準扶貧的支持下,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舉措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推動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2.1重視扶貧工作。為了落實貫徹民生工程,需要積極開展扶貧工作。因此,政府部門領導需要不斷強調重視力度,在農村經濟發展中落實精準扶貧,建立健全組織體系,確保精準扶貧開發項目可以落實到每位領導,再配合精準扶貧小組,通過層層監督的模式,明確各個部門的責任,保障精準扶貧的順利實施。另外,基于農村經濟活動實施的具體情況,要合理有效地展開幫扶,同時,通過召開扶貧工作專題動員大會,明確其扶貧工作的主要部署,奠定良好的基礎,推動精準扶貧工作開展,最終為農村經濟發展貢獻力量[2]。2.2創造就地勞務條件。考慮到扶貧對象本身存在一定的困難,如對于農村區域的精壯勞動力,由于其本身外出務工條件缺失,就需要改善當地實際的勞動條件,從而解決就業條件缺失造成的貧困問題。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實現外出務工的已經實現脫貧;但是針對家庭較為復雜的貧困戶,則需要通過有效措施,利用就近工作的模式,讓其獲得一定收益。如果是田地本身不方便耕作,則可以利用退耕還林的方式,讓貧困戶成為護林人員,選擇從生態補償中支付工資。另外,通過引入資源型產品加工產業,將低廉勞動力、農業資源的優勢完全表現出來;還可以引入資源、勞動相對密集的加工制造行業,創造對應的條件,讓貧困戶可以就近工作。另外,考慮到農村地區本身的環境條件較好,可以開發旅游資源,合理引導旅游規劃,這樣也可以為農戶提供就業崗位,從而實現農村的持續發展。2.3積極吸引外資。在精準扶貧的大時代下,地方政府部門需要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能夠認清楚自身的優勢,同時,合理引入外資,吸引其在農村開設養殖場、紡織廠等。因為農民本身的經濟基礎條件較差,很難實施自主創業,且創業本身具有較高的風險,利用外資投資設廠,不僅可以實現農村地區有效資源的利用,同時也能夠優化配置資源。

3結束語

對于農村而言,其經濟協調發展是一項艱巨而長期的任務。只有深入貫徹精準扶貧理念,貧困地區經濟才能得到有效發展。貫徹精準扶貧理念,深入分析當前農村經濟發展情況,從而制定出對應的發展措施,為農村經濟后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條件。

參考文獻:

[1]閆寶芳.創新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思路淺析[J].經濟師,2019(3):165.

[2]魏蕓.關于農村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南方農業,2018(24):96-97.

作者:杜艷芬 單位:陽泉市農業農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