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透析
時間:2022-05-21 11:38:00
導語: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透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農業產業化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它適應了我國農業在經濟體制上從傳統的計劃經濟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變的客觀要求,它實現了布局區域化、生產專業化、經營一體化、管理企業化、服務社會化,顯著提高了農村經濟的組織化程度,較好地解決了農戶小規模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它提高了農業的比較利益和勞動生產率,有效推進了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和生態農業轉化的進程。農業產業化是適應市場競爭和提高農業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推進農業產業化對于促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具有深遠意義。
1.培育主導產業
主導產業要以“名、優、新、特”產品開發為目的,從利用當地資源、發展名優產品入手,對那些資源優勢最突出、經濟優勢最明顯、生產優勢較穩定的項目,進行重點培育。通過良種擴繁等方式加快發展,樹立品牌形象,形成支柱產業,圍繞主導產業發展產加銷一體化經營模式。推進農業產業化必須發展農業規模化,建立農業生產基地,通過基地的輻射帶動作用,可以有效帶動農民大規模生產,從而形成區域化發展、專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形成群體優勢。在推進農業產業化中必須堅持以市場為導向,調整農業生產結構,實現產業分布、產品銷售和產業發展的多元化模式,通過優勢資源的轉移和優化品種結構,創品牌、上特色、出精品、增效益,大力發展名、特、優、稀等農產品項目,做到人無我有、人少我多、人多我優,使農產品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2.注重人才培養
農業產業化經營需要依靠龍頭企業帶動,注重培育和鼓勵農業人才脫穎而出,培養具有市場意識強、懂經營、會管理、有技術的農業產業化經營人才與技術人才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環節,按照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優化人才資源配置,完善人才流動機制,積極推進企業管理人員與技術人員的市場化、社會化、職業化,讓優秀人才流向農業企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進程。農業產業化總是伴隨著科技進步,而農業科技進步的實踐最終是依靠農民完成的,只有通過農民的實踐,各種農業科技成果才能轉變為生產力,使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得到推廣應用,實現科學技術成果的轉化。農業產業化生產經營需要大量懂得農產品生產、加工與銷售各級各類的農業專門人才,推動農業產業由低效益向著高效益產業轉變,不斷延長農業產業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滿足市場需求。因此,加強農民職業教育迫在眉睫,政府應對農民職業培訓加大投資力度,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以社會辦學為輔的職業培訓體系,使農村從業人員能夠及時得到新技術、新成果的應用推廣培訓。農民職業教育應把知識的傳授、能力的培養與素質的提高有機結合起來,牢固樹立起以全面提高綜合素質為目的的素質教育,使其具備能適應多個職業崗位的知識與能力,形成規模化經營、區域化布局,滿足農業產業化經營對農村技術人才的需求。
3.拓寬融資渠道
隨著農業產業化的逐步升級,農業也將逐步轉化成為技術密集與資本密集型產業,這意味著農業發展需要越來越多的資金支持,從而化解農業產業化的資金“瓶頸”制約,為推進農業產業化提供資金保障。健全農業多元化投資體系,加大財政資金對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支持力度,合理規定財政支農支出增長比例,確保支農資金的穩定增長,并通過專項資金、農業發展基金、貼息貸款等方式,重點支持龍頭企業和基地的發展。要引導工商企業、吸引外資企業投資農業,工商企業和外資企業進入農業,不僅可以緩解農業資金的問題,而且可以充分利用其營銷網絡、企業管理經驗和先進技術來提高產業化經營的水平和科技含量,充當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必須重視金融機構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對技術含量高、經濟效益好、企業信譽度高的龍頭企業,適當簡化貸款手續,積極引導民間資本進入農業產業化經營領域,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制定優惠政策,鼓勵支持個體私營投資。培育農業資本市場,大力發展上市公司來解決資金短缺問題,擴大農業上市公司規模,通過資本營運的方式增加投入。各級農村合作金融機構要積極發揮職能優勢,主動與農業部門溝通,加強信貸管理,做好信貸調查、發放和收回工作,對示范性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優勢產業,在授信額度和貸款利率上予以適當優惠,努力營造良好的金融服務環境。政府和農業組織應大力宣傳信譽美德,確立講信用、重誠信的理念,建立農戶信用等級和生產經營情況檔案,有針對性地進行小額信貸的發放。農業產業化發展應當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優化配置各種生產要素,確定產業重點,培育和發展優勢產業,形成當地特色,運用市場機制和政策導向,促進生產要素流動、集聚與組合,根據資源優勢和區域特色調整農業生產布局,以規模開發和基地建設為重點,以農副產品深加工為龍頭,使農業和農村經濟最終走上自我發展、自我積累、自我約束、自我調節的產業化經營軌道,推進農村產業化進程,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
- 上一篇:教育系統維穩工作打算
- 下一篇:區政辦公路路域環境整治方案
精品范文
10農業行政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