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膠區發展問題及策略
時間:2022-04-27 09:03:00
導語:植膠區發展問題及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天然橡膠是重要的戰略物質和工業原料,橡膠樹是膠區農戶的“搖錢樹”,是膠區農民的主要收入來源。截至2010年底。我國天然橡膠種植面積已逾100萬hm2【.主要分布在海南、云南、廣東等熱帶北緣地區。天然橡膠是膠區的主要產業,如何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更好地發揮廣大膠區資源優勢,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已是目前膠區農村發展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實踐證明,發展休閑農業是新時期解決農村“三農”問題的有效途徑,對促進新農村建設效果明顯【3-9]。橡膠林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還具有秀美壯觀的景觀價值和豐富的文化內涵。由于人們首要關注的是橡膠樹產出的白色膠乳和橡膠樹木材,對其景觀價值、文化價值有所忽視,膠區橡膠林旅游資源至今還未得到全面系統的開發利用[101。在植膠區因地制宜利用天然橡膠產業優勢發展休閑農業,形成膠區農村新的增長點,對促進膠區新農村建設意義重大。
1植膠區休閑農業發展的優勢條件
1.1文化地理優勢
一是我國天然橡膠產業是在20世紀50年代為了打破帝國主義對我國橡膠禁運和封鎖的歷史背景下發展起來,“紅色文化”、“農墾文化”、“軍墾文化”等文化豐富。目前,膠區農場仍主要種植橡膠樹,種植規模大,這在一定程度上為規模、系統的橡膠林旅游開發創造了條件。二是我國膠區主要分布在云南西雙版納、廣西、海南等邊疆地區,地理位置偏遠,很多屬于少數民族聚居區,具有豐富的黎族、傣族、哈尼族等少數民族特色民俗、地域文化。三是海南島、云南西雙版納等植膠區由于處于熱帶北緣,具有獨特的氣候條件,目前已是聞名的旅游區,如海南島目前正建設國際旅游島,西雙版納有許多著名的旅游景點,可為膠區發展休閑農業提供技術、管理和人才等條件。
1.2政策優勢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房地產業迅猛發展,城市進程日益加快,長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由于受到城市環境、生活和工作的壓力,更加崇尚自然,很希望到農村觀光旅游,欣賞大自然,享受恬靜悠閑的鄉村生活。近年,國家高度重視農業旅游發展,國家旅游局將2006年旅游主題確定為“中國鄉村游”。2007年出臺了《國家旅游局農業部關于大力推進全國鄉村旅游發展的通知》(旅發[2007]14號)。2008年《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和鄉村旅游業。2009年出臺了《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國發[2009J41號)。2010年5月15日,國家旅游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扎實推進休閑旅游農業產業發展措施。2010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意見重點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國辦函[2010]121號)。2010年l0月,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在由農業部、國家旅游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0中國(郫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節”開幕式上講話時指出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充分認識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的重大意義,把農業改造成快樂的產業,把農村建設成幸福的家園.讓我國廣大農民成為富裕而有尊嚴的群體。2011年1月,國家旅游局、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支持旅游產業發展戰略合作協議》。2011年3月,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在浙江寧波聯合召開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經驗交流會。向社會公布了2010年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32個示范縣和100個示范點。2011年6月農業部辦公廳、國家旅游局辦公室關于啟動2011年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示范點創建工作的通知(農辦企[2011]10號)。國家采取的一系列促進農業旅游的政策、措施,為膠區休閑農業發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和發展機遇。在此形勢下,充分利用膠區獨特、壯觀的橡膠林森林資源和膠區熱帶地區北緣較優越的氣候資源條件。倡導“綠色環保”的橡膠林生態旅游、休閑旅游、文化旅游新概念,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前景。
2植膠區休閑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2.1農村發展落后。“三農問題”突出
植膠區農民經濟來源主要靠割取橡膠樹膠乳出售,收入來源單一。有較多的橡膠樹才能有比較多的收入,由于膠區普遍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大部分膠農膠林面積不多,因此大多數膠農還比較貧窮。膠區道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條件還普遍不完善,生產、生活環境還較差。“三農問題”是我國農村的重大問題,植膠區大多處于我國南方邊疆偏遠地區,“三農問題”更突出。
2.2資金與政策扶持不足。宣傳力度不夠
資金方面,缺少休閑農業專項扶持基金;政策方面,貸款、稅收、用地、工商管理等政策尚無具有明顯引導作用的政策出臺;宣傳力度不夠,膠區休閑農業尚未引起社會的多方關注。植膠區雖然具有天然橡膠種植生產、橡膠林景觀、膠農勞動生活場景、天然橡膠生產發展歷史等特色,但尚未包裝、加工轉化形成旅游產品并推向市場,瑰麗的橡膠林景觀還不為多數人知曉,獨特的橡膠林文化還未系統挖掘、整理和開發,膠區農業生產還停留在傳統農業發展方式上,農業的內涵和外延還未拓寬。
2.3膠農思想觀念較保守
植膠區普遍比較落后。不僅反映在經濟上,在思想觀念上也比較保守、落后,并因此影響膠區繼續發展。植膠區大部分地處偏僻山區,外界的許多新信息、新理念、新思想難以及時傳播到膠區,使得當地農民的思想觀念與城市居民有較大差距,嚴重制約了植膠區農村進一步發展。
2.4部分地區土地產權不明晰
近年來。中央陸續出臺大量強農惠農政策、加強新農村建設政策,加大對農村公共服務投入力度,而農墾未能充分享受這些政策。大量當初加入農墾的村民強烈要求退出農墾農場,出現“退場風波”。這些歷史原因導致地方農墾農場與農村生產隊土地產權不明晰,土地爭議較多【l】l。另外,近年天然橡膠膠價上漲,農民種膠積極性較高,原來閑置、未確權的土地很多被開墾利用種植橡膠,農村土地變得更為寶貴,土地邊界、產權問題也更為突出、敏感。
3植膠區休閑農業發展對策
3.1抓住橡膠林的獨特、優勢品牌。進一步挖掘和豐富橡膠林文化旅游資源
文化是休閑旅游的靈魂,旅游休閑是文化的載體。凡是吸引力、競爭力強的旅游休閑地均具有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品位。目前,人們旅游休閑的需求已經發展到以追求精神愉悅的文化享受為主,旅游活動主要追求文化品位的體驗和享受。膠區旅游資源豐富多樣,但決定其品質和內涵的是文化。發展膠區休閑農業,必須抓住橡膠林這一獨特、優勢品牌。不僅需要系統挖掘膠區橡膠林獨特秀麗的自然生態景觀,更重要的是挖掘和豐富膠區天然橡膠有關的百余年農耕文化、科研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知青文化等文化內涵。通過進一步發展橡膠林有關的旅游文化,提高農民文化素質和思想意識,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拓寬農業發展的內涵和外延,從而提高農業比較效益、促進膠區農民增收。
3.2積極探索橡膠林旅游開發模式
學習、研究比較成功的如云南麗江束河古鎮“公司+農戶”、北京門頭溝“聯建鄉村旅游”開發模式、貴州平壩縣天龍古鎮“政府+公司+旅行社+農民旅游協會”等旅游開發模式,結合膠區實際,充分考慮膠區農民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政府、農村合作社、農戶和公司等各方面的優勢地位,探索橡膠林旅游開發新模式。
3.3拓寬投資渠道
采取多元化投資方式。政府要加大對交通、環境衛生、網絡和電話等基礎條件設施建設和膠區特色文化挖掘、規劃的投入,出臺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企業(公司)、個人以股份制、合資經營等方式進行投資開發。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信貸機構應把支持膠區休閑農業發展作為植膠區信貸支農重點。
3.4加強規劃管理
植膠區休閑農業發展需要強化旅游規劃的編制和實施管理,從規劃上主動把握和弓1領發展趨勢,指導和推動膠區休閑農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對植膠區旅游資源進行全面調查了解的基礎上編制膠區休閑農業發展規劃。由于土地問題的復雜性,短期難以徹底解決的土地爭議區域,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具體現實情況,保證規劃的可行性。
3.5加強宣傳
通過媒體宣傳,擴大植膠區橡膠林旅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唱響膠區橡膠林旅游品牌。根據橡膠樹物候特點,在第一蓬葉芽期萬木吐芽、落葉期層林盡染等不同的特色景觀期,組織攝影愛好者、詩人、文學創作者及電影電視導演、編導等參觀橡膠林,欣賞橡膠林獨特美麗的風景,體驗橡膠林豐富的文化,為其創作提供素材;組織旅游公司、旅行社等旅游中介到膠區各特色旅游點考察;創作出一批有關膠區生產、生活的圖冊、文學、影視等文藝作品;通過“膠林風光”、“植膠知青文化”、“軍墾文化”等展示橡膠林特色旅游亮點。
4結語
總之,橡膠林是膠區優勢、特色資源,具有獨特的景觀價值、文化價值及旅游價值。利用橡膠林旅游資源發展膠區休閑農業。為膠區農村經濟創造新的增長點,從而實現膠區農民增收,并促進膠區農民思想觀念轉變、促進鄉風文明,對有效解決植膠區“三農”問題、助推膠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具有深遠意義。
- 上一篇:氣象局防雷管理情況報告
- 下一篇:縣政辦地名公共服務工程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