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新野縣蔬菜產業發展成效
時間:2022-03-25 04:21:00
導語:深究新野縣蔬菜產業發展成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總結了全國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示范縣新野縣蔬菜產業發展成效與措施,以為品牌農業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蔬菜產業無公害成效措施河南新野
河南省新野縣位于豫西南,居南(陽)襄(樊)盆地中心。近年來,新野縣圍繞建設“全國優質蔬菜產業強縣”,堅持以產業化理念謀劃蔬菜發展,用工業化手段組織蔬菜生產,以大手筆招商帶動產業升級,先后建成了國家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培育了中國名牌農產品,形成了“北壽光、南新野”的全國蔬菜產業發展格局。
一、大服務撐起大基地
圍繞“設施化、標準化、無公害”,以提升蔬菜品質為核心,以科技創新為動力,以完善產業服務體系為支撐,鞏固發展優質蔬菜產業基地。
1、拉起“硬標桿”
出臺了《新野縣無公害蔬菜生產管理辦法》,制定了生產技術規程、生產標準等,教育、引導、監督廣大菜農嚴格按照有關技術規程,組織進行蔬菜生產[1]。組建了河南省首家縣級蔬菜質量檢測中心,建立健全蔬菜質量檢驗檢測體系,切實加強源頭(投入環節)、地頭(生產基地)、攤頭(市場流通)的管理,保證了蔬菜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的嚴格質量監控[2-3]。
2、引進“洋專家”
通過與荷蘭比久、美國陶氏益農、日本諾華等國外知名農業公司合作,投資建立“宛綠”無公害蔬菜示范園,讓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與新野蔬菜生產進行嫁接,顯著提升了特色產業的發展水平,目前已引進蔬菜新品種、新技術26個(項),并在全縣普及推廣。先后聘請河南省農大、河南省農科院等專家教授組成“智囊團”、擔任科技副縣長,與中國農科院、河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鄭州蔬菜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建立長期合作關系,建成種苗快繁擴繁中心、百萬株規模的工廠化育苗場和連棟日光溫室,及時采用新技術,引進新品種、推廣新模式,為蔬菜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3、用好“土秀才”
堅持實行農業科技人員分包聯系全縣蔬菜產業基地制度,強化蔬菜產業的科技服務體系建設,健全完善縣、鄉(鎮)、村3級的科技聯動服務網絡,注重典型引路,強化示范帶動,鞏固形成了2000hm2的設施精細菜、3333.33hm2的甘藍、1333.33hm2的大蔥、2000hm2的洋蔥、2666.67hm2的春瓜秋菜以及1333.33hm2的早春土豆等六大蔬菜生產基地。立足基地,高品位建設1333.33hm2的縣蔬菜產業科技示范園區,推廣“牧—沼—菜”生態種植新模式,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蔬菜,引領全縣蔬菜產業加快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
二、強龍頭帶起大產業
堅持把培優壯強龍頭企業作為蔬菜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通過產業招商、政策扶持、資源整合,形成了蔬菜加工、銷售及產業服務三大”國字號”龍頭攜手引領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1、招強龍頭,修補產業鏈
引進康師傅嘉元脫水食品公司,建成6條脫水蔬菜生產線,年鮮菜加工18萬t以上、干品蔬菜1.2萬t左右,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以上。
2、培優龍頭,帶火市場棋
對縣蔬菜批發交易市場進行公司化改造,組建河南新蔬菜公司。先后與農業部農產品信息中心、全國”菜籃子”工程信息網、央視七套農業節目合作,即時發送生產、銷售信息,實現了基地生產與外部市場的有效對接。縣蔬菜批發交易市場年外銷蔬菜150多萬t、交易額10億元以上,成為豫西南最大的蔬菜交易集散地和價格形成中心,成為農業產業化省級重點龍頭企業和全國151家重點鮮活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之一。
3、樹好龍頭,念活合作經
多渠道、多層次地扶持發展各級、各類蔬菜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菜農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4]。一舉買斷荷蘭比久甘藍全國總的新野蔬菜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5萬多戶,跨出國門到俄羅斯遠東地區進行蔬菜規模化種植,專業社年銷售收入達到2億元以上,進入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10強。
三、小綠卡擦亮大名牌
始終把培育蔬菜區域、產業、產品名牌作為大戰略,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1、積極爭取“綠卡”認證
把獲得市場“綠卡”作為提升蔬菜產業發展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的法寶,積極組織開展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的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目前,全縣1.37萬hm2蔬菜通過全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四季豆、西瓜、蕃茄、甘藍等6大蔬菜品類,通過農業部首批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統一使用全國無公害農產品標示。新野縣先后被確定為河南省和全國農業標準化工作示范縣。
2、著力擴大市場認同
出臺了爭創名牌農產品的工作意見。設立了100萬元的政府專項獎勵基金。承辦了河南省首屆蔬菜技術及物資交流會。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育打造新野蔬菜區域品牌、產業品牌和產品名牌,擁有“豫綠”、“宛綠”等4個河南省名牌農產品、著名商標,“宛綠”牌比久甘藍一舉成為中國名牌農產品,成為2008年奧運會特供食品,“宛綠”牌甘藍、胡蘿卜、大蔥等蔬菜被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認定為綠色食品A級產品。品牌農業為傳統蔬菜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新野被北京市確立為首批“場地掛鉤”外埠蔬菜生產基地。采取農超對接方式,先后在深圳、上海、鄭州等地設立新野蔬菜直銷點30余個。目前,新野蔬菜暢銷國內20多個省市500多座大中城市,并出口到日本、韓國、俄羅斯、香港等國家和地區。2009年,全縣蔬菜產量突破300萬t,實現產值近20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1%,農民人均純收入的27%以上來自于蔬菜產業直接收入。
參考文獻:
[1]朱雅蘭.無公害蔬菜生產面臨的問題對策探討[J].湖北植保,2002(5):14-15.
[2]李素珍.關于提高無公害蔬菜生質量的建議[J].現代農業,2010(4):71.
[3]張琴.無公害蔬菜鋪就致富路[J].農家致富,2008(12):17.
[4]王彩玲.高臺縣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設現狀及對策[J].甘肅農業,2004(3):38.
- 上一篇:小議客家民俗與藝術文化特點
- 下一篇:云南旅游行業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