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技術檔案效能研究

時間:2022-06-22 03:30:29

導語:農業技術檔案效能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技術檔案效能研究

摘要:農業技術檔案是構建科技檔案的一項重要內容,是在開展農業生產和農業科技活動中形成的技術經驗總結,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可靠依據和資源。農業技術檔案來源于農業實踐生產活動,反映各個時期農業科技動態及發展規律,是一種特殊的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本文從農業技術檔案的特征與重要性入手,簡要闡述了農業技術檔案的管理現狀、存在的問題,分析了農業技術檔案效能創新體系構建的思路和措施。

關鍵詞:農業技術檔案;創新機制;開發;推廣;應用發展

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新時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也是時代賦予農業技術檔案效能的新使命,樹立創新精神[1],不斷完善、加強與提升對是農業技術檔案的管理和利用,構建農業技術檔案效能創新體系,不斷提升農業技術檔案信息資源成果轉化能力,發揮在豐產增收、集約高效、防害減災、改良土壤等方面的巨大作用,為我國強化農業現代化和科學、可持續性發展服務[2]。

1農業技術檔案綜述

1.1農業技術檔案特征。農業技術檔案,是在農業科學研究、生產技術、農林水利基本建設等項目活動中形成的具有指導性、前瞻性和具有保存利用價值的科學技術資源,是進行農業科研、生產基建等產生活動的重要依據[3]。1.2農業技術檔案的作用。農業技術檔案是科學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的重要載體之一,是在農業生產實踐活動中總結和研發出的具有經濟價值和技術價值的成果。通過對農業技術檔案的應用,探索農作物生長和水產養殖規律,改良農作物栽培技術、改善養殖產業結構,達到增產增收的效果。運用農業技術檔案資源,為正確決策提供具有科學依據的檔案數據,引導農業生產結構調整更趨合理化。同時,農業技術檔案也是農業科研項目順利進行的重要條件,是農業技術和農業科技成果推廣的重要依據,具有重要的指導、參考和借鑒作用,可以幫助農業科技人員少走彎路,提高工作效率[2]。1.3農業技術檔案的重要性。推動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科學、可持續健康發展,正確引導和啟發農業技術人員的工作思路,激發靈感,少走彎路[2];促進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由于科研成果推廣的滯后性,利用檔案資料可達到以迅速推廣的目的;有利于農業管理人員進行科學決策;有利于科研成果定性和鑒定,通過最新農業技術檔案信息的研發,可以改進和優化科研成果達到最佳效果,還可以利用農業技術檔案對科研成果開展追蹤、鑒定工作,確保科研成果的創新性和質量。

2農業技術檔案管理現狀和當前存在的問題

2.1農業技術檔案管理現狀。個別地區對農業技術重視程度較低,檔案意識不強,對做好農業科技檔案管理不夠重視,許多科技人員不夠重視農業技術檔案的歸檔工作。造成農業技術檔案材料不足,甚至缺失、不完整;由于農業科技研發周期較長,不同的合作單位、不同的農業技術人員在各個環節的實踐、科研、生產活動中銜接不夠周密嚴謹,造成檔案收集困難、資料不夠完整齊全,難以完成系統化的要求,嚴重影響開發利用效率。2.2農業技術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農業技術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主要是缺乏資金和技術投入。由于農業體制的影響,農業技術檔案管理相對落后,主要是缺乏資金投入,設施簡陋,傳統的手工立卷、歸檔仍然得不到改善,計算機應用水平落后,管理軟件缺失,這極大地影響了農業技術檔案的檢索與利用;缺乏高素質的農業技術檔案管理人才。農業技術部門的檔案管理人員普遍存在資質水平低、專業化知識水平不高的現象,嚴重影響了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工作質量。

3農業技術檔案效能創新體系的構建措施

3.1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大宣傳力度。思想是行動的指南,思想上不重視農業科技檔案作用的發揮,便很難有強烈愿望管好農業科技檔案,必須轉變觀念。各級部門對農業技術檔案工作要充分重視起來,建立高效的檔案管理工作機制;做好檔案工作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綜合素質。科研人員要認識到科技成果只有與農業生產力結合起來,科技成果才能表現出其價值。檔案管理人員要牢固樹立檔案為科研服務的理念,與相關科研人員協調好、溝通好,做好收集、歸檔等基礎性工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3.2樹立檔案意識,注重效益,創新服務理念。樹立大局意識、創新意識、責任意識。打破傳統模式,改變工作作風,改善服務條件,提高服務質量,積極引導農業技術人員積極與檔案管理人員協調配合,共同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指導農業技術檔案管理機構加強對技術檔案資源體系建設。規范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必須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學、可操作性強的檔案管理規程系統,不斷提升農業技術檔案自身科技含量,充分運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進行檔案信息化管理、數字化處理,借助網絡平臺提供網上在線查詢服務,建立健全覆蓋農業科技檔案的檢索體系,為準確快捷服務提供保障,簡化服務程序,增強服務效能,提高服務質量,實現資源共享,以農業信息化帶動農業現代化,推動農業生產發展,促進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1]。3.3多層次、多渠道開發和應用檔案資源。要加強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做好農業技術檔案的收集與整理等基礎工作,健全信息利用和服務體系,促進農業科技成果推廣和應用的順利實施。強化農業技術檔案管理人員的對檔案資料的收集意識,務必確保資料的完整性,檔案管理部門要根據農業科技推廣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詳細的農業科技檔案材料的歸檔范圍,同時對農業技術員進行培訓,讓其清楚農業科技檔案的種類、形式、內容,及時上報歸檔資料,嚴格把握檔案分類組卷及信息整理,增強檔案管理和利用的效率,促進農業技術檔案的規范化管理和推廣應用順利實施;要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實行農業技術檔案信息化、規范化管理,拓寬科技檔案的利用渠道。規范農業科技檔案管理,必須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科學、可操作性強的檔案管理規程系統。隨著計算機及網絡應用技術的普及化,傳統的農業科技檔案整理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現代農業科技推廣的需求。建立完整的農業科技檔案信息化系統,利用高質量的農業技術檔案,將科技成果直接轉化為產品,既能幫助農業科技遠程教育信息化平臺的建立,又能為農業科技檔案利用提供更好的利用模式,實現農業技術檔案資源共享,有助于拓寬農業技術檔案利用渠道。3.4積極調整思路,著力完善和構建農業科技檔案資源體系。新時期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給農業技術檔案體系的發展提高了新的契機,也為其應用領域拓展了無限的空間。作為引領農業技術進步和發展方向的農業技術檔案,要充分發揮其效能,為農業發展建設提供更為超前、優質的服務。首先找準農業技術檔案工作與民生工作的結合點,與時俱進,積極調整工作思路,樹立正確價值觀,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有針對性地開發農業技術檔案信息。同時,樹立科技興農的理念,利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技術為農業技術檔案打造資源共享平臺,及時準確的將農業技術成果轉化為信息資源,促進和推動農業生產發展。3.5打造新媒體推廣平臺。隨著農業現代化進程不斷進步,農業技術資源的需求量與日俱增,提供具有針對性、實用性的農業技術檔案資源信息,可以為農民增產增收帶來巨大不客觀估量的經濟效益和實惠。實現這一目標的方便、快捷、有效的途徑,就是打造和利用新媒體平臺。利用衛星廣播、有線電視、電子傳媒、網絡平臺、手機客戶端等新型傳播媒介,為具有科技含量和經濟價值的農業技術檔案提供更廣闊的平臺,拓寬農業先進技術的傳播空間,指導和幫助農民和科技示范戶建立科技檔案,收集整理有關惠農政策資料、農業科技資料、農產品產銷信息、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等知識資料,為農民致富提供智力支持[2],不斷提升農業技術檔案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4結語

新時代賦予農業技術檔案以新的生命力,也賦予農業技術檔案以新的效能,使其成為推動和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原動力,更廣泛地為農業決策、科研創新、生產增收和各項工作提供全新、高效、優質的服務。同時,緊緊圍繞國家農業重點建設工程和項目,集思廣益,眾志成城,積極組織并參與實施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促進無公害農產品生產、改良水土配方施肥等科技項目,推廣優質高效、資源節約與綠色環保型重大農業技術,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水平和不段提升,努力為農村經濟、農業科研體系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志興.農業科研成果轉化工程操作模式與創新研究[J].農業科研經濟管理.2005(1):20-21.

[2]王茜.農業科技檔案利用障礙及對策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17):7733-7734.

[3]王姝逸.淺談農業科技檔案管理[J].天津農林科技.2011(1).

作者:李秀玲 單位:通化市東昌區檔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