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經濟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
時間:2022-06-14 08:36:40
導語:互聯網經濟對農村經濟的促進作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伴隨網絡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互聯網漸漸融入社會的方方面面,對農村地區傳統的生產、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立足于互聯網信息技術在農村的發展現狀,以淘寶村為例,深入分析了淘寶村的發展路徑及互聯網對農村經濟的促進與帶動作用,同時探討了現階段淘寶村模式發展的瓶頸,為淘寶村模式的提升提供優化整合建議。
關鍵詞:淘寶村;瓶頸;措施
互聯網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對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產生強烈沖擊,農民傳統的生產、農產品買賣方式發生巨變,互聯網正在逐漸帶動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以淘寶村為例,據阿里研究院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8)》顯示,2018年全國淘寶村達3202個,淘寶村網店年銷售額超過2200億元,帶動就業機會數量超過180萬個。基于國內相關文獻,分析互聯網信息技術與農村社會經濟發展之間的關聯。本文基于互聯網對農村經濟的帶動作用,以淘寶村為例,深入分析互聯網對農村地區經濟增長的促進方式及促進程度。同時,總結相關地區的經濟發展經驗,為相對落后地區的發展提供經驗參考。
1文獻綜述
國內早期關于互聯網信息化對農村經濟影響的文獻,主要是定性分析了政府主導的農業信息化參與農業發展的狀況。其中,馬享優[1]從網絡平臺建設、信息資源定位、信息處理手段、信息人才培養、信息觀念的樹立、增強建設投入等6個方面,提出加強地方性農業信息資源建設應采取的策略。李惠蘭[2]認為信息化是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標志和關鍵。網絡信息技術在全球的發展和使用改造著傳統行業的業態,網絡經濟的興起對農村經濟發展帶來深刻的影響。王永德、劉雅棟[3]利用層次分析法,對農村互聯網途徑指標體系進行權重分析,發現發揮互聯網在農村經濟發展作用中的路徑。李紅媛[4]探討了互聯網應用的提升方法。劉增偉[5]表示,互聯網對農村的農業信息、經濟、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面發展帶來了機遇。鄭博[6]采用基于影響路徑的層次分析法,研究互聯網與薩拉齊地區融合發展的有利條件和不利因素?,F有文獻主要從網絡信息化,以及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推廣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進行闡述,并提出了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合理化建議。本文擬從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普及應用所帶來的農村經濟產品產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視角,分析互聯網對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
2現階段淘寶村模式發展情況
2.1互聯網在農村地區的發展狀況。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存在明顯的“二元結構”問題,互聯網領域的發展也存在相似問題。區域互聯網資源發展嚴重不平衡,城鄉存在巨大差異。中國網民城鄉結構差異較大,城鎮地區網民占比超過70%,互聯網資源城鄉發展不均衡,農村地區發展相對較慢,見表1。此外,“二元結構”還表現在網絡服務設備設施建設方面。城市由于發展較早,互聯網基礎設施較為完善,農村地區由于地理位置、經濟發展等方面原因,基礎設施建設較為落后,且覆蓋面不廣。2.2淘寶村發展路徑研究。淘寶村的迅速發展,為農村經濟帶來極大的促進作用,研究淘寶村的發展路徑,有利于淘寶村模式的推廣與復制,帶動廣大農村地區經濟高速發展。淘寶村在發展初期,多數規模較小,僅有個別具有互聯網思維的農戶發展嘗試,多數人持觀望態度。利用淘寶銷售農產品不被廣大村民接受,地方政府也未能給予足夠重視。隨著電商平臺的迅速發展,鄉村交通不斷改善,通過互聯網銷售農產品的農戶逐年增多,銷售額逐年攀升。一方面,電商產業促進鄉村振興與發展的成效得到政府認可,政府積極采取相應幫扶措施,促進電子商務的發展;另一方面,更多村民了解到通過電商平臺可以帶來收益,積極嘗試通過這種方式銷售農產品,農村電子商務規模不斷擴大,形成產業化發展。2.3淘寶村對當地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報告中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農村農業現代化。淘寶村建設已成為促進農村經濟高速度、高質量的發展的重要途徑。現階段,部分農村地區憑借自身區位與特色產品優勢,積極發展電商產業。根據2018年的數據顯示,國家級貧困縣在阿里巴巴平臺網絡銷售額超過630億元。其中,超過100個貧困縣網絡銷售額達到或超過1億元。每年電商銷售額達到或超過1億元的國家級貧困縣,從2014年的20個,增長到2018年超過100個,可見,淘寶村模式有力推動了貧困地區的脫貧步伐。
3淘寶村發展過程中的問題
伴隨電子商務興起,發展而來的淘寶村模式使農村經濟得以迅速發展。產業高速發展的過程中,以往被忽略的問題逐漸凸顯,極大地影響著淘寶村的發展進程。3.1農村經濟產品同質化。淘寶村的商業模式是依托于電子商務開放、低成本、高效率的內在特征,彌補欠發達的農村地區的硬件、地理和人才等劣勢,從而突破鄉村產業“內卷化”的低效困境。但是,由于規范的生產標準和法律制度的缺失或難以執行,廠商以放棄產品多元化的創新發展來降低生產成本,導致了產品多以“跟風模仿”式的生產,產品同質化趨勢日益加劇,單一的商品會使顧客逐漸失去興趣。同時,在激烈的同質化競爭中,盲目使用價格戰的原始商業競爭方式,降低價格求銷量,過量壓縮成本,導致產品的質量無法良好保證,劣等產品會逐漸失去消費者的信任,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3.2農村公共設施服務不完善。公共設施的建設體現了一個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淘寶村大都建立在欠發達的農村地區,而由于現階段我國資源傾斜式的發展,導致農村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建設相對落后,這在相當大的程度上阻礙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主要表現為:政府對于基層公共設施的前期投入較少,后期管理不足,再加上農村較為薄弱的基礎,導致了網絡服務設備建設、道路交通建設、金融服務建設等一系列公共設施服務落后與不完善,使農村的經濟發展潛力難以轉化,極大地限制了電子商務在農村的普及、應用,加劇了農村經濟發展不充分的矛盾,遏制了淘寶村模式的發展。3.3缺乏高素質人才。人才是一個地區發展的第一資源,但是由于過去城鄉二元結構和現在資源傾斜發展,導致城鎮與鄉村在社會資源、生活條件、基礎設施和工資福利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而這種差異一方面奠定了農村人才向城鎮輸出的基調;另一方面導致的薄弱基礎,使農村難以培養出符合發展要求的人才。淘寶村模式的普及源于門檻低、易復制、可操作性強等特點,但這種模式的發展不能停留在原始階段,要有所提升就不得不依賴于高素質人才的加入。人才缺乏同發展不平衡的矛盾,嚴重束縛了農村的創新性發展,這從源頭上阻礙了農村的經濟模式的發展。
4結束語
淘寶村創造了農村經濟產業發展的新紀元,需準確、有效定位鄉村自身優勢并與互聯網技術結合,打造新型產業發展模式。目前,淘寶村的大范圍復制推廣,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產生了諸多問題。政府方面,應制定相關幫扶政策,并且引導農民接受這種銷售新模式,積極推動電子商務的發展。此外,還需引進相關專業人才,對當地現有電商農戶進行培訓,提升相關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提升電商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政府推動、村民響應,二者應積極推進電子商務進農村,打造地區特色電商產業,開發核心產品,促進淘寶村經濟模式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馬享優.網絡化農業信息資源建設初探[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01(1):38-40.
[2]李惠蘭.論信息化對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的影響[J].社科縱橫,2004(3):121-122.
[3]王永德,劉雅棟.互聯網對農村經濟發展影響的路徑評價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2,11(3):94-95.
[4]李紅媛.互聯網對推動農村經濟發展的作用及完善策略[J].知識經濟,2016(18):32-33.
[5]劉增偉.淺析互聯網對當代農村發展的影響[J].商,2016(32):86.
[6]鄭博.互聯網對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影響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農業大學,2017.
作者:李沂泓 張文豪 單位: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 上一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思考
- 下一篇:航空維修技術人才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