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葡萄設施栽培環境調控技術的應用推廣
時間:2022-05-19 10:21:00
導語:透析葡萄設施栽培環境調控技術的應用推廣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葡萄設施栽培中,環境調控對葡萄設施栽培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溫度、濕度、光照、氣體等方面闡述了葡萄設施栽培環境調控技術,以期為葡萄設施栽培提供參考。
關鍵詞:葡萄;設施栽培;環境調控
葡萄設施栽培,是利用設施創造適宜生長發育的環境條件,在不適季節或不利條件下的一種現代果樹保護地栽培。葡萄是主要果樹之一,以露地栽培為多。生產中存在易受氣候影響、病害多、品質不高、采收期集中等突出問題,嚴重限制了葡萄生產的發展。葡萄設施栽培可緩解上述問題,且可拓寬栽培葡萄品種的選擇范圍、提高葡萄品質、調節果實生育期,從而增加經濟收益。因此,近年來葡萄設施栽培出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栽培面積不斷擴大。在設施中,與葡萄生長相關的溫度、濕度、光照、氣體要進行人為控制。因此,控制的適宜與否,是設施栽培中的關鍵。
1溫度調控
一是休眠期溫度的調控。設施葡萄7.2℃以下需要經過1000~1200h才能通過自然休眠,翌年結果才有保障。因此,設施栽培葡萄必須先滿足其低溫需求后再進行生產。實際生產中常在11月中旬,白天加膜蓋草簾,關閉通風口;夜間將草簾揭開,并打開通風口,使溫室內溫度在7.2℃以下、-10℃以上。這樣既增加了低溫量,又使葡萄植株不致遭受凍害。12月中旬用20%的石灰氮涂抹結果母枝的冬芽,迫使其解除休眠。二是開花后至漿果采收期溫度的調控。萌芽至開花前,最低溫度在5~6℃,最高溫度在28℃。正常情況下白天應保持在20℃左右,夜間10~15℃。如果此期內溫度過高,升溫過快,花器官分化發育太快而發生畸形變態,花器官發育受阻,坐果能力降低。開花期前后,白天保持28℃左右,夜間16~18℃,最低不低于15℃。幼果期白天保持25~28℃,夜間18~20℃,最低不低于15℃,但也不要超過20℃。當外界最低氣溫穩定通過10℃時,即可除去薄膜覆蓋,使之變為露地。著色成熟期,白天28~30℃,夜間16~18℃,或更低些,這樣有利于漿果著色和提高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
2濕度調控
土壤水分對果樹的生長發育,尤其是果實的膨大及品質的構成影響很大。葡萄是一種對濕度敏感的果樹,國內外近年來研究一直認為,只要改變空氣濕度就可改變葡萄的光合狀況達到增產目的[1]。因此,設施中濕度的調控是值得引起重視并繼續深入研究的課題。一般情況下,萌芽前充分灌水,空氣濕度保持在80%以上;萌芽后至開花前,灌溉小水1次,棚內空氣濕度控制在80%左右;開花坐果期停止灌水,棚內空氣濕度控制在50%~60%;幼果期小水勤灌,空氣濕度控制在75%左右;果實著色成熟期停止灌水,及時排水,空氣濕度控制在70%~80%。濕度的調節主靠覆蓋地膜和通風換氣,澆水在地膜下進行,這樣既可降低濕度又可避免病害的發生。
3光照調控
在設施栽培中常因覆蓋物導致光照減弱,而造成光合同化能力的降低。在生產中為了增強室內光照,扣棚時首選透光保溫好的無滴膜,并要保持膜面的清潔;同時采用以下幾種措施改變棚內的光照狀況。一是鋪掛反光膜。在大棚的后墻上懸掛涂有金屬的塑料膜或錫紙,每隔2~3m懸掛1m。反光膜的懸掛減少墻體對熱量的吸收,可以將棚內的溫度提高2~3℃,同時增加棚內的光照,促進葡萄的著色。二是人工光源補光栽培。補光栽培是在12月至翌年1月白天時間較短的季節即開始加溫栽培的設施,為防止樹勢衰弱而進行的一種措施。一般認為開始補光的季節最好是儲藏養分轉換前的4~5葉開始。當達到了所規定的葉面指數時就應該終止照明。但使用補光設備,需要相當大的經費,因此收益較高的栽培類型才能使用。三是采用適宜的樹形與整形修剪技術。
4氣體調控
二氧化碳的多少直接影響著光合產物的生成,園藝作物干物質產量的90%~95%是靠光合作用制造[2]。在一定的范圍內,植物光合產物與二氧化碳的濃度呈正相關[3]。在設施栽培葡萄中,由于經常密閉,棚內的二氧化碳嚴重虧缺,僅能達到果樹生長基本量的1/3,嚴重限制了光合作用。因此,適時適量的增施二氧化碳可以提高大棚果樹的光能利用率,增加產量。設施內增施二氧化碳的方法有通風換氣、土壤增施有機肥、人工增施二氧化碳氣肥[4]。在增施二氧化碳氣肥時應注意:一是二氧化碳的施肥要與葡萄生長的主要物候期相吻合。如在花芽分化期、果實膨大期等增施,效果更明顯。二是二氧化碳施肥必須是在密閉的條件下進行,如果通風換氣就無法提高二氧化碳的濃度。三是充足的溫度和光照條件是二氧化碳施肥的基礎,如果沒有植物適宜的溫度和光照條件,就不要進行二氧化碳施肥。四是二氧化碳的濃度也不應過高,不同的階段二氧化碳濃度也應不同。
5參考文獻
[1]晁無極.設施栽培條件下葡萄栽培品種適應性研究[J].葡萄栽培與釀酒,1995(4):18-20.
[2]郭淑鳳.棚室二氧化碳施肥新技術探討[J].北方園藝,1997(2):42-43.
[3]張鳳敏.淺談果樹設施栽培的二氧化碳施肥[J].西北園藝,1997(3):24-25.
[4]王海波,馬寶軍,王寶亮,等.葡萄設施栽培的環境調控標準和調控技術[J].中外葡萄與葡萄酒,2009(3):35-39.
- 上一篇:參加紅歌會體會感悟
- 下一篇:社會化物流機制的建設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