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農業技術選擇行為分析

時間:2022-01-12 03:30:38

導語:農民農業技術選擇行為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民農業技術選擇行為分析

摘要:本文就針對全國農民農業技術選擇調查問卷做出分析,將全國范圍內的農民分成幾個大區,就極具代表性區域的農民選擇行為進行研究。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經濟的帶動,而農民是農業的主體,因此農民所做出的選擇與經濟的發展更是息息相關,此篇文章將提出影響農民選擇的主要因素以及合理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農業技術;技術選擇;行為分析;農民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們國家將農業生產放在第一位,當然也是世界上農業生產投資占總比重較高的國家之一。我們國家的領導者和政策制者也充分認識到農業技術對農業生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就目前而言,我國的農業正處在傳統向現代化轉變的關口,雖然很多優秀的新技術被農民群眾廣泛使用,并且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仍然有一部分科技成果不能成熟的運用到實踐當中,從而阻礙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1影響農民技術選擇行為的因素分析

因為影響農民做出農業技術選擇的因素多種多樣,因此在這里主要從微觀和宏觀2個大的方向進行分析。

1.1宏觀因素

宏觀因素也包含很多大的方面,比如政治、經濟、文化,以及一些社會環境狀況。在這里將一些與農民做出技術選擇息息相關的因素來進行分析。政策因素:國家頒布的一些政策往往最能引起農民的關注,從而產生選擇行為。例如:國家對農民頒布的一些惠農信貸政策,當農民得知國家為農民開啟綠色通道,提供無息貸款或低息貸款時,農民的積極性大大提高,開始嘗試一些新的農業技術,來改善生活現狀;財政補貼政策,為了使農業生產快速轉型成功,農民減輕生活壓力,國家制定了各種補貼政策,同時,鼓勵農民引進先進的生產技術,采用新品種,使用先進的農具;創新獎勵政策,在我們國家占人口比重最大的就是農民群眾,所以,只要每個農民能夠發揮自己的想象及實踐,一定能夠在農業上取得創新成果,國家對做出這類貢獻的人,進行激勵,并且為其推廣提供資金支持,引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誘導創新創意的涌出。經濟因素:在國家大的經濟背景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表現的尤為重要,而表現農村經濟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因素便是農作物交易的流通性,這個地方的貨物流通速度越快及貨物品種越多,說明這個地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越強,那么,農民的選擇也會跟著時代的步伐,使得農業生產越來越現代化,從而又對當地的經濟起到一個促進作用。文化因素:因為農村的信息通道較為閉塞,不利信息的及時傳播,再加上一些農民的文化程度較低,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較為落后,對新事物不易接受,所以在新的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需找到有效的宣傳方式,使其真心接受。

1.2微觀因素

一些微觀因素對農民做出農業技術的選擇影響也相當大,根據不同專家的觀點將影響因素主要分以下2個方面:農民自身的層面,因為不同的農民家庭組成方式不同,所以家庭各成員的年齡、職務、受教育程度不同,因此做出的決策也就不同,從而家庭收入和消費觀念不同,進而這個家庭的發展方向也就不同;負責推廣的人員這一層面的因素,在我們國家的不同區域,農民的生活環境不同,勞作習慣不同,從而要求推廣人員需具備多種特質,能隨機應變,做出合理恰當的推廣方案,并且為群眾提供因地制宜的培訓操作,使得群眾能夠得心應手的使用新技術進行農業生產。

2提高農民有效決策的建議

增設農業相關的培訓課程,以及一些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基礎課程。要加快我國農業成功轉型的進程,需先改變我國農村人口的文化水平,讓他們能成功接收一些最新的訊息,并且運用在實踐過程中,從而實現新型農業技術的效益;抓住有效信息,借用有效政策,在大的經濟背景下,大膽使用新時代的科技成果,使得每一項技術都能發揮最大的效益,從而現代化農業生產更近一步;抓實踐,重創新,廣大農民群眾不僅要積累生產經驗,運用新技術,更要努力發現不足之處,進行改正,轉變成為自己的一套操作方案,實現新的突破。

3結束語

農業作為我國國民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它的生產改革和現代化尤為重要。要保證農業發展的越來越好,必須秉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一原則,做出有效決策,合理利用每一項生產技術,提高農產品產量和經濟效益。同時,成為一個新時代的農民去迎接更多的挑戰。

作者:郭靜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

參考文獻:

[1]張萍.中國農業推廣體系改革研究[D].沈陽農業大學,2014(8):33-34.

[2]黃天柱.我國農業科技推廣體系創新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6):33-35.

[3]姜長云.我國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態勢.經濟研究參考,2013(7):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