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場消毒方法及操作研究

時間:2022-09-22 11:19:00

導語:豬場消毒方法及操作研究一文來源于網(wǎng)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豬場消毒方法及操作研究

消毒是貫徹“預防為主”方針的一項重要的技術措施,其目的就在于消滅被傳染源散播于外界環(huán)境中的病原體,以切斷傳播途徑,阻止疫病的蔓延。隨著養(yǎng)豬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疾病的發(fā)生率也不斷上升,消毒成了集約化豬場控制與預防疾病發(fā)生的重要措施。本文就當前規(guī)模化養(yǎng)豬場的消毒方法操作進行簡單介紹,僅供廣大養(yǎng)殖戶參考。

1消毒的種類及方法

1.1消毒的種類

消毒的種類分為預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兩種。

(1)預防性消毒是指在未發(fā)現(xiàn)傳染源的情況下,對場地、用具、豬欄和飲水等進行定期消毒,預防傳染病的發(fā)生。

(2)疫源地消毒是指對有傳染源存在的地區(qū)進行消毒,以免疫病向外傳播。疫源地消毒又分為隨時消毒和終末消毒兩種。隨時消毒是指及時殺滅并消除由病豬體內排出的病原體;終末消毒是指解除隔離、痊愈或死亡豬只后,對其原場地的消毒,以期將傳染病所遺留的病原微生物徹底消滅。

1.2消毒的方法

物理消毒法:常用的有火焰灼燒和烘烤、煮沸、蒸氣消毒等。

化學消毒法:用化學藥品溶液噴灑殺滅病原消毒。

生物熱消毒法:利用微生物發(fā)酵產(chǎn)熱來達到消毒的目的,如糞便的堆積和發(fā)酵。

生物方法:利用生物因子去除病原體。該方法作用緩慢,而且滅菌不徹底,一般不用于傳染病疫源地消毒,豬場消毒主要采用物理及化學方法。

2消毒藥品的選購原則

按以下原則選購消毒藥品:①殺滅病原體能力強、廣譜高效、作用迅速;對人和動物無毒害作用;對金屬制品、木制品、塑料制品、用具及衣物等無腐蝕作用;對環(huán)境及供水無污染作用等。②不易誘發(fā)病原產(chǎn)生耐藥性;不因有機物的存在而影響殺菌效果,如壞死組織、膿汁、滲出液、糞便及痰液等有機物。③性質穩(wěn)定、不易氧化分解或易燃、易爆。④易溶于水中、使用方便、便于貯藏。⑤價格合理,容易購買。

3常用化學消毒藥物及使用特點

(1)烷基化消毒劑。甲醛、戊二醛和環(huán)氧乙烷等。豬場常用甲醛,用于圈舍和豬場的各種用具、物品、藥品的消毒。按每平方米甲醛30mL、高錳酸鉀15g的比例封閉熏蒸,24h后打開門窗通風換氣。

(2)氧化蛋白類消毒劑。包括含氯消毒劑和過氧化物類消毒劑。因消毒力強,故目前在醫(yī)療防疫工作中應用最廣。有漂白粉、二氯異氰尿酸鈉(又名優(yōu)氯凈)、過氧乙酸、過氧化氫等。漂白粉在酸性環(huán)境中殺菌力強而迅速,高濃度能殺死芽孢,粉劑常用于糞、痰、膿液等的消毒。10%~20%乳劑除消毒排泄物和分泌物外,還可以噴灑圈舍周圍污染的環(huán)境。豬場常用過氧乙酸帶豬消毒,配成0.4%~1.0%水溶液噴霧消毒,每月1次,發(fā)生疫情時每周1次。

(3)雙季銨鹽類消毒劑。如雙季銨鹽、雙季銨鹽絡合碘。此類藥物安全性好、無色、無味、無毒,應用范圍廣,對各種病原體均有強大殺滅作用。

(4)溶解蛋白消毒劑。主要為堿性藥物,常用的有氫氧化鈉、生石灰等。2%~4%的氫氧化鈉溶液能殺滅病毒及細菌繁殖體,10%的溶液能殺滅結核桿菌,30%的溶液能于10min內殺滅芽孢。因腐蝕性強,故極少使用,僅用于消滅炭疽菌芽孢。10%~20%的生石灰用于消毒床面、圍欄、墻壁,對細菌、病毒有作用,但對芽孢無效。

4豬場常規(guī)消毒的操作方法

4.1豬場環(huán)境消毒

豬場專用的運送飼料車和運豬車等,每次使用前后都要沖洗干凈后再進行消毒,可以選用3%~5%來蘇兒或0.3%~0.5%過氧乙酸噴霧消毒。豬場外的道路要經(jīng)常打掃,除去雜草雜物,填平低洼溝池,每月用3%來蘇兒噴霧消毒2次,防止吸血昆蟲孳生。

4.2工作人員消毒

非生產(chǎn)人員、場外人員、外地各種車輛及活動物等一律禁止進入生產(chǎn)區(qū),謝絕參觀。外來人員必須進入生產(chǎn)區(qū)時,要洗澡,換場區(qū)工作服和工作鞋,并遵守場內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線行走。生產(chǎn)人員從外地回場,要先進行消毒,并在非生產(chǎn)區(qū)隔離2d;進入生產(chǎn)區(qū)時,先行淋浴,再更換已消毒的工作衣、帽與鞋等;進入豬舍時,先在隔離間更換豬舍內的工作服與鞋,然后參加豬群的飼養(yǎng)工作。

4.3豬舍消毒

豬舍入口設消毒池,用2%火堿或5%來蘇兒等,每隔3d更換1次藥液,不同種類的消毒藥品交替使用。豬舍的通道、豬圈、運動場地、墻壁、門窗及用具等,每天清掃干凈,用0.3%過氧乙酸噴霧消毒,每周1次,發(fā)生疫情時1次/d。豬舍下水道與排污溝,選用2%火堿進行消毒,平常每周2次,發(fā)生疫情時1次/d。

4.4帶豬消毒

常用0.2%~0.3%過氧乙酸噴霧消毒,20~40mL/m3;也可用0.2%的次氯酸鈉溶液或0.1%新潔爾滅溶液。帶豬消毒平常每月1次,發(fā)生疫情時,每周1次。

4.5飲水消毒

豬場的供水設備、飲水器、水管及水箱等,可用含有效氯20%以上的漂白粉稀釋成3%溶液浸泡或沖洗消毒,也可于10L水中加百毒殺1mL消毒后,連續(xù)飲水5~7d。經(jīng)常用消毒水擦洗料槽,保持料槽清潔干凈。

4.6死豬和廢棄物處理

死亡豬應選擇遠離豬場的無人區(qū)深埋或者焚燒。豬場污水的處理方法有沉淀法、過濾法與化學方法等,如可在每升污水中加漂白粉2.5g,拌勻后靜止2h再向外排放。糞便可通過堆積發(fā)酵(生物熱消毒)和入沼氣池等方法處理。

5豬場消毒注意事項

(1)豬場環(huán)境中存在許多有機物,這些物質與消毒藥物具有親和力,可結合成不溶性的化合物,阻止藥物作用的充分發(fā)揮。因此,在實施消毒之前,一定要將環(huán)境中的有機物清除干凈,然后再進行消毒。

(2)正確使用消毒藥品,嚴格按照說明書的規(guī)定配置消毒藥液。藥量與水量的比例要準確,不可隨意加大或減少藥物的濃度,否則不但影響消毒效果,甚至會引起不良后果。不同的消毒藥品不能混合使用,混合使用時會因物理或化學性的配伍禁忌而使消毒藥物失效。要定期更換消毒藥,不要長時間使用一種消毒藥物,這樣會使病原菌產(chǎn)生耐藥性,影響消毒效果。消毒藥物要現(xiàn)用現(xiàn)配,如果配好的消毒藥物放置時間過長,藥物的濃度會降低或者完全失去消毒效果。

(3)在發(fā)生疫情時,要根據(jù)疫病類型和流行情況制定合理的消毒程序。根據(jù)傳染病的類型選擇針對性強的消毒藥,同時根據(jù)疫病流行的嚴重程度確定消毒的次數(shù)、范圍和強度。

(4)消毒時操作人員要戴防護用品,如口罩、手套、眼鏡、膠靴、工作服等,以免消毒藥液刺激眼、手、皮膚及黏膜等。同時也要考慮消毒藥物對豬群與物品的傷害。